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修道有感:畜生尚且修成了仙,人怎麼就修他不成!

修道有感:畜生尚且修成了仙,人怎麼就修他不成!

清代大才子紀曉嵐寫了一本著名的《閱微草堂筆記》,書中人深思。記錄了大量「怪力亂神」的小故事,這些故事供人消遣之餘,其中亦不乏真知灼見,讓人深思。

該書卷十二《槐西雜誌》上有這麼一個小故事:有位朱靜園先生跟一位狐仙是好朋友。一天狐仙在朱家喝酒喝到大醉,在花叢下就睡著了。醒來後朱先生問他:「聽說貴族醉後多數會變回原形,所以我給您蓋上衣服,在一旁守候著,但您卻沒有變,為什麼呢?」狐仙說:「這就要看道力的淺深了。道力淺的,醉則變,睡則變,倉皇驚怖也會變。道力深的能脫離原形,就象仙家的屍解一樣,已歸入人道了,人就是本形,又怎麼會變呢?」朱先生想跟他學道,他說:「您不能學。但凡修道,人易而物難,這是因為人氣純而物氣駁也;成道則物易而人難,這是因為物心一而人心雜也。鍊形先鍊氣,鍊氣先煉心,心乃氣之帥。心定則氣聚而形固,心搖則氣渙而形萎。廣成子告訴黃帝的,都是道家的秘要,那可不是庄老先生的寓言啊。在深岩幽谷中,不見不聞,只是凝神導引,跟隨天地陰陽的規律而往來消息,數百年如一日,人能做到嗎?」朱先生於是打消了學道的念頭。

這段對話中提到黃帝問道於廣成子的事,那是在《南華真經·在宥篇》中記載的一件事:黃帝當上天子十九年後,聽說崆峒山廣成子有道,便去請教「至道之精」。他說:「我想取天地之精以佐五穀,以養民人,我又想掌握陰陽,以順萬物,該怎樣做呢?」廣成子很不客氣地說:「你所問的是物之本,而你想要的是物之末。自從你治理天下以來,雲氣還沒有聚集就下雨了,草木還沒有萎黃就枯落了,日月之光越來越暗淡了,小人之心越來越狹窄了,哪裡值得跟你講道啊!」黃帝回去後退位了,修了一間靜室,用白茅作席,在裡頭清心靜意。三個月後再去崆峒,膝行而進,再拜稽首,請教怎樣修身可得長生。廣成子原來南首而卧,一聽此問,便蹶然而起,說出一番流傳千古、被前述那位狐仙譽為道家之秘要的話來,他說:「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慎汝內,閑汝外,多知為敗。我為汝遂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為汝入於窈冥之門矣,至彼至陰之原也。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汝身,物將自壯。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嘗衰。」黃帝再拜稽首,說:「廣成子之謂天矣!」

同道諸君,看了以上的故事,是否也有所感觸呢?人乃萬物之靈,得天獨厚者也,學道、修道、成道原是至簡至易,此理本不可置疑。奈何卻被後天識神蒙蔽了真心,如浮雲翳月,不睹光明,終而心搖、氣渙、形萎、神衰、命促、身墜輪迴而不知自救,甚是可悲可嘆。其實出家人是很幸運的,因為累世積下的福德,才有今日之幸入玄門,參聞大道。但是出家了,並不等於馬上就可超生了死,與道合真了,尚須經過千磨萬練,艱苦修持,一旦退步,又復墜沉淪矣。

當今的社會正值太平盛世,百業興旺,民富國強,吾道也是教門鼎盛,教法興隆,較之百年前國弱教衰可謂天壤雲泥。但據愚見,現在潛心修行之人好像倒不如以往了。當然,這當中是由許多原因造成的。比如一些當家主事的,由於肩負著宮觀修建、生活自養等等的重擔,必須以發展經濟為首務,少不免日夜與社會應酬交往,如此大起塵勞,自然就耽擱了些修持工夫。又比如一些剛人道的年輕道友,因為缺少老修行的傳幫帶,對於傳統的修持工夫相對來講就知之甚少了。更有少數門外漢之所以混跡玄門,本來就是為了借道斂財、借道揚名的,自然就不會去講什麼修仙煉道了。如此等等,豈不辜負了祖師爺留下修仙法門的苦心了嗎?

其實,修道很難嗎?我看,不見得就那麼難。張三丰祖師說:「夫道者,無非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而已。」寥寥數語,輕輕道來,何難之有?千經萬卷,就是讓我們從中明白一些道的法則,掌握一些道的規律。明白了「道」的理之後,我們再從性、命兩方面下手修持。這當中又是千門萬法,該如何下手呢?依我看,簡簡單單的,就修一個「靜」字就差不多了。老君爺說:「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關鍵就在於心不能靜,把那個好動的心靜定下來,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這就是修性。修命也得靠這個「靜」字,廣成子不是說了嗎:「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玄門大德陳攖寧先生就十分推崇靜功,確實是他老人家修仙數十載的真知灼見啊。通過這個「靜」的工夫,我們把基礎打好了,進一步的修持就好辦了。

大道甚易知,甚易行,而人往往莫能知,莫能行,人之心所以然也。我們身為道宗門下弟子,當不時自問,出家為何而來?當謹記人道初衷,謹記祖師教訓,遣欲澄心,靜慮寧神,好好修持。今生不將此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就不信,畜生尚且修成了仙,人就修他不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丹道探索 的精彩文章:

再談呼吸之間——調息之奧義
解密被外人誤解的真實的「禪宗男女雙修」

TAG:丹道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