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龐青年造車:騙補、失信、涉嫌欺詐後試圖用新能源翻盤?

龐青年造車:騙補、失信、涉嫌欺詐後試圖用新能源翻盤?

【獵雲網(微信:ilieyun)武漢】5月26日報道(文/張帆)

你知道水是由什麼組成的嗎?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

而氫和氧是可以燃燒的。放一個鐵通(注意,不能是木桶)裝滿水,倒上幾滴水基燃料母液點上一根火柴,轟的一聲水就可以燃起來了,直到水干火才停止。

「借這個發明我將比肩瓦特、牛頓、愛迪生,下屆諾貝獎捨我其誰?」

這個故事聽起來熟悉嗎?1993年國民喜劇《我愛我家》里葛優飾演的季春生就講過一次,還差點因忽悠被送進派出所。事實上這出「點水成油」的戲碼源自真實的新聞案例,當事人被判10年有期徒刑。

沒想到16年過去了,新能源「大師」龐青年又換湯不換藥的再演繹了一遍,而且他比季春生成功多了,至少打動了書記大人和南陽的記者朋友們。

作秀還是偉大發明被誤解?

故事的開頭從兩天前說起,南陽日報一篇宣傳報道,讓「水氫發電機」成為媒體、網友熱議話題。

報道中提到「水氫發動機在我市正式下線啦,這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文章一出備受質疑。

氫能發電的產物是水,而水又能用來制氫,按此邏輯他們發明的不是水氫發動機,而是永動機,嚴重違背「能量守恆定律」。

對此當事人青年集團負責人龐青年曾在2017年介紹:水氫燃料車的最大秘密,就是一種特殊催化劑,在這種特殊催化劑的作用下,才能將水轉換成氫氣,最終實現「青年水氫燃料車」在不加油不充電只加水的狀態下,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轎車續航里程可達1000公里。

面對媒體的質疑最開始他直接回懟:「(質疑)是人家的事,一個全新科技,大家不理解是正常的,我年輕時,看到鐵樹開花、鐵牛(拖拉機)耕田的新聞,哪能想到現在都無人(駕駛)了。」

龐青年的回應頗有些天才不被世人理解的味道。

談及研發團隊,龐青年說,是一些博士生導師帶著很多博士一起研發的,從2006年即開始了,但他不願透露具體團隊。

雖然龐青年沒有介紹到相關團隊,但通過搜索可以發現龐青年提到的「水氫發電機」在時間、技術原理上與湖北工業大學今年4月擬提交的「一種水解制氫鋁合金及其製備方法」、「一種水解氫鋁合金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兩項專利不謀而合。巧合的是在該校4月發布的公告中,這兩項技術已獨家授權給南陽青動能源科技公司。

該技術發明人張傑(化名)在前天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承認了南陽「水氫汽車」所有關鍵技術來自於該學院的研究,並表示「只加水就能跑」的說法不對。

整個反應的原理是鋁合金材料的水解反應產生氫氣,氫氣與燃料電池堆作用產生電能。也就是說,除了水,其還需要源源不斷的加入價格並不低的鋁合金材料。

明明還需要加入其它反應物,為什麼在宣傳時卻強調「只加水就能跑」?唯一提到其它材料也僅僅用特殊催化劑代替,初中化學書上對催化劑的描述是:影響反應速率,但本身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後不發生變化的物質。造車十幾年的龐青年會弄不清催化劑和反應物的區別?

面對這一疑點,網友和媒體把矛頭直指「騙取補貼」。畢竟誇張的宣傳、不專業的解釋、缺少核心專利等特性真的很難讓人信服這會是一家專心造車的企業。

巧合的是該項目確實有政府投資介入,根據官方資料顯示,該氫能源整車項目首期投資81.63億元,南陽市政府平台出資40億元。

針對上述種種疑點,龐青年在昨天接受採訪時進行了回應,經整理後大意如下:

1、南陽政府確實有出資但實際只支付了9800萬元註冊資本,目前40億元資金未到賬;

2、除了水整個制氫過程還需加入鋁等材料,且需要一種納米級材料作催化劑,具體何種物質無法透露;

3、活動當天沒請記者,這篇稿子要是我們提前看過會用更專業的術語描述;

