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李奇微逃跑留睡袍,致敬志願軍主帥!從糧袋發現重大秘密

李奇微逃跑留睡袍,致敬志願軍主帥!從糧袋發現重大秘密

作者:槍騎兵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古代兩軍交戰,雙方主帥往往會出於某種目的,或純粹敬意,或刺激譏諷,或作秀亮風度,而送給對手禮物。中國人熟知的有三國諸葛亮送女人服飾首飾給司馬懿,藉此激將法激怒司馬懿出戰。不獨中國如此,外國將領也會這樣。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也發生過美軍主帥給志願軍主帥饋贈禮物的事。不過這並不是激將法,而是純屬表達對對手的敬畏。這人是誰呢?他就是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的死對頭——美軍第八集團軍總司令李奇微。

【與熱衷裝腔作勢的麥克阿瑟不同,李奇微注重「以身作則」,常常以身掛手雷的戰鬥員形象示人,下達前線視察,解決具體細微的問題,這種作風在一定程度上振奮了美軍】

抗美援朝戰爭初期,志願軍發動雷霆萬鈞般的攻勢,美軍接連慘敗,原第八集團軍司令沃爾夫·沃克中將,竟然在倉皇敗逃中被敗軍橫衝直撞的汽車給撞死!美軍的狼狽慘相甭提多難看,一時間「聯軍」都視志願軍如天兵天將一般畏懼,聽聞中國人來了就望風披靡。美軍認為,如果不遏制這種可怕的失敗勢頭,二戰中無敵天下的美軍將真的面臨被志願軍「趕進大海」的可能性!

李奇微正是在這最危急時刻臨危受命,擔任駐韓美軍新的總司令。李奇微上任第一天,就在第八集團軍為他接風洗塵的宴會上大發雷霆。一向十分講究禮儀排場的美軍高級晚宴的餐桌上,竟然馬馬虎虎鋪著一塊髒兮兮的檯布,更別提有什麼銀燭台了!從這一細節上,李奇微看到的是整個部隊尤其上層軍官,軍心士氣都已經處於極端的消極低落,什麼榮譽心責任感都蕩然無存,只剩下敷衍了事、得過且過的麻木湊合。徹底失敗是遲早的事!

所以,李奇微顧不上禮貌風度,在接風宴上就大罵美軍將軍們「被失敗嚇成了慫包」。他將美軍與志願軍做了鮮明對比,讚揚了志願軍的刻苦耐勞和英勇頑強,他們裝備低劣,作戰無論多遠,戰事多麼緊迫,都能夠撒開兩條腿跑路。而第八集團軍雖然也是步兵,卻無論官兵,離開了汽車就寸步難行!說白了,就是懶夫加懦夫,打仗也想舒舒服服!不失敗沒有天理,最後死在汽車不足為奇!

第二天,李奇微特意命令將所有汽車(尤其軍官吉普)的帳篷都拆了,就是要殺殺美軍貪圖安逸,喪失警惕的歪風。

李奇微本來還想再繼續好好整頓美軍軍紀,可是志願軍可不會等他,志願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烈進攻漢城。美軍及聯軍再次失敗已是鐵板釘釘的事實,剛剛走馬上任的李奇微也是無能為力的。

在志願軍的隆隆炮火中,駐漢城的美軍司令部不得不緊急撤離,有著良好軍人素質和風度的李奇微出於對對手的尊敬,特意將自己的貼身睡衣釘在自己卧室的牆上,並在旁邊寫下一句話:「向中國軍隊以及他的總司令彭德懷將軍致敬!」

將自己的睡衣留給對手做戰利品,這在西方軍人的意境中是非常可恥的。但李奇微卻這樣做,其一表現了他作為軍人所具有的坦然承認敵人強大的風度。其二則猶如中國古代名將韓信那樣甘受胯下之辱的忍性,非但沒人覺得他軟弱,反而愈發感受到知恥而後勇的品格。

李奇微隨後成立情報部門,不是要希圖獲取什麼對手的軍事行動方面的情報,而是下功夫像解剖麻雀一樣,試圖從細節,從核心深處,尋找到中國軍隊的軟肋和致命死穴!

這個部隊堆滿了美軍從戰死的志願軍身上扒下的軍衣、糧袋、武器彈藥。

美軍請來各類武器專家、甚至營養學醫學專家,仔細做實驗。李奇微總是百忙中也不忘來實驗室看看,讓他和部下軍官們最為震驚和敬畏的是,中國軍人的糧袋,粗布縫製的一條口袋,裝滿了粗蠣難咽的麵粉和玉米黃豆高粱!這就是中國軍人賴以維持一個戰役的全部食物!對於美軍而言,這恐怕是一戰時期美軍騾馬輜重部隊用來喂牲畜的飼料!李奇微和美軍軍官們再度為中國軍人所具有的超然卓絕的偉大犧牲精神和堅毅品格感到由衷敬佩和嘆服。

【無論吃得有多差、條件多艱苦,志願軍都衝鋒不止,讓美軍十分困惑:是什麼樣的力量在支撐這些軍人?】

但這是殘酷的戰爭,李奇微更明白自己擔負的是擊敗中國人消滅中國人的使命,他下令認真測算這些乾糧所能維繫一個人多久最低生理需要。數據出來了:最多只能維繫一個星期左右,李奇微眼前一亮,他找到了一直渴望尋找的東西。他又命令副官認真統計中國軍隊所有攻勢所持續時間最長多久,竟然也是一個星期左右!

兩個數字如此吻合,李奇微興奮了,他知道他找到了志願軍的軟肋!

【美軍發現,志願軍在北韓那樣嚴寒的天氣下,棉衣里只有襯衣,甚至什麼都沒有(這是中國北方農村的習慣),中國軍隊極端簡陋的後勤保障,讓美軍看到取勝的希望,並以此做了宣傳片在美國公映,揭示中美之間的巨大差距,希望激勵美國人勝利信心】

【美軍宣傳片中,中美軍人冬季裝備的對比,他們希望藉此讓美國人樹立信心,然而成效卻非常小】

美軍認為,志願軍後勤供應太過原始低效,無法在戰火紛飛的戰鬥中及時補充。所以只有在戰前一次性給每一個士兵足夠的彈藥乾糧,一個人的負擔極限也就僅僅足以支撐一個星期。

如果在這致命的時間周期內,與志願軍保持距離,不發生實質性戰鬥,但又牽制著他們,不使其改變戰略企圖,待到志願軍彈盡糧絕之時,美軍就可以果斷髮起反攻。定然可以將不可戰勝的志願軍擊敗!

老奸巨猾的李奇微,將這種戰術命名為「磁性戰術」,將志願軍這種周期性的攻勢稱為「禮拜攻勢」。從此,志願軍不得不在更加不利的條件下,與現代化的美軍展開更加艱苦卓絕的戰鬥。雖然因李奇微的戰術調整,志願軍承受了更多的艱難,但最終依然頑強地戰勝了一切敵人的陰謀伎倆,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上萬顆原子彈同時引爆,能否炸平珠穆朗瑪峰?
日軍狙擊手藏樹上打冷槍,美軍用噴火器,連人帶樹燒成灰!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