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史宴:上海的輝煌歷史遠比想像的要長,宋元時代就開始了

文史宴:上海的輝煌歷史遠比想像的要長,宋元時代就開始了

文/西法麥田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長江三角洲的形成也不是區區幾千年來才形成的。相對於黃河這條比較新的河流,長江這條歷史久遠的大江,在歷史時期曾經不止一次的形成屬於它的三角洲了。

潮起潮落,海平面的屢次變化,從冰川期的海退到間冰期的海侵,古三角洲也從鎮江一路延伸到東海海平面以下80米左右(那時海退,大陸海平面在現在海平面以下80米左右)。

上海的前世:長江里的泥沙

1

距今8000年前的全新世早期,長江完成了它的最後一次改道,經由浩浩蕩蕩的江水塑造的新三角洲也在此次改道中形成。

一般來說沖刷沉積的攜帶能力不超過200公里,即是在山間特殊地形下強烈沖刷沉積作用下也不超過500公里,長江三角洲的形成與其沉積物和徑流量有著密切關係。

長江的第一個沉積區是四川盆地,岷江、沱江、嘉陵江的沉積物大部分沉積在此;長江的第二個沉積區是江漢平原和洞庭湖,江漢平原承接者漢水得到沉積,歷史上著名的雲夢澤消失與漢水的沉積物密切相關,洞庭湖承接著澧水、阮江、湘江的沉積物,現在也從八百里洞庭湖碎成三塊了;長江的第三個沉積區是鄱陽湖,承接著贛江的沉積物,鄱陽湖作為一個地質構造湖一直叢北向南不斷移動;自此以下,從皖南山地到江淮丘陵再到寧鎮丘陵,一直是長江入海口的最後一個沉積區的沉積物主要來源區。(直觀感覺上是清水沖刷厲害一點,實際上隨著理論的發展,發現高密度泥沙濁水沖刷能力也極其強大,比如最近幾次黃河排沙改變了以往沖刷河南、淤積山東的模式)

長江流域

中國的菁華之地

與其他典型三角洲不同的是,長江徑流與潮汐對於三角洲的塑造的地貌作用更大。河流流動過程中,各種離子發生反應,形成膠體,夾雜各種碎石沙粒泥土,因膠體具有穩定性,沿途並不會沉降,一直流入出海口附近,海水裡的正負離子會破壞膠體,泥沙碎屑也就在入海口沉積下來。

河流入海口的沉積能力與泥沙含量、徑流流量有著極強關係,泥沙多了或少了,形成不了穩固的膠體;徑流多了,破壞膠體形成,下流沖刷能力增強,入海口地區泥沙難以沉積,形成不了三角洲地貌。

潮汐對於長江三角洲的塑造主要在河口沙洲、水下沙壩和各種泥坪,強烈的海潮作用下,長江沉積物從入海口一直向南延伸,甚至遠達東海深處。主河道周圍受潮汐影響形成各色沙壩,沉積物增多後露出水面,形成沙洲,連續沙洲再受沉積作用形成沙島,沙島面積增大擠壓孤立水汊,與大陸練成一體,如此不斷循環,在古三角洲基礎上向海洋延伸陸地面積。

從前的長江入海口大約在今天鎮江與揚州之間,寬闊的河口長達幾十里,長江兩岸形同孤島,潮汐作用可深達今日九江一帶,到了南朝時期北方索虜以島夷稱呼南朝政權,與此不無關係,而近日江面只有區區一二公里,遠不及當日江面幾十里之盛況。

隨著6000年前大海侵的結束,新的長江三角洲亦開始成陸,太湖流域的平原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以常州、無錫為主的海積平原,以蘇州、嘉興為主的湖積平原,以上海為主的高沙平原,反應著不同類型作用下太湖流域形成的沉積平原。

如果我們觀察秦漢地圖,很明顯能夠發現當時三角洲不夠尖銳,與今日三角形不大一樣,是一個比較圓弧的外形,說明著此時長江沉積成陸作用還不大明顯,沉積物還在水下緩慢沉積。

