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魯迅的教育觀,對孩子的唯一要求:低調低調再地道,做個普通人

魯迅的教育觀,對孩子的唯一要求:低調低調再地道,做個普通人

作為魯迅的孩子,從出生起就註定周海嬰的平凡。孩童時期,父親的去世,年幼的周海嬰成長又會發生怎麼樣的曲折,都被大家所關注。

(一)兒子的降生

在一九二九年的九月,周海嬰出生於上海,這一年魯迅四十八歲。 中年得子的魯迅,內心非常的亢奮喜悅。

魯迅先生為這個新誕生的孩子,取名為海嬰,用上海而命名。在生孩子的時候,許廣平身體很弱,險些保不住生命,周海嬰的出生,是一波三折。雖然父親母親起初並不願意,主動生這個孩子。

甚至在產房裡出生的場景,還有些危機萬分,但好在周海嬰平安出生。

雖然孩子的出生不在計劃之內,但是對於家庭中的新成員。魯迅卻感到非常的欣喜,從今往後,他不僅僅是丈夫,也同時是這個孩子的父親,心裡有了更多的牽絆。

魯迅很喜歡這個孩子,他把周海嬰看作是一件上天送給他的寶貝。在兒子出生以後的歲月里,魯迅在日記里或者生活里表達出周海嬰濃烈的喜愛之情,和深深的眷戀之情啊。

周海嬰受到父親廣泛的關注,並不是「多餘人」。周海嬰身體不好,身體有哮喘病,魯迅自己身體不好,卻時常惦念兒子的病。在季節交替的時候,兒子的就會更加嚴重,魯迅發現後,就格外關注孩子。

深夜裡,孩子咳嗽幾聲,母親還有意識到,魯迅就已經站在房門口,開始小心關懷孩子。

孩子的病痛總是時刻牽動著父母親的內心。在魯迅先生自己胃病犯了的時候,聽到孩子的咳嗽聲,也忍不住分心關心這個孱弱的孩子。

看到周海嬰痛苦的樣子,魯迅嘗試多種方法緩解病症。兒子發病時,他就守在身邊,兒子的一聲咳嗽,牽引著他的心也跟著痛一下。

(二)魯迅對兒子的期待:低調而又平凡

魯迅的一生,是十分關注中國兒童的教育問題的,他看的太多父母責罵毆打孩子,或者勉強孩子,成為父母期許的傀儡。他感到痛心,卻不能為力。

在對自己兒子的教育問題中,他重視增強鍛煉吃苦耐勞的體力,培養純潔高尚的得個人品質,具有廣博而又自由的精神。

許廣平在文章中曾經指出,魯迅常常對兒子實行順其自然的教育理念。父母並不過度打擊和批評周海嬰,不願意把孩子教成聽話的木頭。

父親作為文學巨匠,並沒有一味要求孩子可以做到子承父業。只是期許周海嬰長大後可以有一份正當的職業,有一門可以傍身的技能。

魯迅夫婦一直想要給孩子打造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不要過早承受社會的壓力,保護好孩子們的童心,給兒童充滿愛的成長環境。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對於歷史的滄海桑田,魯迅已經看得太多太多,他清楚站得越高,承受的風力越大。

他對他心愛的孩子,沒有太高的期待,只是希望他可以平凡過好一生。純純的父子情深,令人感動。我們不僅僅看到他冷峻的一面,也體會到他的脈脈溫情。

(三)平凡的一生

在周海嬰七歲的時候,父親離開了人世,他當時並不了解去世是什麼意思,只知道當天不用上學了。父親僵硬的躺在床上,他呼喊著,就再也沒有人回應他。

魯迅為孩子留下一封信,叮囑他長大後,即使沒有才能,也要做一些小事,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放棄走人生的捷徑,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很艱難的事情。最為魯迅的後人,大家想從周海嬰手裡買到父親的珍貴藏書和寶貝,並承諾給予一大筆的報酬。他沒有動心,只是在儘力保護父親的隱私,憑藉自己的能力活下去。

周海嬰雖然還小,但是一直記得父親的囑託,他很少沽名釣譽,利用父母親的榮譽,牟取暴利,而是靠自己的才能,在社會上立足。

長大後,周海嬰對無線電產生了興趣,報考南洋無線電夜校,沒有像父親一樣成為文學界的泰山北斗。只是在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上,默默發光,不借用父親的名號,成為一個更加純粹的自己。

周海嬰對攝影感興趣,他用一張張照片,記錄那個年代的點點滴滴,記錄社會變遷中點點滴滴。就像父親所說,低調而又平凡,做一些自己的喜歡的事,成為有用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貨二喵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長壽如何讓人不討厭?季羨林、楊絳給出方法,只要做到這十條
魯迅與蘇雪林,一件小事,半生敵對,果然性格決定命運

TAG:貨二喵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