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業界大廠齊發力!2019年筆記本電腦性能提升有幾何?

業界大廠齊發力!2019年筆記本電腦性能提升有幾何?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硬體升級季。近期,無論是英特爾還是英偉達,都接連發布了全新針對移動市場的產品。總的來看相比前代產品,新發布的產品擁有了更多的核心、更強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隨之帶給玩家使用體驗的提升也是可以預見的。那麼,英特爾和英偉達本次發布的新品都有哪些,它們有著怎樣的特點?本文就要好好梳理一番。

英特爾:第九代酷睿移動處理器全線出擊

英特爾近期受制於工藝問題,在處理器的升級上一直處於換湯不換藥的階段。在年初的CES 2019上,英特爾就曾宣布第九代酷睿移動處理器可能在今年第二季度發布,但是工藝依舊是14nm,核心數量升級到最高8核心,並會加入一些新的特性。在2019年4月23日,英特爾如期正式發布了這個系列,並帶來了六款新型號的產品。

英特爾發布第九代酷睿移動處理器

移動處理器首上八核心!

Core i9移動版終於登場

英特爾在為桌面版酷睿處理器增加了Core i9這一型號後,業內一直有傳言稱這個型號也將會延續至移動版本上,不過一直都沒有確切的消息流出。首款Core i9桌面版處理器的型號是Core i9-7900X,發布時間是在2017年的第二季度。隨後第八代酷睿處理器也只是在桌面版發布了Core i9相關產品,而在移動處理器部分悄無聲息。

在此次英特爾第九代酷睿移動處理器的發布會上,人們終於看到了Core i9的身影,它的首發型號一共有兩款,分別是Core i9-9880H和Core i9-9980HK。這兩款處理器都採用了深度優化的14nm工藝製造,均集成了8個CPU核心,支持超線程技術,擁有16個虛擬線程。

英特爾8核心處理器核心照片,清晰可見左側GPU部分和右側八個CPU核心。

其中Core i9-9880H的基礎頻率為2.3GHz,最大睿頻頻率為4.8GHz。相比之下,Core i9-9980HK的基礎頻率比前者要高0.1GHz,從2.4GHz起跳,最大睿頻頻率為5.0GHz—這也讓它成為首個頻率達到5.0GHz的移動處理器。在其他參數方面,兩款處理器都採用了BGA的封裝方式,封裝介面為FCBGA1440,頂蓋的最高溫度耐受值為100℃。

FCBGA1440封裝介面的CPU直接焊接在主板上

圖形晶元方面,兩款處理器都採用了英特爾超核芯顯卡UHD630,基準頻率都是350MHz,但是顯卡動態頻率方面有區別,Core i9-9980HK是1.25GHz,比Core i9-9880H的1.2GHz稍高一點(實際上搭配這款處理器的產品絕大部分都會使用獨立顯卡,因此這一點頻率差異的影響意義並不大)。內存方面都支持雙通道DDR4-2666或者LPDDR3-2133,最大內存帶寬為41.8GB/s。

Core i9-9980HK是首個可以自由超頻的8核心移動處理器

由於是移動處理器,因此英特爾對它們的功耗都限制得比較嚴格,這兩款處理器的熱設計功耗,也就是TDP最大僅為45W,而且其中的Core i9-9880H還可以被配置為低功耗狀態,也就是TDP可以被鎖定在最高僅為35W。在這個狀態下,處理器的頻率很難長時間在比較高的狀態下運行,相比TDP 45W的產品,性能要弱一些。

除了處理器外,英特爾為第九代酷睿移動平台加入了Wi-Fi 6技術,無線連接速度更快且更穩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Core i9-9980HK在後綴名上帶有「K」,這意味著這款處理器是一款不鎖倍頻的處理器,用戶可以自由地對其進行超頻。考慮到這款產品主要應用在高性能筆記本電腦中,因此其散熱狀態一定要非常出色才能滿足超頻的需求。

英特爾第九代酷睿移動處理器規格表

總的來看,英特爾Core i9處理器的移動版本堪稱本次發布會的最大亮點,這也是英特爾首次將8核心處理器帶到移動端,頻率也躍升到了5GHz大關。接下來可能有一大波高性能筆記本電腦升級到8核心,8核心處理器在移動平台也將逐漸邁向主流。

Core i7和Core i5也有不小的升級

性能最多可提升18%

如果說處於性能頂端的Core i9對於大多數消費者而言顯得有點曲高和寡的話,那麼下面我們將要看到的全新Core i7和Core i5相信會得到更多人的關注,畢竟這兩款處理器才能涵蓋更多用戶。作為第九代處理器的首發產品,Core i7和Core i5家族分別有2款產品上陣,分別是Core i7-9850H、Core i7-9750H、Core i5-9400H和Core i5-9300H。

先來看看Core i7。新發布的兩款產品分別是Core i7-9850H和Core i7-9750H,它們相比第八代產品在技術規格上的變化並不多,比如兩代產品全部採用了6核心12線程的配置,工藝則全都是14nm,TDP功耗仍然是45W最大以及35W可配置的水準,核芯顯卡的型號也都是UHD630。而它們相比前代產品最主要的差異還是來自於頻率。其中Core i7-9850H的基準頻率為2.6GHz,最大睿頻頻率為4.6GHz,相比前代產品的2.6GHz和4.3GHz略有提升。