真正大規模沉積成陸是最近2000年來發生的事,大大小小的農業開放髮結束了南方湖泊河塘的壽命,圍湖造田,修建大堤,雲夢澤、洞庭湖等南方湖泊沼澤直接撲街,致使長江沿途兩岸沉積模式轉變為向下游入海口輸水輸沙模式,三角洲形成速率逐步加快,在全新世海退後形成的基礎上大步成陸。

上海地區的成陸主要分成兩塊,一個是北部的沉積,一個是南部的侵蝕。上海北部受科氏力影響,長江不斷向東南方向偏移,致使南岸沉積物順著海岸線不斷向大海延伸,形成今日的寶山、川沙、南匯地區;南部則是潮汐不斷侵襲南岸海岸線,導致沉積物大部分跑到寧波一帶,致使海鹽、金山、漕涇地區不斷接近大海,甚至淹沒沉入大海之中,形成孤島。

4000年前當長江入海口在揚州一帶時,上海海岸線在嘉定、南翔、奉賢一線;兩晉時期入海口移動到江陰附近時,海岸線在婁塘、上海、拓林一線;隋唐時期入海口移動到南通一帶,海岸線在江灣、周浦、金山島一線;宋元時期入海口移動到如皋附近時,海岸線在寶山、月浦、江灣、奉城一線;明清時期隨著入海口移動到崇明一帶時,海岸線在川沙、南匯和金山一線;進入近代後,隨著泥沙不斷沉積,崇明島遲早有一天變成崇明半島,而新的入海口將會生成在橫沙島附近,今日上海滴水湖一線海岸線再次會向海洋延伸。

太湖與春申君:文明的退與進

2

早期太湖流域文明的不斷演化與文化斷層,這在上海西部地區的低矮山頭和沙崗之上有著準確的分布,低矮的山丘和沙崗是多水平原早期居民生存的重要據點,因此相對很容易發生文化遺址積壓現象,也很容易在考古過程中上找到。

從馬家浜文化到崧澤文化,再到廣富林文化再到馬橋文化後到春秋吳文化,上海地區抑或說太湖流域早期文化的最大特點,是其不斷產生髮展,又不斷奇異消亡的歷史,連續出現多個文化斷層,在斷層之後又迅速的從落後狀態發展到先進水平。

文化斷層的罪魁禍首可能就是太湖,從孢粉測定到古土壤分析、古樹埋藏,均指向著洪水泛濫與文明停滯的關係,在太湖地區相繼發現了兩層樹木沉積,既上樹木層和下樹木層。

太湖如海

對江東早期文明影響極大

「三江既入,震澤底定」,從蕪湖到溧陽的一條河流——胥河,長江一條不為人知的特殊入海支流,流入了太湖,而那時長江入海口就在鎮江與揚州,距離蕪湖不足200公里。可以想像,溫熱期的長江流域普降暴雨,大量河水湧入長江河道洶湧的朝大海流去,流到如今南京一帶時,受到寧鎮丘陵的約束和海水頂托作用的影響,大量河水倒灌入古丹陽湖,又通過古丹陽湖的溯源侵蝕河道——胥河,倒灌入太湖,結果太湖流域爆發超級大洪水,迫使人口四散流失,出現文化斷層。

故此,當地的陶器製作、稻作農業、大型工程和家豬飼養、桑蠶養殖、玉文化,始終僅僅停留在高度繁榮的局面,不能突破發展到更高的方國階段,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江漢平原和鄱陽湖平原,南方僅有在成都平原地區發展到了王國階段,從滿天星斗到月明星稀追溯最早的中國。

相傳泰伯南奔,文身斷髮,為江南地區帶來了最初的文明,但這可能是虛構的事實,目的可能是拼接上吳人和周王室的關係,儘管早期吳文化和中原地區的關係確實很緊密。

吳人的最初是來自於南京寧鎮丘陵一代的湖熟文化,與商周文化有極多的相似之處,反而和太湖流域的文化差矣極大,比如炊具,寧鎮丘陵湖熟文化是鬲、甗,陶器風格類似商周,太湖流域是鼎、釜,陶器風格與浙閩一致。

春秋晚期晉楚爭霸,晉國為了開闢第二戰場,派遣楚國叛臣申公巫臣前去吳國助力爭霸,結果吳人為避楚人兵鋒,一步步開始從寧鎮丘陵南下太湖流域東部地區的沿湖低矮丘陵,與南方的越人之間逐漸發生了戰爭。