4、為技術感到驕傲,最快3到5個月可以投入商用。

然而龐青年的解釋顯然無法讓人滿意,一方面在南陽日報發稿前他就曾在視頻採訪中發表過「不加油不充電只加水就能跑」的介紹,另一方面目前看來青年汽車採用的鋁水制氫本質上並不是一項新鮮技術,在涉及成本問題時負責人也含糊其辭,讓人無法判斷這項技術的合理性。與此同時,獵雲網還意外的發現,湖北工業大學官網中關於上述研究及專利的通告或通知均無法正常訪問(部分通知或報告疑似被刪除),原因耐人尋味。

再結合此前青年汽車係數家公司捲入騙補、逃債、失信、涉嫌欺詐等風波,作為旁觀者實在難以看清這場戲劇性事件背後的真實情況,不知道龐青年是真不被理解的造車天才,還是靠騙補過日子的「大師」。真相需相關政府部門深入調查後才能被揭露,但在了解真相前,不妨先看看他之前是如何騙補、逃債、爛尾、涉嫌欺詐的。

客車發家,奧運走紅

1958年出生的龐青年放過牛、賣過茶,開過拖拉機,也開過小廠賣各類輪胎,但在他眼裡這些都是工作談不上事業。

真正讓他興奮的是,1995年意識到用戶對高檔客車的需求他開始了造車的旅程。「當時所有人都不看好,但我覺得能行。」

不過第一步並不順利,到1998年因為銷售不暢龐青年第一次造車宣告失敗。

關閉第一家車廠的同時他收購了合資公司金華北方福來汽車公司,這次他選擇與德國尼奧普蘭公司合作並迅速在國內打出品牌,佔據豪華客車市場近七成的份額。

經過這次合作龐青年的生意開始有了起色,並迅速拉上貴航集團,藉助貴航雲雀的「殼」第一次得到轎車生產資質。

到了2006年,青年汽車又對外宣布與英國蓮花汽車合作,成立青年蓮花聯合研發中心,但尷尬的是對方曾對媒體表示,兩公司間毫無關係。

真正讓龐青年和青年汽車名聲大振的是2008年奧運會,北京為了打造「綠色奧運」,決定淘汰尾氣排放量大的公交客車。兩批近800台「綠色大巴」的訂單橫在了國內外眾多汽車廠商面前,令人意外的是青年汽車中標500台,打敗沃爾沃、賓士等一眾明星選手。

因為奧運會的傳播效應青年汽車在全國打響品牌,一時間龐青年呼聲極高,兩次斬獲十大風雲浙商人物、獲封「全國創新能手」、入選浙江省人大代表,更有媒體在報道時將其與宗慶後、樓忠福、徐冠巨等浙江系企業家並列。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龐青年喊出了「要全面進入汽車行業,不僅要造豪華大巴,還要造卡車、小轎車。」

用煤炭作槓桿套現,涉嫌詐騙被立案

在客車市場嘗到甜頭後,青年汽車希望借著這陣東風迅速向卡車、轎車、汽車零部件等領域布局,涉及與多個地區政府的合作。

根據《中國經營報》2017年報道,自2009年起,青年汽車進入了一個高速擴張的階段。龐青年拋出了一個444億元的總投資計劃,欲在全國建立十大生產基地。

比如2010年青年汽車宣布與寧夏石嘴山簽約,計劃總投資237.09億元建設重型卡車、蓮花轎車及大型汽車發電機項目等;2011年,宣布投資25.75億元在六盤水建設重型卡車生產線及汽車配件生產基地;在杭州蕭山投資36億建設蓮花轎車基地.....其他投資的布局還涉及濟南、泰安、連雲港、鄂爾多斯、海寧等地區。

瘋狂且迅速的擴張後青年汽車儼然形成一個龐大的汽車「帝國」,與想像中的捷報頻頻不同,先傳來的是通報批評和土地被回收的消息。

2010年江蘇連雲港政府收回青年汽車877畝閑置土地、浙江海寧收回36.91公頃閑置土地、六盤山相關部門在兩會期間點名批評青年汽車大搞「圈地運動」或「圈資源運動」,此外青年汽車在濟南、泰安等地的相關項目也接連被叫停......