比較明顯的變化來自於Core i7-9750H和Core i7-8750H,其基準頻率從後者的2.2GHz提升至2.6GHz,最大睿頻頻率從4.1GHz提升至4.3GHz,因此英特爾宣稱Core i7-9750H的CTP(CompositeTheoretical Performance)複合理論性能達到了386967,相比Core i7-8750H提升幅度達到18%。

在全新發布的Core i5上,其情況與Core i7類似,新品相比前代產品的提升主要來自於頻率。兩款處理器的基本規格都是4核心8線程,核心顯卡型號也是UHD630。其中Core i5-9400H的基準頻率和最大睿頻頻率分別為2.5GHz和4.3GHz,相比前代產品只是在睿頻頻率上提升了0.1GHz而已,可以說幾乎沒有什麼變化。Core i5-9300H的情況也類似,基準頻率和最大睿頻頻率都提升了0.1GHz,變化同樣不大。

英特爾給出了大量處理器的CTP數據 ,從數據來看,第九代處理器中提升最大的就是Core i7-9750H,對比對象是Core i7-8750H。

總的來看,此次發布的第九代Core i7和Core i5的移動處理器,由於沒有新的架構和新的工藝加持,英特爾也沒有辦法在它們身上實現更具顛覆性的性能提升,因此只能依靠對頻率的小幅度調整來區分不同型號。對於那些已經購買了具備第八代酷睿移動處理器產品的消費者來說,第九代酷睿移動處理器的升級並不大,甚至在一些型號上幾乎可以忽略。

對需要新購置筆記本電腦消費者來說,買新不買舊的前提是新型號和舊型號規格差不多,價格也差不多,否則在第八代產品規格近似、價格較低的情況下,選擇第八代產品反而更有性價比一些。

第八代還有新品?

兩款超低功耗產品入列

第九代酷睿處理器目前只發布了六款新品,其中暫時還沒看到超低功耗的U系列和Core i3產品的身影。不過,超低功耗新品卻並沒有缺席,因為英特爾隨後又發布了2款支持vPro功能的超低功耗版本,而它們是屬於第八代酷睿移動處理器,型號分別是Core i7-8665U和Core i5-8365U,都採用4核心8線程設計,集成的核芯顯卡型號都是UHD620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Core i7-8665U擁有8MB L3緩存,Core i5-8365U則只有6MB,略少一些,但是從實際性能表現上來看,影響不算太大。

由於是超低功耗處理器產品,因此他們的TDP功耗都只有15W,還可以進一步配置為10W。頻率方面,Core i7-8665U的基本和最大睿頻頻率為1.9GHz和4.8GHz,在低功耗配置下頻率可降低至800MHz。Core i5-8365U的基本和最大睿頻頻率為1.6GHz和4.1GHz,在低功耗配置下頻率也可以降低至800MHz。

相比之前發布的Core i7-8565U和Core i5-8265U,新的處理器依舊是頻率上的小幅度提升,本質沒有任何變化。不過令人驚訝的是英特爾也沒有將其歸入第九代產品中,依舊留在第八代產品的序列中,不知道是不是隨後還有更強的產品等待發布所致。

英特爾新發布的支持vPro功能的超低功耗版本第八代酷睿移動處理器,加入了vPro和Wi-Fi 6技術的支持。

總的來看,由於在工藝研發方面的不斷延期,導致英特爾目前在移動處理器的發展上也不夠順利。第九代移動處理器除了8核心這一個亮點之外,面向主流市場的Core i7和Core i5兩大家族都只是「蜻蜓點水」般地進行了升級。頻率的小幅度提升就被拿來當作新品銷售,如此的升級顯然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不僅如此,目前還有消息指出英特爾的10nm工藝產能還存在一些問題,桌面處理器甚至要到2021年才可能大面積使用10nm工藝製造,這也使得14nm工藝又要被迫繼續延長壽命。商場如戰場,面對AMD的虎視眈眈,英特爾是時候發力給出一些新變化和新創意了,一直依靠現有的產品線的頻率調整,可不是什麼好主意。

英特爾14nm工藝嚴重延期,導致新品推進速度緩慢。

英偉達:移動顯卡進入RTX光線追蹤時代

相比英特爾受困於工藝,英偉達在GPU方面可謂順風順水。2019年,英偉達除了繼續推廣自家旗下產品和相關技術外,在移動市場上持續發力,先後推出了移動版本的RTX顯卡和移動的GTX 16系列顯卡,給移動遊戲、移動GPU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本刊之前已經登載過RTX移動版顯卡的性能評測,因此本文只就性能和規格進行介紹。

性能大提升

移動版本RTX顯卡上陣

英偉達在2019年開年第一個發布會上就帶來了全新的移動版RTX顯卡。首次發布的移動版GeForce RTX顯卡有三款,分別是RTX 2080、RTX 2070和RTX 2060。