公元前473年經過多年戰爭,越王勾踐滅吳,勢力北越淮泗,直達琅琊。

公元前313年,楚人東取越國,迫使越人離散,南浮沿海諸島,遂以吳地為江東郡,楚文化、吳文化和越文化開始大規模快速融合。

公元前263年,楚王封黃歇為春申君,公元前249年,為了躲避淮北戰亂,遂改封於江南。黃歇於是在江南地區大修宮殿和基礎設施,上海地區為了紀念他,在黃歇浦、春申江到簡稱之一「申」這些元素中都有所表現。

春申君開發江東

公元前222年,秦人王翦滅楚,取江南,設會稽郡。

公元前202年漢將灌嬰渡江取會稽,越年以劉賈為荊王,管轄會稽、鄣、東陽三郡,再過5年,英佈於九江叛亂,劉賈戰死,遂以劉濞為吳王。

到了漢末三國兩晉,上海地區第一次出現在了歷史舞台,吳郡陸氏一支居住到了今日佘山附近的華亭。陸機發「華亭鶴唳,可聞復乎」的感嘆,張翰於洛陽思「蒓菜、鱸魚」的時鮮之美,表達當時對於華亭鄉下的美好懷念。

勞動力的匱乏導致了對於沼澤平原開發的推遲,同時惡性疾病高發的濕熱氣候使人們避之唯恐不急,早期南下的移民大多喜歡集中在低矮涼爽的丘陵地區和長江沿線,在城市附近構建具有設防工事的村塢。

太湖水系定期泛濫和淤塞的入海河道使上海地區成為水鄉澤國,稀樹叢、高草叢、沙丘和河塘汊港構成了基本環境,只有少數躲避賦稅的三吳土著和亡命之徒敢於深入 。

當時的太湖平原應該和今日印度阿薩姆加濟蘭卡國家公園相差不大,揚子鱷和大型的鼉在沙丘上懶洋洋的曬太陽,身軀龐大的亞洲象在高草叢中穿梭,帶崽的華南野豬和紅毛蘇門犀隱藏在暗處覓食,危險的印度犀和亞洲水牛在河邊啃食青草,一群群的河麂、赤麂、梅花鹿、水鹿混在野牛群中渡過淺灘,恆河猴在沙洲中翻找貝殼,偶爾有一兩隻灰貉或赤狐快速的跑過,草叢深處或許有華南虎和豹貓的身影,紅豺四五成群的跑來跑去,雉類在草叢中聒噪個不停,涉禽成千上萬的不停在淺灘走動往返,天空中盤旋著猛禽和食腐的兀鷲……

對於人類不太適應的區域成為了動物的生存樂園,這樣的動物群落大概最後保存到了隋唐時期,隨著對於犀甲、犀角、象牙和動物肉類的追求,種群密度的退化速度很快趕不上增長速度,長江流域的動物群落在自然和人力雙重作用下走向了衰亡。

錢俶與朱元璋:中古上海的興衰

3

南梁太清年間,荒郡荒縣數量激增,「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戶之民,空張郡目」,梁武帝為了更好的控制上海地區的沼澤平原,在今天金山附近設立了前京和胥浦兩個縣,不過虛有其名,一般不算作上海地區設縣的開始。

唐天寶十年,吳郡太守趙居貞上奏割崑山、嘉興、海鹽三縣置華亭縣,為上海地區首次正式設縣的開始。

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再一次大規模的南下移民活動發生了,由於之前相對較為容易開發的丘陵地區和長江沿線為他人佔據,開發的大潮便轉向了遼闊的沼澤平原地帶,上海地區因此逐漸發展起來。

979年吳越錢氏和漳泉陳氏共同納土歸附,為此後一千年內的絕對優勢打下了基礎,最大可能的保留了當地的人口結構和精英分子。短短不到一代人的時間,一代權臣寇準便發出了南人不可為相的感嘆,科舉制下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南人壓倒性勝利的趨勢,司馬光和歐陽修的爭論也是明清兩代煩惱的先聲。

