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中國歷史懸案之《永樂大典》下落之謎!

中國歷史懸案之《永樂大典》下落之謎!

本文來源於 觀觀雅集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亂世用兵,盛世修書,在古代,很多著名的帝王都愛干這兩件事,明成祖朱棣就是一個。

朱棣登基之後,乾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書,修了《永樂大典》這部巨著。可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這部《永樂大典》自打問世,就留下了一個千古之謎。

2014年,在南京圖書館舉行了一場名為「冊府千華——江蘇省藏國家珍貴古籍」的特別展覽。在這次展覽中,共展出了我國古代近200部國寶級的館藏珍本圖書。這其中最珍貴,也是最讓每一位參考者都揪心的,就是明朝內府所抄的《永樂大典》殘頁。殘頁只有一頁,紙面已經微微發黃,四周都有破損,高度還殘缺了十多厘米,但上面用硃砂寫成的句讀和摘錄,卻仍然鮮紅如初。這份殘頁,是《永樂大典》正本留給我們難得一見的歷史印跡。

展出的殘頁 圖片來源:光明日報

展出的是殘頁,而且還只有一頁?剩下的去哪了?正本呢?這事要從1403年開始說起。

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任皇帝,但他的皇位來得有點名不正言不順,朱棣一直擔心世人會拿這一點來說事,所以在做事方面,一直特別勤勉。朱棣這麼做,當然是想告訴所有人,他比建文帝更適合當皇帝。

然而在處理繁雜公務的時候,他發現,皇帝並不好當,經常會碰到一些問題,不懂,怎麼辦呢?

朱棣像

中午午休時間,朱棣也沒閑著,而是到便殿去翻書查閱這些東西,可是很難找。他就想,如果有一部百科全書式的東西方便檢索,想查哪一類的東西都能查到該多好。所以朱棣就萌發了修這麼一部書的想法,並把修書的工作交給了當時號稱「天下第一才子」的解縉。

雖然解縉第一次編的版本被老闆朱棣懟得一無是處(解縉是一個典型的文人,滿腦裝的是儒家思想,他編撰的初級版本《文獻大成》相當於一部儒家經典),但痛定思痛後,聯合姚廣孝,又花了五年時間,採擇了七八千種古代典籍,編著了22937卷,分裝成11095冊,共3億7千萬字的《永樂大典》。

請注意,這3億多字可都是書手們用明代官用的楷書:館閣體一筆一畫抄寫出來的。因為字數太多,在當時刊印基本不可能,所以原書只有原稿本和正本各一部。《永樂大典》問世後,解縉終於盼到了老闆滿意的笑容。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宮中失火,南京皇宮發生火災,藏在文淵閣的原稿本被燒毀。於是,《永樂大典》只剩下藏在北京的正本一套。心有餘悸的嘉靖決定「重錄一部,貯之他所,以備不虞」。

嘉靖四十一年,文人們開始抄寫,一直到隆慶初年才抄完。所以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永樂大典》應該正本,副本兩套。

可是,現今存世的,就只有嘉靖年間的抄本(副本)。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已被儲存在翰林院的《永樂大典》慘遭不測,大部分葬身火海,幸免於難的則散落一地。有些士兵覺得這些書籍體積大,比較結實,竟拿它們當了磚頭,有的用作馬槽,還有的用於修工事或鋪路。只有少部分,被這些強盜帶回國,或收藏,或轉賣,珍貴的《永樂大典》散落世界各地。

據統計,全世界範圍內,《永樂大典》只剩400冊左右,分散在八個國家30多個收藏機構,而且經鑒定,全都是嘉靖時期的手抄本。我國相關部門一直在全力收購這批流失國外的秘籍,現已有《永樂大典》226冊,共計11095冊的《永樂大典》如今剩餘不到百分之四。

其實,早在康熙年間,《永樂大典》數量上已經不對了。即使是嘉靖副本,也應如正本是11095冊,可康熙年間的《永樂大典》副本,已經少了一千多冊。

雍正時,副本由皇史宬移至東交民巷翰林院收藏。

乾隆纂修《四庫全書》時,發現《永樂大典》只存9881冊,又比康熙時少了一千冊。光緒元年重修翰林院衙門時,有人再次清點《永樂大典》,已不到5000冊。

到光緒二十年六月,翁同龢曾入翰林院檢查,發現竟只存800冊了(數量越來越少的原因,是監守自盜。嘉慶、道光年間,有官員偷竊《永樂大典》,以每冊十兩白銀的價格賣給洋人)。

抄本被毀,那正本究竟在什麼地方?這已成為「中國書籍史上的最大疑案」。《永樂大典》的下落,許多學者都在關注,包括錢鍾書、郭沫若等大家。

圍繞著《永樂大典》的正本,目前有了以下三種說法:

一、藏於北京皇史宬的夾牆裡

北京皇史宬是我國明清兩代的皇家檔案館,但經過測量,東西牆厚3.5米,南北牆厚6.1米,就這麼點兒地方,能藏得下《永樂大典》?

二、《永樂大典》的正本毀於明末清初的戰火

此說法被最多學者認可。

郭沫若在《影印永樂大典序》中認為:「明亡之際,(北京)文淵閣被焚,正本可能即毀於此時。

按照郭沫若的說法,《永樂大典》很可能在明朝滅亡時,毀於李自成之手了。當年,李自成佔據北京輝煌了40天,就被多爾袞、吳三桂的聯軍所敗。李自成撤離北京之際,將怒火發泄在這些幾百年的宮殿和城樓上,下令放火焚燒。皇城因此「火光燭天」「殿宇半毀」。郭沫若認為,《永樂大典》正本可能就毀在這把火中。

但許多學者認為,這種觀點純屬猜測,沒有真憑實據。當時確實燒毀了許多古籍,但並沒有資料記載燒的就是《永樂大典》。

三、《永樂大典》的正本被殉葬

國內有學者將最喜愛《永樂大典》的明世宗的下葬時間相比較,也提出《永樂大典》的正本極有可能被帶進了明世宗的陵墓——永陵。

這個說法也有紕漏,第一,此典籍是祖宗留下來的寶貝,怎麼可能當做個人物品入葬?

其次,如果殉葬了,這麼重大的事,史書中都沒有一點半點記載,難道不蹊蹺?

不過,假設《永樂大典》還存世,如今也只有永陵,是那個找而沒找的地方。若想知道答案,只能打開地宮一看究竟。但地宮能打開嗎?當然是不可能的!!!

更多專業知識請回復99查詢

各類文玩的知識和鑒別方法

(輸入數字直接查詢)

例如輸入「1」,查詢「天珠知識」

1,天珠 13,碧璽

2,蜜蠟 14,崖柏

3,琥珀 15,核桃

4,金剛 16,硨磲

5,星月 17,水晶

6,鳳眼 18,青金石

7,瑪瑙 19,戰國紅

8,南紅 20,金絲楠

9,綠松 21,小葉紫檀

10,沉香 22,木質手串

11,翡翠 23,繩結

12,和田玉 24,證書

歡迎大家聯繫我們小編微信號一起交流探討,若你想了解更多古玩,文玩的某些的文章,歡迎給我們留言投稿,我們希望在共同的研究和探討中和大家一起進步!

平台合作請聯繫:

文章投稿轉載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那點事兒 的精彩文章:

全世界最有逛頭的古董集市,你都去過嗎
6000塊買的爆老百香籽,大家看看值嗎?

TAG:古玩那點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