從相關產品的規格來看,本次英偉達發布的RTX移動版本顯卡幾乎全部都是面向高性能遊戲筆記本電腦的產品。其主要原因就是由於新的圖靈架構額外加入了支持光線追蹤和AI計算的單元,GPU架構更為龐大,晶體管數量暴增,再加上工藝依舊停留在16nm級別(採用的台積電專門為英偉達優化的12nm FFN,實際上依舊屬於16nm級別工藝),因此整體核心的功耗和體積都不容小覷。

RTX 2080移動版本和Max-Q版本的發布,讓筆記本電腦用戶也能體驗到全新的技術。

RTX 2080 MXM卡外觀

比如移動版中定位最低的RTX 2060,GPU功耗大約是在80W~90W左右,如此高的功耗很難在小體積的散熱設備下使用,因此筆記本電腦的尺寸必須更大且更重。當然,英偉達也有自家的Max-Q技術能夠動態調整頻率和功耗,但無論如何,降低功耗後的產品整體性能也會隨之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英偉達只為RTX 2080和RTX 2070兩款移動顯卡配置了Max-Q技術,RTX 2060不支持Max-Q。總之,在工藝沒有得到徹底更新之前,性能和功耗是一體兩面,一個提升了另一個就得降低,這一點是物理規律所致,無可避免。

由於RTX移動版本顯卡發布時間較早,因此市場上能看到大量的產品銷售。不過價格普遍較為昂貴。為了進一步在中低端產品上普及圖靈架構,英偉達在近期又推出了移動版本GTX 16系列顯卡。

所有推出RTX移動顯卡筆記本電腦的廠商名單

圖靈走進中低端

GTX 16系列移動系列顯卡發布

圖靈架構在RTX顯卡上的表現有目共睹,不過加入了光線追蹤和AI計算模塊後,GPU規模大、價格高。鑒於此,英偉達又推出了沒有加入光線追蹤和AI計算模塊的GPU,命名為GTX 16系列,桌面版本已經發布了GTX 1660 Ti、GTX 1660和GTX 1650三款,市場反響還是令人滿意的。

桌面產品發布之後,移動版本自然要跟上。終於在4月底,英偉達召開發布會,推出了移動版本的GTX 16系列顯卡,目前一共有兩款,分別是移動版GTX 1660 Ti和移動版GTX 1650。

GTX 1660Ti帶來了新的架構和技術支持

先來看GTX 1660 Ti。這款GPU的核心代號為N18E-G0,採用的是TU116的核心。在規格上,GTX 1660 Ti擁有1536個流處理器,192bit顯存位寬,搭配12Gbps、6GB的GDDR6顯存,擁有288GB/s的顯存帶寬。頻率方面,GTX 1660 Ti支持Max-Q,基準頻率為1140MHz~1455MHz,加速頻率為1335~1590MHz,功耗大約為60W~80W,根據廠商需求而定,當然頻率和功耗是聯動的,也會隨之降低或者提升。

英偉達官方對比GTX 1660Ti和GTX 1060筆記本電腦的性能

接下來則是圖靈架構目前最低端的GPU也就是TU117,移動版產品名為GTX 1650,核心代號為N18P-G0。其流處理器數量為1024個,比GTX 1660 Ti少了大約三分之一,定位於中低端或者入門級遊戲市場。頻率方面,GTX 1650支持Max-Q技術,基準頻率為1020~1395MHz,加速頻率為1245~1560MHz,功耗可配置為35W~50W,依舊是根據產品形態和需求而定。顯存方面GTX 1650顯存位寬僅為128bit,支持8Gbps、4GB的GDDR5顯存,顯存帶寬為128GB/s。

從性能角度來看,目前英偉達發布的GTX 16系列兩款顯卡整體性能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比如GTX 1660Ti在最大的功耗配比下甚至可以接近和RTX 2060的性能差距,大約在10%~15%左右,考慮其性能和定位,性價比極為優異突出。相對應的,GTX 1650也能夠完勝上代GTX 1050 Ti,超過幅度達30%,已經比較接近GTX 1060這類定位中端的移動GPU。

相對於比較老舊的GTX 960M,新的GTX 1660Ti性能是之前產品的4倍有餘。

和960M相比,GTX1660Ti運行絕大部分主流FPS遊戲都能達到100幀以上。

因此,GTX 16系列登場之後,在移動市場上,英偉達基本上利用圖靈架構徹底替換了上代帕斯卡架構的產品,新的產品之間的替代序列一一對應,同時進步明顯。以買新不買舊的觀點來看,值得推薦。

總的來看,英偉達在移動GPU上的發力,使得移動GPU進入了一個新時代,無論是光線追蹤和AI計算的加入,都使得用戶可以享受到更多新技術和更好的娛樂體驗。目前整個圖靈架構的產品只有五款,接下來英偉達可能還將發布更多的圖靈架構的GPU和型號,本刊也會持續跟蹤並為大家帶來更多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型計算機 的精彩文章:

OPPO K全系標配UFS 2.1快閃記憶體;AMD時隔4年重返財富500強…

TAG:微型計算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