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最最最基礎的中醫理論,入門級!建議大家都看看!

最最最基礎的中醫理論,入門級!建議大家都看看!

中醫基礎理論中,有很多古文典籍的原文引用,而這些原文恰恰是中醫基礎考試的常見考點。許多人對於古文典籍的理解比較迷惑,本帖對相關內容做了一個匯總,對大家的學習不無裨益。

陰陽學說: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體現了陰陽的對立制約。

「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體現了陰陽的互根互用。

「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體現了陰陽轉化。

五行學說:

「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是對五行特性的經典性概括。

藏象學說:

「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說明了五臟六腑共同的生理特點。

五臟及六腑:

「濁氣歸心,淫精於脈」主要說明心有生血的作用。

「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說明了肺主氣和腎納氣的功能。

心者,君主之官;肝者,將軍之官;脾胃者,倉廩之官;肺者,相傅之官;腎者,作強之官;膽者,中正之官;膻中者,臣使之官;小腸者,受盛之官;大腸者,傳導之官;三焦者,決瀆之官;膀胱者,州都之官。

經絡:

「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指的是十二經脈的走向規律。

「陽脈之海」指的是督脈;「陰脈之海」指的是任脈;「十二經脈之海」指的是沖脈。

病因:

五志分屬於五臟,心「在志為喜」,肝「在志為怒」,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

《素問?舉痛論》說:「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防治原則: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指的是陰虛內熱的治法;「益火之源,以消陰翳」指的是陽虛之虛寒證的治法。

「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指的是因時制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教育網 的精彩文章:

105個考試常考、工作常見疾病癥狀一句話診斷匯總!

TAG:醫學教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