錢俶獻土,對江南功莫大焉

宋代的華亭地區人口急劇增長,從唐末不足10萬迅速膨脹到120萬餘萬,成為當時東南一大巨縣,蒙古人征服之後稱讚道「混一區夏,四海會同,籍郡縣戶口,華亭最繁庶」。

元代征服宋人之後,急速從華亭縣到華亭府再到松江府的轉變設置,可以想見當時上海地區的繁榮和重要。

1277年,剛剛征服江南地區的蒙古人以華亭縣升為華亭府,次年改名松江府,轄華亭縣,為上海地區從蘇州和嘉興獨立,獨自成為地區行政區劃的開始。1290年蒙古人從華亭縣東北部分鄉分治,新設上海縣,為今日上海市區的開始。

上海得名於上海浦,亦有下海浦,大約在今天虹口區海門路附近的下海廟附近,大約南宋末年為了管理商業貿易才在上海浦這裡設立了有軍事和民政功能的上海鎮。

「連亘嘉定迤東沿海之地,號為岡身,田土高仰,物產瘠薄,不宜五穀」,上海地區的高沙平原並不適合種植農業,但能夠成為與蘇州並列的經濟發達地區,就不能不提到一種經濟作物——棉花。

相傳宋末松江地區,一個童養媳黃道婆由於受不了棉花製作技術的落後和家裡婆婆的惡語,一氣之下竟然跑到了今天海南島地區,融入了當地少數民族的社會群落之中。生活了幾十年後,思念家鄉的黃道婆隨商船回到了松江老家,於是海南地區高超的棉紡織技術傳入了江南地區,到了元末時期已經很是著名,明朝正德年間更是被列為貢品。

明清時期松江布大約一年生產4000萬匹到5000萬匹,貿易額800萬到900萬兩銀子,遍布全國各地的市場地區,甚至流通到西歐地區被稱為「南京布」,因此松江布的流通與發展已經可以看做中國全國性市場興衰的標誌性商品。

洪武殘破東南,永樂徵收賦稅,導致江南蘇松逃亡泰半,三吳賦稅甲於天下,實為歷史之罕見,因此才有各種兼并、投獻,不了解江南從1350年到1500年的經濟衰落,就無法認真討論從1500年到1650年的江南士紳行為。

江南人支持張士誠

朱元璋對此的報復極其殘酷

面對著南方世界的諸多族群與他們迥異的文化習俗以及財富,燕京城裡的朱家大汗從心裡始終充滿著不安全感。江南地區實在太過於富裕了,過多的城市與過多的人口,西方洋人帶來的現代化因素,使得朝廷對這裡始終不大放心,要麼對其強有力的控制,要麼乾脆不要開放。

現代化在江南地區的確帶有一種原罪,抑或說他的不合理存在即是一種原罪,從明清江南士紳、民國江浙財閥到倭寇海盜、買辦白手套。

經明初的打壓政策,城市蕭條,商業退化,文教不昌,元末戰爭沒有破壞的在和平時期破壞了,直到明英宗天順時期稍有恢復,正德時期王朝對於社會控制能力下降,江南地區的經濟才正式步入大發展階段,松江標布又能在全國市場流通出現了。

經濟的繁榮帶來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松江府迎來了它的第一次人才爆發期,首先是大名鼎鼎的一代權臣徐階徐閣老,在嘉靖時期鬥倒了權勢熏天的嚴嵩父子,退休在老家後又與明朝酷吏海瑞為清查土地而鬥爭;接著是大書法家董其昌,因為早年書法差而在科舉中被當地官員看不起,憤而揮筆練就了董體,為清代皇帝所重;接著是徐光啟,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科學家和農學家,明末西學黨的代表性人物,也是中國天主教早期的著名的聖徒之一;明末時期松江陳子龍、夏完彝、徐孚遠、周立勛等以同鄉關係,共同組建幾社,為上海文化史上一大盛會。

徐光啟加入天主教,相當新潮

自張居正改革以來,江南經濟處於下滑階段,外帶日本與西班牙白銀的輸入減少,中國第一次面臨城市破產的情況,無力支撐起江南這個經濟體的發展。連年的瘟疫、大旱、洪水、蝗災、海潮、風災、雹災持續不斷,各種自然災害加劇了社會秩序的失衡,城市與依賴城市的農村地區大量失業人口與遊民不斷抗爭,從1640年起江南地區的饑荒進入了井噴式爆髮狀態,時人稱「此真有生以來未有之變也」,饑荒之下各種社會性事件呈現出燎原之勢,人相食也時有發生。

