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現代中醫臨床中用途最廣的經方之一,小柴胡湯的魅力究竟在哪裡

現代中醫臨床中用途最廣的經方之一,小柴胡湯的魅力究竟在哪裡

經典傳承之所以可以數千年仍然榮耀,並不是因為它僅僅是出於某一位名家之手,而是因為其創作中蘊含的道理和每一個元素的重要性,比如中醫中的經典方劑。從五行的相生相剋,再到陰陽相互轉化,藥物之間的合理搭配,只有在符合基本理論的同時,用到了最佳的劑量,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醫聖張仲景一生創立了諸多方劑,其中大部分都用藥都十分簡單,僅僅幾味藥物,可是方中的每一味藥物都有其存在的意義,甚至是劑量和比例都會嚴格把控。

柴胡湯是仲聖用於治療少陽疾病時候的方劑,有小與大之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其中最基礎的小柴胡湯。

小柴胡可以說是現代臨床中所用到最廣的經方之一,無論是外感疾病,還是臟腑內傷,男女老幼各類人群,但凡是辨證合理屬於少陽樞機不利者,均可以用其治療。我們就來看看,此方是如何配伍出這樣神奇的功效的!

此方全方共七味藥物,分別是柴胡、黃芩、半夏、生薑、人蔘、甘草、大棗,彙集了苦寒、辛散、甘溫各類藥物。

柴胡與黃芩,是方中的苦寒之物,柴胡氣質輕清,可入少陽之經,功效擅長疏散少陽經中之邪氣,同時疏解少陽氣鬱;黃芩氣味較重,擅於清除少陽膽腑所郁之火。這兩味藥物一起,既能疏經又能解郁,還能清內熱,可以說是經腑同治的搭配。

半夏和生薑,是方中的辛散之品,兩者既能幫助柴胡疏通氣鬱,又能有和胃、降逆止嘔的功效,預防因為膽熱犯胃所導致的胃氣沖逆而嘔。

人蔘、甘草、大棗,其性味甘溫,均是補氣的藥物。一則扶助少陽正氣祛邪,二則其皆補脾胃之氣,在方劑治療之中先行實補脾胃之氣,防止少陽之邪內傳太陰,此即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小柴胡湯中藥物雖然不多,但是每一味藥物的藥性把握精準到位,三類藥物各司其職,環環相扣,對於少陽樞機不利的病證治療效果頗佳。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荷西,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蘭中醫學社 的精彩文章:

發現身體出現了這些徵兆,可要小心了,身體或許在提前衰老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中醫是如何認識手足口病的?

TAG:金蘭中醫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