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的農民起義大都失敗了,為何就朱元璋能成功?原因主要有4點

古代的農民起義大都失敗了,為何就朱元璋能成功?原因主要有4點

如果用六個字形容中國封建王朝的發展史,那就是"在跌宕中前進",外有強國擾境,內有農民起義,這幾乎是每個朝代發展到中後期都會面臨的狀況,最糟糕的是"外患"會趁著"內憂"趁虛而入,所以對內鎮壓農民起義、解決內憂是統治者御國的重中之重!那麼在當權者的強壓下,歷史上農民起義大都失敗了,為什麼就朱元璋成功了?

1、 歷史造就了朱元璋

朱元璋出生在元朝風雨交際之時,內部支脈打的水深火熱,外部還有南宋虎視眈眈,在這種極其動蕩、戰亂頻發的時代,是造就英雄的絕佳契機,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恰好給搖搖欲墜的元朝致命一擊,如果元朝在鼎盛時期,朱元璋想拿下江山未必有這麼容易,其實是歷史給了他機會。

2、 朱元璋會審時度勢

為什麼說朱元璋會審時度勢?這裡從他最初的從軍經歷可以推斷,朱元璋剛參軍時,因為個人能力優秀,被火速提撥成一軍首領,他順風順水的政治境遇遭到了伯樂郭子興的嫉妒,於是他避開鋒芒,率領著徐達、李善長這些心腹向南發展,他這一讓步,不僅顯得自己心胸寬廣,更讓他的發展範圍不再受限,朱元璋也在這時培養了一批核心骨幹,在當時皇帝翰林兒死後, 他得到了更多人的擁護。

3、 朱元璋做事殺伐果斷

歷史上大多數起義軍會失敗,和後期領導集團的腐化有關,朱元璋成為起義軍的領袖後,制定了很多規矩,他這些規矩約束了屬下也贏得了民心,即使是他的至近親屬犯錯,也是一樣嚴懲不貸,朱元璋剛正不阿的性格贏得了不少民望,後期起義軍的隊伍也是越來越壯大,另外朱元璋辦事也是殺伐果斷,朱元璋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處置了很多威脅到他的功臣,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內部權力混斗。

4、 成長的磨難,磨礪了朱元璋堅毅的意志

朱元璋的父母死於瘟疫,在災亂頻發的年代,他為了讓自己生存下來,選擇去寺廟出家,後來寺廟連基本的溫飽也提供不了了,他就四處遊走,沿街乞討,同樣是為了混一口吃的,他參加了當時叛亂者組織的紅軍,朱元璋前半生經歷了生離死別,也了弱肉強食的生存現實,他長期顛沛流離、沒有安全感的生活,促使他性格發生了很大改變,從脆弱變得堅毅,也從無知變得多疑,成長的磨難,磨礪了他的意志,所以朱元璋能堅持到中年登上皇位。

歷朝歷代爆發的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唯獨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摘得了勝利的碩果,這主要歸功於他對時事的判斷和規劃,可朱元璋狐疑的性格也為日後的危機埋下了火種,固步自封的邊疆政策,讓內陸與邊疆族群失去了聯絡,讓元朝陷入被邊疆族群的威脅,從文明史來看,他也壓抑了中華文明的成長,與世界主流背道而馳的發展策略,又顯現出他眼界的局限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牌小太史 的精彩文章:

他曾是乞丐,後成為唐朝詩人中官位最大的!李白、杜甫都是他哥們
那位寫出《遊子吟》的唐朝著名詩人,為何被質疑是「假孝順」?

TAG:王牌小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