1644年清兵入關,江南地區是城區清兵與義兵交戰,城外鄉下是奴婢與富戶鬥爭,社會秩序的失范與崩潰一直持續到了順治末期時期。

清初改南直隸為江南省,又於康熙六年分為江蘇、安徽兩省,江南八府所有屬縣全部分縣,康熙二十一年起將蘇州府、松江府與太倉州劃在一個單位——蘇松道。雍正八年,蘇松道駐地由太倉移至松江府上海縣,上海道台名稱由此而來。1816年的松江府大約有250萬人口,上海縣53萬,城區12萬人,為江南一大都會之一。

太平天國與租界:近代崛起的兩面

4

如果說近代以來江南衰弱的起點的話,那就是1820年的道光蕭條為分界線的,其實也不能說是衰敗,蘇州城裡聚著天下之財富於闔門,兩淮大腹便便的鹽商在揚州沒心沒肺的玩著,以一縣敵一內省之賦稅也不算稀奇古怪的事,誰也看不出有什麼衰敗的跡象。

氣候的變化導致了農業的減產,但江南地區自南宋末期已經不靠農業養活自己了,曾經的蘇湖熟天下足早已變成了湖廣熟天下足,從湖廣、江西進口的大米和從東北進口的大豆,構成了江南百姓口中的食物和蛋白質來源。

經濟結構的江南地區長期以來是專業化的經營區域,高沙平原和沿江平原上種植著棉花,海積平原和乾田化的湖積平原上輪作者稻麥雙季制,太湖西邊和南部的低山丘陵發展著桑蠶業,西部的高山丘陵地區是一片片高產的茶葉區, 在城鎮中是各種各樣的手工工廠,生產著棉布、絲綢、茶葉等高附加值的產品。作為在巔峰時期的江南,政治中心的南京有85萬人口,鹽業中心和運河中心的揚州有50萬人,手工業中心的蘇州和杭州各有50萬人,此外還有大量的中小型城鎮遍布在運河交織的交通要點。

1840年的戰爭看起來是像東南官僚對於滿洲皇帝的欺騙,勝利從一個地方走下了一個地方,直到鎮江之戰精銳的八旗滿洲士兵的陣亡為止,南京或者大運河的丟失都是帝國的不可承受之痛,大清朝被打得只好開放。

五口通商的口岸有四個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廢掉,比如各種阻止進城運動,導致只有在上海縣城附近灘涂里的口岸發展了起來,然後迅速改變了從江南到廣州的傳統商路,導致了兩江、兩廣、兩湖沿線上百萬人的生計困難。

五口通商只有上海通到位了

太平天國戰爭看起來更像是一場意外中的意外,一次廣西的客家人宗教叛亂,碰上了兩廣百萬土客大械鬥中的失敗者,流竄北上途中又遇到了沿途失業的上百萬精壯,於是從廣西打到了湖南,又從湖南一口氣打到了南京城下。

太平天國是一次對於中國巨大的轉折,從兩廣到江浙,積累的人口和長期發育的城鎮體系俱造浩劫,乃至衝擊波動到中原、川蜀、雲貴、陝甘、回疆等地區,造成全國範圍內的動蕩和混亂,總之從上海為起點的這一場波動以江南或者說全國的戰亂犧牲促成了這座超級大都市的誕生。

戰爭之中,江南地區遭受了極其嚴重的打擊,江蘇人口從1852年的4449萬下降到1874年的1982萬,浙江人口從1852年的3039萬下降到1866年的1961萬,安徽人口從1852年的3765萬下降到1909年1983萬,其中江寧損失了70%,鎮江損失75%,常州損失65%,蘇州損失64%,杭州損失70%,嘉興損失67%,湖州損失68%,皖南損失61%,廣德損失98%。

經歷了如此巨大的人口損失和經濟損失,曾經的東南大邑南京、揚州、蘇州、杭州,也只能折服在上海這座新城市的羽翼下,過去以小嘉興稱呼上海,如今卻以小上海稱呼嘉興,各地紛紛改換門庭從蘇揚寧杭為尊轉換到以滬為榮。

