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元曲里的「夏日」,滿座涼風起,入夢蓮花香!這3首,最經典!

元曲里的「夏日」,滿座涼風起,入夢蓮花香!這3首,最經典!

眾所周知,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化的巔峰。但凡有文學常識的人,多少都會吟誦一兩首唐詩宋詞。但相較於元曲,很多人便倍感陌生了。

相較於唐詩宋詞,元曲在詩詞文化發展上,可以說更趨於成熟。元曲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元朝雖然歷史較短,但元曲對後世文學的影響也是功不可沒。

一般來講,元曲主要包含兩類文體:一類是散曲,包括小令、套數兩種基本形式;另一類就是包括對白、專為表演的雜劇。雜劇名篇包括《竇娥冤》、《西廂記》等,較廣為人知。

今天我們常說的元曲,大多是散曲。散曲沒有動作、說白,只供清唱吟詠之用,類似於宋詞。

元曲的散曲與宋詞一樣,也有不同的曲牌之分。不同的曲牌,在字數 、句數、平仄和用韻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規定。因此,我們常常會在元曲的前面看到有類別名、宮調名、 曲牌名和曲題名。

當下正值暑夏,翻開唐詩宋詞,我們常常會看到描寫夏日的詩句。如「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等,數不勝數。

其實,在元曲里也有很多描寫「夏日」的散曲。這些散曲與唐詩宋詞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元·白樸·《得勝樂·夏》

酷暑天,葵榴發。

噴鼻香十里荷花。

蘭舟斜纜垂揚下。

只宜輔枕簟向涼亭,披襟散發。

酷熱的暑天,石榴花開得正紅,荷花十里溢香,這是何等愜意的盛景呢?這時候最好將小舟系在楊柳樹下,在涼風習習的涼亭里,鋪上涼席、放下枕頭、敞開衣襟、散開頭髮,享受這難得的夏日風情。這時候什麼都不做,只坐著就已經很美好。

由此可以看出,元人筆下的性情,絕不亞於唐宋時期的那些文人,他們也有道不盡的情趣。

元·薛昂夫·《西湖雜詠·夏》

晴雲輕漾,熏風無浪,

開樽避暑爭相向。

映湖光,逞新妝。

笙歌鼎沸南湖盪,

今夜且休回畫舫。

風,滿座涼;蓮,入夢香。

西湖的夏日,天空白雲萬里,微風輕輕的吹拂,是人們喝酒避暑的好地方。歌女的華麗衣服,倒映在水中,涼風滿座,蓮香入夢,遊人陶醉其中,樂而忘返。在這樣的盛景中,早已忘卻酷暑,微微夏風和滿池荷香,依然陶醉此情此景中的每個人。

元·關漢卿·《大德歌·夏》

俏冤家,在天涯,

偏那裡綠楊堪系馬。

困坐南窗下,

數對清風想念他。

蛾眉淡了教誰畫?

瘦岩岩羞戴石榴花。

這首散曲,是為閨中女子代言之作。近來學者鄭振鐸、胡適、吳曉鈴、王季思等認為,「大德歌」是關漢卿在元成宗大德年間(1297—1307)自創的新曲調,據此可推斷這首《大德歌》當作於大德年間。

這首散曲描寫的是少婦對遠方情人的猜疑和抱怨,相思之情寫得大膽潑辣。開頭一句「俏冤家」,傳神至極。「冤家」本是婦女對情人的昵稱,又冠以一個「俏」字,更令人迷戀。

文辭間,表面上埋怨「綠楊」,骨子裡卻怨恨愛人不知早歸,不珍惜愛情;「困坐」二句詞淺意深,清風和美,情思更濃。末兩句用典,將躁動不安的苦思托現出來。曲貴新奇,然而,這支曲子蘊藉含蓄,辭盡意未休,具有詞的風格。

讀者們,關於「元曲里的夏日」,大家有怎樣的看法?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道 的精彩文章:

2019「母親節」,最美5首古詩詞,感恩「母親」一輩子!
晚清才子「一副妙聯」,讓咸豐欽點為「狀元」!今學者:真是高明

TAG:文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