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李紹浩老師談古錢幣(一):如何區分生坑,熟坑,傳世

李紹浩老師談古錢幣(一):如何區分生坑,熟坑,傳世

專家為您掌眼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域鑒古錢幣鑒定師李紹浩老師,李老師收藏經營中國古錢幣二十多年,是資深的錢幣玩家。

李邵浩

從事古錢幣、銅鏡等收藏近30年,長期在收藏一線市場打拚,擁有自己的實體古玩店。國內專業錢幣網站資深版主,鑒定委員會成員。國家職業藝術品鑒定師,山東收藏家協會錢幣部副部長,對古錢幣鑒定有著精準的眼光及準確的價值判斷。

古幣的鑒定方法有多種,現單就古錢幣的坑口及包漿來談一談,以供廣大藏友交流和學習。

坑口包漿所謂坑口包漿是指古錢幣的外在狀態,表面狀態,中國古錢的坑口指的是錢幣的出土區位,相同的錢幣出土區域不同,其受到自然氧化鏽蝕的程度也有所不同,銹色、包漿會有很大的區別。這些看似表面的區別,卻給古錢鑒定帶來不小的阻礙。

古錢幣的坑口包漿可概括為三大類:

第一種生坑

這二種傳世

第三種熟坑

生坑

生坑是指出土品,大部分為地下發掘出來的,有的在地下埋藏了上百年,也有的千年以上,錢幣上長滿綠銹,銅是一種化學成份較為穩定的金屬,在常溫常濕下不易生鏽,只能生成一種薄薄的氧化層,在泥土中要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才能生成氧化銅,鹼式碳酸銅等不同的銹色。生坑錢幣保持了原有的生辣狀態,一種新鮮的感覺

第二種叫傳世,傳世是指這個錢幣被製作出以後沒有入土,一直在流通領域流通,大家一輩一輩遞傳下來的,一般明清古錢比較多

熟坑

熟坑,是指出土時間較長的錢幣,經過人們長期流傳,錢體表面自然生成了一層呈褐色、黑色或深褐色等色澤的保護層。它還是出土的錢幣,只不過是經過長期把玩或流通而將生坑錢幣變為厚重包漿的熟坑錢幣。熟坑錢也可以屬於傳世錢,但為了更具體,我們一般還是不以傳世錢稱呼它們,畢竟它們並非自始至終是傳世下來的,而是經歷了出土再傳世的一個過程。

對於錢幣具體坑口的研究,不但是錢幣收藏研究中很有趣味的一個方面,還能在購買到生坑錢幣的時候鑒別出出土地點,出土地點綜合錢幣的歷史背景還能對錢幣學研究起到很大的協助作用。整體來說,對於錢幣坑口的研究是錢幣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這一部分和常理一樣:越是細緻的研究,所要投入的時間和實物考證就越多。

後期:朱高辰

編輯:楊濤

主編:龔勇

域鑒APP

快樂收藏·輕鬆入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U鑒 的精彩文章:

寫出你的古玩文玩故事,這裡有100萬讀者等著您!
「漢八刀」就是指雕刻只用八刀?錯!

TAG:YU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