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這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也是北宋的國家建築標準

這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也是北宋的國家建築標準

這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也是北宋的國家建築標準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電影《道士下山》的取景地——寧波保國寺。保國寺是江南地區的古剎,其中的保國寺大殿是我國江南地區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堪稱國寶級文物。

這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也是北宋的國家建築標準

保國寺簡介——保國寺的前身是建於東漢建武年間的靈山寺,曾於唐會昌五年(845 年)因滅佛而寺毀,直到廣明元年(880年)才重建,改名保國寺。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官方賜該寺「精進院」額。

這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也是北宋的國家建築標準

保國寺大殿內景——《營造法式》是北宋王朝頒行的建築營繕法規制度,而保國寺大殿的技術做法正是編修《營造法式》的基礎。

這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也是北宋的國家建築標準

保國寺大殿例的匾額——保國寺大殿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比《營造法式》還要早了90年。它的許多結構做法、斗拱做法,乃至裝修做法,都是《營造法式》的例證,而且有的已經成了海內孤例。

這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也是北宋的國家建築標準

例證之一:木構瓜楞柱——大殿的宋代遺存中,支撐大殿的16根柱子全部為瓜楞柱。在宋代建築中,尤其是南方,瓜楞柱比較常見,但是宋代以後,這就很少見到了。保國寺大殿木構瓜楞柱,在現存的宋代建築中是孤例。現存的其他的瓜楞柱也僅限於石構或者磚構瓜楞柱。

這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也是北宋的國家建築標準

保國寺大殿的瓜楞柱和斗拱

這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也是北宋的國家建築標準

例證之二:保國寺大殿的藻井——大殿前槽橫置的三個斗八藻井,也是保國寺的精華所在。國內現存宋、金以前的木構建築中,使用藻井的雖不乏實例,如金代的山西應縣凈土寺大殿、遼代的大同下華嚴寺薄伽教藏殿等等,但藻井施大木材等斗拱的卻僅此一例,因此它的留存具有極重要的研究價值。

這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也是北宋的國家建築標準

保國寺大殿藻井

這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也是北宋的國家建築標準

例證之三:宋代「七朱八白」彩繪遺存,這是異常寶貴的物證。「七朱八白」就是把古建築的闌額的立面分為五份、六份或七份,各取居中的一份刷白,然後長向均勻地分成八等份,每份之間用朱闌斷成七隔。

這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也是北宋的國家建築標準

例證之四:斗拱——保國寺斗拱的許多細部作法也與《營造法式》規定相同或近似。

這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也是北宋的國家建築標準

巨大的斗拱結構——北宋時期的斗拱都是具有稱重的實用功能,後世如明清時期古建的斗拱,基本上只是起到裝飾作用。

這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也是北宋的國家建築標準

房屋轉角的斗拱鋪作

這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也是北宋的國家建築標準

例證之五:須彌座——保國寺大殿的須彌座的建造形式,接近於宋代《營造法式》的須彌座做法。這座須彌座建於為宋代崇寧元年(1102年)五月。

這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也是北宋的國家建築標準

須彌座束腰上的題刻明確了建造年代。

這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也是北宋的國家建築標準

除此之外,大殿的「蟬肚綽幕」構件,在其他建築中未見過,而在《營造法式》中卻有過記載;如保國寺的結構布局、用材等符合《法式》五等材、七等材。斗拱用材、小藻井的斗拱的「股卯到心」的做法等,都為海內孤例。

這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也是北宋的國家建築標準

大殿東邊的經幢,建於唐代

這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也是北宋的國家建築標準

保國寺大殿的文保碑

這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也是北宋的國家建築標準

大殿的內對聯

這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也是北宋的國家建築標準

保國寺

這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也是北宋的國家建築標準

保國寺大殿是中國南方地區碩果僅存的幾處早期木構建築遺存,是中國建築文化遺產的曠世遺珍,是古越地區高度發達建築文化的的歷史佐證,是東方建築追、技藝的結晶。反映了宋代《營造法式》的刊行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久遠與深厚的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