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古人用了一千年的技術,

換來世界對青花瓷的痴心追隨;

方文山用一首《青花瓷》,

讓大部分人看到了它的唯美婉約。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中國之魂在紅,

中華之韻在藍。

藍白相間的青花瓷,

彷彿是藍天白雲的一個縮影,

小小的瓷器,

也體現著天人合一。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有的人家裡,

還有些青花模樣的器具,

或當裝飾,或作日用。

當拿起茶碗,

颳去茶沫時,

會想起些什麼呢?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青花瓷

起於唐宋、成於元代、盛於明清。

據傳:青花瓷的原料

是一個匠人的妻子用命找來的,

他妻子的名字叫——廖青花

元有工匠擅刻畫,

有妻名為廖青花。

匠欲畫瓷無適材,

青花聞之尋料去。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出門兩月無音信,

工匠空急白霜鬢。

三日三夜無歇奔,

尋得遺屍徒余恨。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娘子閉目永凋零,

懷中石料匠人驚。

含情凝涕葬青花,

不成瓷器不離家。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千錘百鍊得藍墨,

思念萬千輕筆落。

瓷出爐為驚世作,

藍白交融天青闊。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娘子之名唇齒落,

取名青花瓷喚作。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如果這個故事是真的,

那就能很好解釋青花瓷的優雅細膩。

筆觸輕過,

勾勒出的是花蟲鳥獸,

蘊含的卻是心底思念。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不經意間,

就聯想到周杰倫的歌詞: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豁出性命也要保護材料的廖青花,

合眼之前想的是什麼呢?

知道他會尋來嗎?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閉門造瓷的工匠,

在用素胚勾勒出青花模樣時,

筆鋒由濃轉淡之間,

是否又會習慣性地叫娘子添茶,

發覺無人應答後苦苦一笑。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走過千山萬水只想再見你一面,

為了你千千萬萬遍。

哪怕此生無緣再續,

也願化作青花瓷伴你左右,

陪你一生。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或許正是因為這句歌詞,

天青色被世人所周知。

但它的出處,

其實是宋徽宗

宋徽宗做了一個雨過天晴的夢,

對雨後天空清澈純凈的顏色非常喜歡。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於是對瓷器匠人們下旨:

雨過天晴雲破處,

這般顏色做將來。

最後夢幻的模樣,

被汝州的工匠還原,

也就是後來珍貴的汝瓷。

天青色跟青花瓷,

開始並無瓜葛。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傳說瓷器出窯之時,

必須是煙雨天。

早一刻則毀,晚一刻則誤。

如此方能得到天青色。

美得不可方物的顏色,

是從大自然那裡汲取的染料。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而陰差陽錯的,

天青色被賦予到了青花瓷上,

或許是情懷吧。

在高溫中涅槃重生的瓷,

遇到煙雨而有了天青色,

此生無憾。

就像等著夫君來的青花,

一直在苦苦等候的我,

什麼時候才能見到你呢?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元代開始,

青花瓷一改瓷器小巧內斂的模樣,

體型碩大,

紋飾複雜華麗,

氣勢雄渾豪邁。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也難怪馬未都會說:

元青花的出現一統江山,

君臨天下。

確立了青花的霸主地位,

和景德鎮瓷都的地位。

七百年來無法撼動。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在青花瓷出現之前,

中國的瓷器基本都是單色,

青花瓷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藍白相間的顏色,

是大自然的經典,

幾乎沒有人會排斥,

反會由內而外的感到舒適。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到了今天,

依舊有很多物件,

喜愛推出青花瓷款。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青花瓷的美很神奇,

只是青白兩色,

卻讓人覺得絢麗異常;

只是簡潔構圖,

卻有一種華美端莊;

看上去只是隨心作畫,

卻有種空靈的悠長。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周晉的《詠瓷花》形容的最為恰當:

如輕雲宿墨,

似春葓泛幽;甚可誇,

浮梁瓷器白無瑕,

巧借藍色寫青花。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然而,是什麼時候呢?

一切都變了味道。

青花內梵文海石榴紋卧足碗,

5117萬成交。

唐英制青花纏枝蓮紋花觚,

6608萬成交。

青花海水祥雲應龍紋梅瓶,

9775萬成交。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

2.3億成交。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代表文化的瓷器,

不再是用具。

身份、地位、財富,

通通被附加到了它的身上。

原本只是日用的物件,

被人們瘋狂的抬高價格,

成為了標誌。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作為見證文明沉浮的文物,

它的價值是無限的;

作為拿來觀賞用的器具,

它真的值那些價格嗎?

人們究竟想要的是什麼。

倒回百年,

明清對歐洲瓷器的貿易,

就上億兩白銀,

這樣看來似乎也沒有什麼變化。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有句話最可以描述這種模樣,

人不在,物依舊。

芭蕉簾外雨聲急,

匆匆而過是時間。

青花瓷里容顏舊,

老去的是人自己。

有幾人還記得曾經青花瓷的意義呢?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於大部分人來說,

或許在某天坐在陽台捧杯茶,

看著窗外大雨滂沱;

綠色的茶葉和杯壁上的青花,

相映成趣,

此時最能欣賞青花瓷的秀美,

終究是一物具罷了。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萬丈紅塵三杯酒,

千秋大業一壺茶。

執念少一些,

風景也就更美些,

正如青花瓷一般,

簡單清澈才最好。

>>>誠邀您加入羅志淵讀書頻道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你知道中國紅,卻不懂中國藍!

你點的每個在看,我都很欣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羅志淵 的精彩文章:

羅志淵:理想花園
羅志淵:靈魂的飛翔

TAG:羅志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