高人對佛家五蘊的深層哲理剖析,打破邊界,照見真佛!
憨山,明嘉靖丙午(1546年)誕於安徽省全椒縣陳淺三漢河蔡淺,天啟三年(1623年)圓寂於廣東韶關曹溪南華寺,年七十八歲。俗姓蔡,法名德清,又名澄印,以憨山為號,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師佛學思想主張禪宗與華嚴宗融合,佛、道、儒三教合一,著述極豐。大師的肉身法像現供奉於廣東南華寺內。
憨山大師在詩文書法方面造詣皆深,善行草,下筆平穩,含蓄凝鍊,秀潤中和,於平淡中見功力,這與他參禪凈業有極大關聯。嘗刺血書《華嚴經》,有行書《懷凈土詩帖》等流傳。他在《夢遊集》的《雜說》中敘自己的書法說:「餘生平愛書晉唐諸帖,或雅事之。宋之四家(即蘇、黃、米、蔡)猶未經思。及被放海外,每想東坡居儋耳時桄榔庵中風味,不覺書法近之」。啟功先生對憨山大師書法評價極高,曾贊日:「憨山清後破山明,五百年來見幾曾,筆法晉唐元莫二,當機文董不如僧」。文徵明、董其昌是明代頗具影響的大書家,在中國書法史上都佔有十分重要的席位,而啟功先生寫詩讚揚憨山書超文、董,必出於鑒賞研究的角度,可見憨山大師的書法價值極高。
1935年3月商務印書館、1985年香港崇德出版社曾出版《憨山大師自書六詠詩真跡》,2004年5月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有《明釋德清行書證道歌》。
憨山大師極為珍貴的墨寶——
責人莫言盡:留三分面子與人、留一點善緣與己。
苛人莫謗盡:留三分面子與人、留一點口德與己。
有理莫逼盡:留三分面子與人、留一點寬容與己。
有勢莫持盡:留三分面子與人、留一點後路與己。
鋒芒莫露盡:留三分面子與人、留一點風度與己。
才氣莫傲盡:留三分面子與人、留一點內涵與己。
——憨山大師智慧語錄
※《菜根譚》揭示的人生智慧,讀懂的,都在日日進步!
※歌德帶給我們的人生啟示:生活再苦也要向前,做一個真正的人!
TAG:哲學與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