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誰說印度人要上天!別喊2023年將宇航員進太空,連續推遲十年

誰說印度人要上天!別喊2023年將宇航員進太空,連續推遲十年

本世紀以來中國在航天技術領域的突飛猛進,讓西方國家納悶的同時,也激發了印度的進取之心,雄心勃勃的提出了自己的航天發展計劃,打算在航天領域與中國一決高下,如今中國發展空間站的計劃更讓印度著急了,在試圖發射登月器的同時,更試圖先送宇航員入太空,實現載人航天,再登上月球。試圖完成一次彎路超車,搶在中國之前登上月球。

印度的載人航天計劃確實令人讚歎,可惜依然讓人質疑,如果我們回顧一下印度載人航天計劃的話,不得不讓人感嘆一句:誰說印度人要上天!先別喊什麼2023年將宇航員進太空的構想了,到今天計劃已經連續推遲了十年以上。經由印度媒體發布的載人航天計劃,基本上都不切實際,只是一種宣傳,沒有考慮執行情況,實際進度遠沒有想像的快。

1984年,第一個印度宇航員就進入太空了!只不過是搭乘別人的宇宙飛船,那時的印度尚沒有能力打造自已的載人航天項目,直到20年後,也就是2004年,印度才開始研發載人航天技術,2006年11月,當時印度天局批准了載人航天計劃,要求在2014年前送一名宇航員進入太空。2007年,成功發射了一個重為555公斤的返回艙送入軌道,並運行了12天之久。2008年,成立了印度宇航員培訓中心,2009年,印度公開了自已的載人飛船設計方案,為典型的兩艙式飛船,重約3噸,可以支持3人進行7天的獨立飛行,載人返回艙為錐形,有點美國色彩。

如此的發展速度似乎還是很不錯的,可惜在2012年時,被自己給砍了一刀,當時的印度政府拒絕將其列入發展計劃當中,僅僅給了少量經費用於相關技術研發,直到2014年,印度國產的GSLV-MarkⅢ運載火箭才成功首飛,才給載人航天項目帶來了希望,這款火箭具備發射載人宇宙飛船的條件了,其實在首飛時,已經搭載有一個模擬載人返回艙。

2018年7月5日,印度成功進行了「火箭逃逸系統」首次飛行試驗,驗證了在發射台上出現緊急情況時,乘員艙的安全回收技術。這一成就讓許多人認為是印度載人航天工程的重大突破,曾經有人評為:未來不可小瞧!當時的總理莫迪也發表談話,宣稱要在4年內實現載人航天的目標。

印度的載人航天工程一直是緩慢卻堅定的推進著,已經完成了許多工作,但是前景依然是不樂觀的,主要是投資太少,整個項目僅打算只花費十幾億美元,這與實際需求比相差太遠了,目前的計劃還是太過於樂觀,許多實際動作還沒有看到,更不要說印度航天領域還存在一些小問題,比如:可靠性不佳,衛星失蹤等現象還無法避免,可以說,還有許多基本的功課還沒有完成,我們可以不懷疑印度實現載人航天的能力,但是時間進度實在讓人沒有信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田軍事觀察 的精彩文章:

波音盛極而衰,麻煩接二連三!沒交付的C919不經意間連好消息
沒想到!消失八年之後,利比亞空軍重返天空,不成想竟遭當頭重擊

TAG:麥田軍事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