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梅宣布辭職後,對首相寶座的角逐開始了

梅宣布辭職後,對首相寶座的角逐開始了

在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宣布將於6月7日辭去黨首一職後,保守黨內部對新黨首的角逐也拉開戰幕。

角逐開始了

根據規定,英國首相卸任後將由執政黨內選舉產生的新領導人接替,選舉程序將從下周開始。按照選舉流程,保守黨議員首先從多名候選人中選出兩人,再由保守黨約12.5萬名成員選出黨首。整個過程需要4至6周,其間梅會留任首相。保守黨主席布蘭登·劉易斯24日表示,新首相有望在7月20日前就任。

據英國媒體統計,目前已有5位保守黨人宣布參選黨首,還有十餘人表示正考慮參選。宣布參選的5人包括:

前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

現年54歲的約翰遜是保守黨成員中的熱門人選。他是2016年「脫歐」公投中「脫歐」陣營的領軍人物,曾於2008年、2012年連任倫敦市長。2016年7月,擔任英國外交大臣。

約翰遜持強硬「疑歐」立場,支持迅速而果斷的脫歐。約翰遜因與梅在「脫歐」立場上的分歧於去年7月辭去外交大臣一職。

有分析認為,如果約翰遜出馬,他贏得這場競賽的可能性較大。而一旦這位強硬「脫歐」派成功上台,可能會直接繞過「脫歐」協議,使英國「極速脫歐」。「我們將在10月31日離開歐盟,無論是否達成協議,」約翰遜24日表示。

《泰晤士報》一項近期民調顯示,39%的保守黨成員認為鮑里斯·約翰遜是接替首相梅的第一人選。

此外,約翰遜生於紐約,曾擁有英美雙重國籍,2015年放棄美國籍。

現任外交大臣傑里米·亨特

亨特現年52歲,畢業於牛津大學。他曾擔任過6年英國衛生大臣,是英國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衛生大臣,但這段經歷使他在保守黨成員中並不受歡迎。去年7月,梅遭遇政治危機,多名大臣辭職,亨特接替鮑里斯·約翰遜,出任外交大臣。

在2016年「脫歐」公投中,亨特是一名「留歐」派。此後,亨特一直主張有協議的「脫歐」,但他也表示,如果只有「無協議脫歐」和「不脫歐」兩種選擇,他會選擇前者。因為「與『無協議脫歐』的經濟風險相比,『不脫歐』的民主風險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亨特是一名「中國女婿」。

前就業及養老金大臣埃絲特·麥克維伊

51歲的麥克維伊曾是一名電視節目主持人,後擔任就業及養老金大臣,於去年11月因反對梅的「脫歐」協議辭職。

麥克維伊向媒體表示,已獲得足夠多的支持,將參選黨首。

國際開發大臣羅里·斯圖爾特

現年46歲的斯圖爾特本月剛上任國際開發大臣。此前,他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外交官,出訪過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爾等地。

他畢業於伊頓公學,2010年首次進入英國議會。在2016年「脫歐」公投中,斯圖爾特支持英國留在歐盟。此後,他反對「無協議脫歐」,也是梅「脫歐」協議的有力支持者和溫和派。

衛生大臣馬修·漢考克

現年40歲的漢考克去年7月被任命為衛生大臣,曾擔任英國數字大臣,還是英格蘭銀行的經濟學家。2016年「脫歐」公投中,他是「留歐」派。

漢考克25日宣布將角逐下任保守黨黨首,成為第五位表態參選的保守黨人。「我將競爭下任首相,因為我發自內心地相信,我們需要一名著眼於未來而不是當下的領導人,」他向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

據《泰晤士報》民調顯示,除了以上五位候選人以外,前「脫歐」事務大臣多米尼克·拉布以13%的支持率位列第二,僅次於鮑里斯·約翰遜。現年45歲的拉布被形容為「有才華的新一代」,主張就關稅及北愛爾蘭邊界問題重新談判,同時也準備好支持「無協議脫歐」。但拉布尚未宣布參選。

此外,環境大臣邁克爾·戈夫預計將於26日宣布參選,保守黨副主席詹姆斯·克萊弗利、前下議院領袖安德烈婭·利德索姆、前倫敦副市長基特·馬特豪斯、前教育大臣賈斯汀·格里寧等也都表示計劃參選黨首或在籌建競選團隊,「1922委員會」主席格拉漢姆·布萊迪正被議員們要求參選。

「脫歐」不確定性增加

根據現有議程,英國「脫歐」的最終期限是10月31日。如果英國內部達成「脫歐」協議,就可以提前「脫歐」;否則,需要在「無協議脫歐」和「不脫歐」之間做選擇。外界期待,新領袖能否帶領英國走出「脫歐」僵局。

路透社指出,擺在這些候選人面前的有兩條路:力爭在議院達成意見一致,或者繼續修改梅的協議,但歐盟此前已表示不會再就「脫歐」協議重新談判。分析認為,如果歐盟不肯讓步,那麼無論新首相是「脫歐」強硬派還是溫和派,「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都將上升。有調查顯示,保守黨成員現在一邊倒地支持「脫歐」,並且傾向於「無協議脫歐」。

不過,對於相位易主後能否改變現在的混亂局勢,外界仍持懷疑態度。候選人之一的英國國際開發大臣羅里·斯圖爾特表示,「競爭非常激烈,因此大家會做出一些實際無法達成的承諾,最引人注目的無非是承諾『無協議脫歐』。」但問題在於,梅做不到的事,其他人上台後又要如何服眾?

與此同時,外界對保守黨的執政黨地位也表示擔憂。BBC評論稱,在經過數論談判和表決後,梅的「脫歐」協議仍以失敗告終,也暴露了保守黨內部對與歐盟達成何種協議一直存在嚴重分歧。反對黨工黨領袖科爾賓近日表示,「保守黨已經支離破碎」。

而在保守黨人爭奪黨魁之際,英國其他黨派也正各自打著小算盤。工黨成員日前表示,如果走向「無協議脫歐」,將尋求發起對政府的不信任投票,「做好提前大選的準備」。「脫歐黨」領袖法拉奇表示,如果新首相未能踐行2016年公投結果,將鼓動發起提前大選,把保守黨換下去。英媒指出,保守黨在上一次選舉中已失去多數黨地位,如果再次大選,「脫歐」一事可能令選民們對保守黨喪失信心,結果難測。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又一波制裁來襲!美國對伊朗金屬產業「揮拳」,能逼對方就範嗎?
愛奇藝發布超60部綜藝片單,今年內容投入超過200億元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