西洋人保護上的上海地區,最大限度的接受了來自各地逃難的難民,人口損失相對於其它地區也比較小,這為接下來的發展打下來良好的基礎。

洪教主終究沒能攻下上海

秩序如同流水,從高處流向低處,江浙地區利用著近代工業革命的發展,積極吸收引進西方新事物,逐漸形成了以寧波商團為首的江浙財閥。憑藉著幾百年積累下來的寶貴資源,和首借新風氣的時機,江南地區正在完成從江南士紳向城市資本家的轉變過程,當然這種發展首先是在上海地區。

一條鯰魚能夠攪動整個魚群的活力,1843年的上海是江南地區棉花、茶葉、生絲和米糧貿易的中心,城市人口有12萬,是當時中國第20大城市。

很難說若沒有租界,1853年或1860年的上海會不會淪陷於小刀會和太平天國,然後在相互的拉鋸之中淪為一片蓬蒿,蘇州和南京的數據已經很難看了。1855年外國人僅有500人,1905年有1.5萬,1936年有6萬人,在上海龐大的人口汪洋之中,他們僅是一葉孤舟,卻發揮了更大的作用,因為帶來了現代化。

從現代性上講,現代中國從上海起源,從西洋來的事物在這裡與中國文化相互融合,然後順著長江一線向內陸的中國傳播。從電燈、電報、電話、電影到電視機,從報紙、廣播、現代書店、自來水到汽車,從傳教士、醫生、教師、學人到新商人……

作為動蕩時期唯一一塊安全和現代的孤島,大量人物在這裡接受現代化的洗禮,學著抽煙、看電影、收發電報,吃雪糕、西餐,接受現代的法律、教育和醫療服務,在上海誕生一堆的中國第一,從社會生活上引領全國。

從思想上說,上海因為有租界的庇護,是一座具有進步主義自由色彩的城市,是自由報紙自由言論的地方,是司法獨立無罪辯護的地方。

因為大清朝管不到,上海反而成了一座本地精英主導的城市。從歷史上講,這裡是近代中國歷史的開始,是同盟會和光復會的革命場所,是各種進步思想的引進、本土化的地方,是社會主義、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自由發展的地方。近代歷史從這裡起步,上海具有其他城市所沒有的優勢,一頭扎進租界就意味著就進入了安全區,接受洋人的保護,一頭轉出租界就是施展拳腳的地方,將社會思想付諸於實踐。

從經濟上說,上海是遠東第一大城市,自太平天國之後大量富商地主湧入,置辦產業發展經濟,又兼具社會自由,較少權力對於經濟的干擾,很快超越了傳統的城市區位發展條件,從一無所有的灘涂發展成為增長迅速的現代都市。

1927年建市之後,上海人口迅速超越東京,被香港人稱作東方巴黎,被西洋人稱為東方第一大城市,被蔣志清稱為中外觀瞻之所系,與紐約、倫敦和巴黎合稱世界四大城市。

儘管上海的問題在於真正代表近代上海的其實是洋人聚居的租界,地理意義上的上海和文化意義上的上海並不重合,租界是保護區,離開了租界也就離開了保護,但這個紮根於大陸上的據點始終與內地保持著緊密的聯繫,是近代中國最為重要的地緣象徵、政治和經濟中心。

新時代後的上海定位有些落寞,政治之都回歸了北京,自由之城變成了深圳,對面就是香港,工業中心在蘇州,製造業中心變成了東莞,曾經的廣東商團、無錫商團和寧波商團在長期的靜水深流之後歸於屏跡,大江大河早已結束,或者說上海已經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當然最後一次餘波是在改開以後了。

上海最有特色的地方還是外灘

現在去上海參觀參觀西洋人遺留下的洋房子,黃浦江兩岸的現代建築風光,新時代城市的地標性建築,街道上四處走動的人流,還是挺不錯的,搞不好,還能在鄉下遇到「儂曉的,唔伲桑海寧」而不是「阿拉上海寧」的土話,致敬當年在洞涇當過三和大神的歲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宴 的精彩文章:

文史宴:曹操有沒有組織盜墓和設置七十二疑冢
文史宴:來自星星的城市,是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最好註腳

TAG:文史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