如此的大起大落背後疑點重重,截至目前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回答能解釋青年汽車在各地的項目為何頻頻爛尾。但他們在鄂爾多斯的項目可以給我們提供參考:

根據《中國經營報》報道,2011年,青年汽車與鄂爾多斯政府簽下協議,承諾投資90億元打造蓮花乘用車,計劃總共銷售548億元,利稅200多億元。作為鼓勵當地政府配給青年汽車超10億噸的煤炭資源。

在龐青年的計劃中,先收購薩博汽車落地項目再將煤炭資源以30多億的價格賣給能源投資公司億佳合。事實上,在收購之前他們已達成協議,並且億佳合公司所在地吉林白山市向青年汽車支付了2億定金。

但打碎龐青年如意算盤的是收購薩博計劃失敗,煤炭落空,青年汽車資金無法得以運轉並與億佳合鬧上法庭,青年汽車主動提出訴訟:「因億佳合公司以資金周轉困難為由拖而不付錢,導致青年汽車併購薩博股權失敗。」億佳合則顯得更委屈:「談好的煤炭資源沒看到,之前預付的定金也要不回。」

至此,這場以煤炭為槓桿騙取國家資源的把戲才正式被外界所知,龐青年也被警方以涉嫌詐騙立案偵查同時查封了青年汽車2億賬戶。

事實上,根據相關規定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礦產資源的行為應被沒收違法所得,處以罰款。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龐青年唯一一次利用政府提供的資源作為槓桿企圖獲利,此後青年汽車也因種種原因先後被濟南高新區管委會、浙江當地國資委、中國銀行泰安高新區支行、廣大銀行濟南分行提出訴訟,累積需賠償超10億人民幣。

面臨破產清算,用新能源作「保護傘」

鄂爾多斯事件之後,青年汽車的負面消息就不斷傳來,從欠薪拖款到被列入失信名單,短短數年間中國裁判文書網上與「青年汽車」相關的裁判文書就多達幾百份。龐青年也前後20餘次被列入失信名單並被限制消費。

對於這些訴訟,龐青年選擇使用「拖字決」面對,即便被裁定需按時付款他也選擇無視,直到青年蓮花、浙江青年蓮花發動機有限公司、杭州亞曼發動機有限公司這三家「青年系」公司被債權人申請破產清算。

到這裡故事本應進入尾聲,但以「青年」自居的龐青年顯然不願認輸。新能源造車成為他的救命稻草,試圖藉此逆風翻盤。

也正是憑藉新能源這張牌,青年汽車才沒有徹底崩塌。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在處理青年汽車破產申請一案時以此為由駁回,裁決書顯示如下:「被申請人(青年系企業)及關聯公司主要生產新能源汽車,該行業屬於國家扶持行業。青年汽車系列企業的部分核心資源具備營運價值,且被申請人仍在繼續經營,不存在資產完全不能變現的情況,雙方尚有可能通過協商,充分運用政府協調、組織的幫扶機制,解決青年汽車系列企業的債務清償問題,為了更好地維護企業的生存發展,最大限度的保護各債權人的利益。」

接著又一則消息讓龐青年起死回生,青年汽車宣布光大金控財金資本有限公司設立50億元基金支持青年新能源汽車發展,也正是這筆資金讓青年汽車建成了文章開頭描述的「不加油不充電只加水」的水氫燃料車。

是否在這之後,龐青年就真的開始迷途知返,埋頭造車挽回局面呢?

然而,騙補的習慣好像並不是那麼容易戒掉,2017年2月青年汽車又因新能源項目「騙補」被工信部通報並取消相關產品生產資質,同時勒令於2個月內進行整改。

整改後的青年汽車又陸續向國家平台提出了7417萬的補貼申請均以不符合條件被駁回。雖然沒拿到國家補助,但根據浙江省科技廳公示,2017年金華青年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獲省級補貼超7000萬。

也正是同一時間,龐青年的水氫燃料車正式下線,落地南陽。據公開資料顯示,這個被他寄予厚望的氫能源項目首期投資超81.63億元(其中40億來自當地政府),用地1000畝,預計到2020年投產利稅超百億。

目前看來,你很難界定這個項目的性質,但結合龐青年之前的所做所為以及他「點水成氫」的故事,你很難想像他是在用心造車。

希望數個月後,龐青年能用他具有跨時代意義的新能源汽車「打臉」現在群嘲他的網友、媒體,畢竟比起看笑話,我們更期待一位不被時代理解的新能源「大師」的誕生。看他如何比肩瓦特、牛頓、愛迪生......

本文成文藉助了《中國經營報》、澎湃新聞、《新京報》等多家媒體對青年汽車的報道資料,特此感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德商資本管理合伙人吳伯仲確認出席FUS獵雲網2019年度消費升級產業峰會
專利產品被「山寨」熱賣,廣東商家怒將拼多多告上法庭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