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文旅演藝如何適應未來需求?四大創新、突破困境!

文旅演藝如何適應未來需求?四大創新、突破困境!

文旅演藝要適應未來需求,需內容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科技創新。

在剛剛過去的5月19日中國旅遊日,有旅行平台的數據顯示:旅遊演藝成為新的熱門旅行方式——白天逛景區、晚上看演出逐漸成為年輕遊客主流的行程安排——旅遊演藝,以文化為內容,旅遊為形式,用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將文化融入旅遊消費之中,正為當今的文旅產業發展提供著巨大的動能。

只是,在文旅融合大趨勢下,當今的文旅演藝幾乎成為了各大景區的「標配」,也成為了城市打造文旅品牌的「首選」。演藝多了,問題就來了,同質化傾向嚴重、缺乏新意帶來的問題都敲打著各地的旅遊景區和各大城市,創新成為了文旅演藝的發展新路徑。所幸,以文旅融合發展為己任的曲江新區,通過文旅演藝的四大創新正摸索出一條嶄新的文旅發展道路……

文旅演藝如何適應未來需求?四大創新、突破困境!

▲ 《宋城千古情》

內容創新:既有文化特色,還要打動人心

有數據顯示,為了促進文旅融合,當前全國的演藝市場上共有8萬多場演出,這是多還是少?在業內人士看來,數量由質量決定,如果都是高質量的旅遊演出,每台都能得到遊客的認可,面對13億人口的大市場,顯然不多;但如果旅遊演出大同小異、粗製濫造,沒有市場,就會變成要淘汰的「過剩產能」。隨著文旅演藝的興起,觀眾的審美也在提升,除了外在舞美形式的形式,內容和體驗也愈發重要,只有那些深掘當地文化,把經典的場面再現於舞台上,讓觀眾產生共鳴和感動,洋溢著滿滿正能量的演出才會有未來。

西安之外,文旅演藝龍頭企業宋城集團,就在各地的「千古情」中不斷產生內容創新,比如杭州的「千古情」,可以為觀眾帶來梁祝、白蛇許仙的千古絕唱;麗江千古情則將印象點放在茶馬古道上「十去九不回」的悲壯;九寨千古情融入了眾志成城的「五一二」抗震精神……這些都既有不同地區的文化特色,又通過內容創新,具備可與現代觀眾產生共鳴的現代情感。

文旅演藝如何適應未來需求?四大創新、突破困境!

▲《麗江千古情》

西安之內,除了華清池的《長恨歌》聚焦華清池文化特色,又用在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主題與當代觀眾發生共鳴之外,曲江新區內的各大文旅演藝也均做到了符合區域文化特色,並具備現代情感共鳴。如大唐不夜城的「再回」系列,以《再回長安》為例,雖然內容發生在唐朝詩人李白身上,但故事卻始終圍繞「回家」的現代主題上,尤其是該劇在「中國年」期間上演,這份牽掛,在場的每一位觀眾都能體會。

不僅僅是文旅演藝,其實在文旅融合的大環境下,內容創新也是新時代、新發展的必要路徑。一個地區的旅遊市場不僅要突顯當地文化特色,更要與時俱進,產生能與現代遊客產生共鳴的情感。曲江新區的大唐不夜城就是如此,既緊扣「盛唐」主題,又通過現代的燈光秀、創新的「再回」系列演藝,以及當代文化消費綜合體與現代生活充分融合——或許,也只有這樣,將詩和遠方融在一起,將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融在一起,將古代的故事和今天的感動融在一起,通過藝術創新讓文化「活」起來,才能為今天的遊客提供高品質的旅遊文化產品。

文旅演藝如何適應未來需求?四大創新、突破困境!

