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這4種情況下,寶寶很容易發生吐奶,媽媽最好早知道

這4種情況下,寶寶很容易發生吐奶,媽媽最好早知道

新生寶寶身體機能發育不完善,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吐奶就是很常見的一種癥狀。不過這種現象是正常的,主要因為寶寶的胃部呈水平狀,胃容量又小,吃奶過程中胃部很容易吸入外界空氣,導致奶水倒流,從而引發吐奶。雖說吐奶是正常現象,但寶寶本身吃的就少,長期下來,也會影響他的正常發育。這就需要平時媽媽在餵養寶寶時多用點心,這樣才能減緩吐奶情況。一般在這4種情況下,寶寶是很容易發生吐奶的,媽媽心裡要有數。

奶瓶不合適

奶瓶作為寶寶常用的餐具之一,如果選不好,不僅會讓他抗拒奶瓶,還會導致他出現吐奶情況。寶寶在使用奶瓶喝奶時,很容易因為吃的過快而吃進去空氣,從而引發脹氣,導致嗆奶或是吐奶問題。所以,首先寶寶的奶瓶一定要具有防脹氣功能,最好是雙排氣孔設計,讓瓶內外氣壓平衡速度加快,寶寶吮吸時產生的氣泡能沿著瓶壁曲線快速上升,有效防止奶水和空氣混合,讓寶寶喝奶更順利。其次,奶嘴的設計上也要仿乳房設計,弧度要自然,接近乳頭實感,這樣更能貼合寶寶嘴巴吮吸,從而讓他順利完成口腔內的蠕動狀運動,寶寶也能更快接受奶瓶餵養。另外,奶瓶的材質也要防爆耐冷熱衝擊,這樣才不會對他安全造成威脅。

媽媽平躺餵奶

媽媽彎著腰給寶寶餵奶,長期下來,是很容易引起寶寶腰背酸痛。所以,有的媽媽為了輕鬆省事,就選擇平躺著給寶寶餵奶,這種做法很不科學。寶寶的胃部結構比較特殊,媽媽平躺餵奶,很容易造成奶水滯留胃中,從而出現吐奶情況。而且,躺著餵奶,寶寶會自然的將下顎前伸喝奶,這樣下去,牙齒會偏離正常軌道。正確的餵奶姿勢應該是,讓寶寶的身體傾斜45度左右,這樣胃裡的奶就很自然的流入小腸,從而降低寶寶吐奶的幾率。

剛喂完就逗寶寶

生活中,不少媽媽喂完寶寶之後,就把他平放在床上,看到寶寶安靜可愛的模樣,總忍不住想去逗逗他,晃晃他的身子。寶寶胃部容量小,剛吃完奶就讓寶寶笑,就會導致外界空氣進入胃中,從而引發吐奶。而且,晃動寶寶的身體,會讓他出現嘔吐的情況。建議媽媽喂完寶寶之後,把寶寶豎抱起來,讓他靠在肩膀上,輕輕拍打寶寶的後背,直至打嗝為止。

哭鬧時強行餵養

哭鬧對於寶寶來說是家常便飯,但有的媽媽經常會在寶寶哭鬧時,用餵奶的方式來安撫他的情緒,這樣做對寶寶的健康沒有一點好處。寶寶哭鬧時,媽媽應該判斷寶寶是不是真的餓了,不然就會造成過度餵養的情況。如果真的是飢餓引起的哭鬧,媽媽也不能立刻給他餵奶,這個時候寶寶的吮吸力度和頻率會非常快,喝奶的時候會讓胃部進入大量空氣,容易引發吐奶。媽媽最好是先對寶寶進行安撫,等情緒安定下來再給他餵奶。

雖然寶寶吐奶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長期下去,也是很容易造成他體內營養不足的情況。所以,想要減緩寶寶吐奶,讓他更好的成長,媽媽在餵養時一定要注意這4件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蘑菇老師 的精彩文章:

寶寶一歲前每天睡多久正常?越接近這個數,寶寶發育越好
水果這麼吃,既讓寶寶厭奶又沒有營養,家長可別犯這種錯

TAG:蘑菇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