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再見,被「痤瘡」支配的不美麗人生!

再見,被「痤瘡」支配的不美麗人生!

痤瘡,即青春痘,也許有些人覺得這不是什麼大事,但有些多發、常發的患者卻日日為此事發愁,降低了顏值不說,還影響心情、打擊信心,幾顆痘就可能把他們的生活搞得一團糟。這裡就有一位被痤瘡困擾一年多的患者,快來看看她是如何痊癒的吧。

陳某,女,27歲,湖北十堰人。

主訴:臉上長痤瘡反覆一年余,再發一天。

病史:患者思慮較多,平素月經常推遲,且經量偏少。經常熬夜玩電腦,喜歡吃海鮮及水果。2013年開始臉上長青春痘,色紅粒小,有膿點,偶有痛癢,壓力大及疲勞時加重。曾多次以清熱解毒藥及祛風解表葯治療,效果眀顯。6月20日,患者感冒,同時臉上青春痘複發,遂來就診。

現症:滿臉均見痤瘡,痘小而紅,如刺樣,根部散有白色膿點。其人精神疲倦,伴低熱,頭痛,流清涕,但不惡寒,無汗出。平時腰部酸重疼痛,躺下尤為明顯,且睡眠較差,眠淺易醒而多夢。

舌象:舌體瘦,舌質淡白,舌邊有紅點,中後部微黃膩。

脈象:右脈上越,右寸脈亢,雙關脈郁,按之濡。

處方:柴胡10克,黃芩15克,桂枝12克,炙甘草12克,乾薑8克,天花粉10克,生牡蠣20克,桑葉15克,丹參30克,菖蒲10克,生乳香6克,生沒藥6克,白芷10克,香附15克,鬼針草20克,3劑。

再見,被「痤瘡」支配的不美麗人生!

分析:此案病機當為少陽鬱熱,三焦有濕,水熱邪氣上犯。

患者右脈上越提示肺胃氣逆不降;右寸脈亢提示肺經有風熱;左關脈郁、舌邊有紅點,結合患者外感病史提示邪入少陽,少陽鬱熱;右關脈郁而濡、舌質淡白,提示脾虛三焦有水濕邪氣。患者平素愛吃海鮮及水果,傷脾生濕。本次感受外邪,邪氣隨著患者肝鬱脾虛有濕的體質而入侵肝脾兩經,邪氣鬱在少陽經,肝氣受抑則郁而化熱。邪入足太陰脾經,脾失運化則水濕內生,鬱熱及水濕被表邪引動上逆,發於面部而為病。《黃帝內經》有講:「汗出見濕,乃生痤。高梁之變,足生大疔。受如持虛。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郁乃痤。」指出風寒濕熱侵於皮膚之間,導致氣血郁滯於皮膚表層,局部不暢,則會化生熱毒而發為痤瘡。而高梁所變之熱毒,則逆於肉理而多生大疔。患者臉上痤瘡小而紅、如刺樣、根部散有白色膿點的特點,正是風熱濕邪鬱閉氣血的表現。濕氣困郁陽氣,故其人疲倦、低熱;風邪未解,故頭痛、流清涕;素有濕盛,困於腰背,故平時腰酸重疼痛,躺下時明顯是濕氣流聚腰部導致;肝膽郁,膽氣不降,故眠淺易醒且多夢。

廣告

任之堂醫案講習錄作者:董雪峰,張宇

京東

方中以柴胡桂枝幹薑湯為主方。柴胡桂枝幹薑湯由柴胡、黃芩、桂枝、炙甘草、乾薑、天花粉、牡蠣七味藥物組成。該方出自《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其曰:「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是治療外感邪氣傳入少陽兼有腳虛水濕不運的代表方。傷寒名家劉渡舟擴展應用於各種慢性肝炎,見右脅放射性疼痛或者右臂及手指麻木,下午腹脹,脈弦而緩者。臨床上,無論是外感未盡或是慢性肝炎已久,但凡脈象以右關濡弱、左關弦為主要矛盾者,用之確有良效。方中柴胡、黃芩清少陽鬱熱,祛少陽邪氣。桂枝、乾薑溫太陰脾經而化水濕。牡蠣收斂水濕,陳蘇生謂其質重下行,能泄肝經邪氣,與柴胡一升一降,相得益彰。天花粉生津止渴,並能制約桂枝、乾薑溫燥之性。甘草和中,培土治水。加桑葉清肺表之熱;「諸痛癢瘡,皆屬於心」,故加丹參、石菖蒲開心竅通心脈;加白芷穿透排膿;加乳香、沒藥活血化瘀,消腫生新;加香附疏理肝氣;肺與大腸相表裡,與膀胱相別通,加鬼針草清腸道及膀胱之濁,而能泄肺中濁氣。

再見,被「痤瘡」支配的不美麗人生!

二診:6月29日患者複診,訴臉上痤瘡減輕,正慢慢消退。感冒已好,睡眠亦有好轉。右寸脈仍浮而偏亢,雙關脈郁減輕。

處方:連翹15克,金銀花10克,荊芥8克,牛蒡子8克,淡豆豉30克,淡竹葉10克,生甘草6克,薄荷6克(後下),桔梗10克,黃芪30克,知母10克,蒼朮8克,3劑。

分析:脈象提示患者少陽鬱熱及三焦水濕減輕。右寸脈浮亢提示肺表留有風熱之邪。故予銀翹散(連翹、金銀花、荊芥、牛蒡、淡豆豉、淡竹葉、薄荷、甘草、桔梗)清肺衛風熱。加蒼朮除濕。加黃芪、知母者,張錫純謂其有陽升陰應、雲行雨施之妙,能退肺經煩熱,並大補肺氣,使得肺氣行其肅降之令,化肺中煩熱為雨水,以益腎水之源。

7月5日電話隨訪,痤瘡基本已消失,臉上皮膚也變得比前更光滑了。

評註:痤瘡俗稱「青春痘」,常見於年輕患者,一般到30歲以後就較少發作了。為什麼會有這個特點呢?西醫將其原因歸於「內分泌」因素的影響。而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年輕人的生長特點是陽氣整體處於上升外發的過程中,生機旺盛,心肺陽氣充盛,因此能將體內濁邪外發,濁氣發於頭麵皮膚,就會長出痤瘡。過了青春期後,生長的趨勢開始減弱,陽氣整體轉而以斂降為主,因此面部痤瘡也就少發作了。但這並非是好事,因為濁邪不能向上外發,必將會流注他處,內留為患。

痤瘡發於面部,而中醫認為「心者,其華在面」,「肺主皮毛」,因此痤瘡與心肺關係較大。另一方面,「肺與大腸相為表裡」,「心與小腸相為表裡」,因此,面部痤瘡的治療思路不離心肺與腸道。只要抓住了這個要點,痤瘡就不難治療了。

但是,我們在治療痤瘡的時候,心裡要明白,痤瘡是機體排出濁邪的一種行為。因此,治療雖然以泄濁為主,但是也要顧及正氣,用藥不能過於苦寒。尤其對於那些痤瘡下陷,瘡色暗淡,面色不華,寸尺脈不足的患者,治療要兼顧補益正氣。否則,苦寒傷了正氣,機體就失去了排濁的動力,痤瘡雖然一時減輕了,濁氣卻潛伏了下來,這就得不償失了。

頭條號版權申明: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END——

⊙版權聲明:文章選自悅讀中醫,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王帆

⊙運營編號:GYZX000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醫在線 的精彩文章:

拍打這裡,迅速降壓
養肝、益腎、補氣血……一顆桑葚五味葯,現在吃剛剛好

TAG:國醫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