▲大唐不夜城

業態創新:突破單一的「門票經濟」

從國際經驗看,一個良性的文旅主題公園,或一台成功的旅遊演出,收入應是「三足鼎立」,即門票收入、衍生品銷售、IP授權各佔三分之一。但遺憾的是,我國很多的旅遊演藝的經營,基本上只靠單一的「門票經濟」支撐。若要突圍和升級,就需要通過文化綜合體和文化IP,在主題公園、度假酒店、劇院、藝術街區和休閑商業區等多領域、多渠道拓寬收入來源,並在內容上積極布局戲劇節、音樂節、高峰論壇等系列活動,對現有文化旅遊產品形式進行突破和創新。

同樣把目光望向西安之外,「海聖長隆歡樂谷,方特宋城恐龍園」這六家主題公園就具有一定價值的參考性,它們通過「主題樂園+文旅演藝」實現了業態經營上的突圍和延伸。因為沒有一個品牌的文旅演藝能夠脫離景區(樂園)的環境獨立生存,演藝必定依附於景區,作為觀光的一種延伸。這些主題公園品牌便通過公園在白天鎖住遊客,確保晚上的演藝有足夠的客流量,又通過樂園與演藝中的文化IP,形成文創產品,將經營模式從「門票經濟」帶入到一個更大的空間。

文旅演藝如何適應未來需求?四大創新、突破困境!

▲宋城主題樂園

在西安,大唐芙蓉園就是典型的例子。大唐芙蓉園的本質也是主題公園,通過統一的「大唐」主題,完成了多業態的融合。其《大唐追夢》、《夢回大唐》等系列演藝在緊扣「大唐」主題的同時,並與公園內唐仕女等文創IP形象發生交互,並開發了唐華賓館、芳林苑酒店等綜合酒店,與御宴宮等特色餐飲項目,將經驗業態發展到了演出門票和景區門票之外。

除此之外,西安城牆景區作為城市中央的文化會客廳,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著「主題公園」的職能,也陸續突破了「門票經營」這種單一模式,其武士系列IP形象,與城牆的文旅演藝《夢長安》有著深層次的聯繫,而武士表演也是西安城牆節假日的固定常態化演出之一。一張西安城牆的門票,或一張《夢長安》的門票之外,是武士IP的形象深化,是南門歷史文化街區的文化商業消費帶動,也是西安城牆景區業態創新的重要舉措。

文旅演藝如何適應未來需求?四大創新、突破困境!

▲城牆小武士公仔

模式創新:沉浸式文化體驗已成主流

前文提到《夢長安》,觀看過該劇的觀眾一定印象深刻,因為《夢長安》並非是「演員在上面演、觀眾在底下看」這種常規演繹模式。它的演出,從觀眾站在西安城牆南門歷史文化廣場的那一刻就開始了:文武大臣前來迎接、宮廷仕女兩旁相送……《夢長安》之所以有一個「夢」字,便是從一開始,就為觀眾營造了一個盛唐夢境,全浸入式地帶來了一場文化演藝——而《夢長安》也以切身體會讓觀眾深刻理解了文化和旅遊的充分融合。

文旅演藝如何適應未來需求?四大創新、突破困境!

▲《夢長安》

對比全國,《極樂敦煌》沉浸式演藝文旅項目已正式啟動;全球首部「漂移式互動體驗劇」《知音號》也在武漢啟航;宋城推出的「我回大宋」為遊客準備了數萬套各有特色、做工考究的古裝,讓數千名遊客一起著裝穿越到大宋……沉浸式旅遊演出無疑為中國文旅演藝和文旅融合找到了一種新的可能性。

近年來,很多景區的演出都充滿了新意和活力:舞台可搭在水面或山腰;座位席可移動、可旋轉;觀演方式有站著看的,還有走著看的……中國的文旅演藝市場正通過浸入式的表演,不斷完成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為觀眾從「視、聽、嗅、味、觸」多角度、全方位的旅遊體驗,提供了越來越多元的可能性。

只是從目前環境看來,可參與體驗的沉浸式演藝多有成本偏高、規模效應不足的問題,所以未來,如何革新觀點、減少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將成為打造沉浸式體驗的痛點。

文旅演藝如何適應未來需求?四大創新、突破困境!

▲拉斯維加斯《O》秀

科技創新:視覺衝擊更強,內容表達更好

與張藝謀合作過「印象」系列的著名導演王潮歌說過:「旅遊演出雖然面對的是大眾遊客,但應該是一台集合最新科技和創意的藝術品。」以科技創新帶動的視覺衝擊力永遠是旅遊演藝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拉斯維加斯的「三大秀」如此,中國的「印象」系列如此,西安曲江新區同樣如此。今年「中國年」期間,2019大明宮·光影嘉年華春節系列活動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啟幕,曲江新區聯合愛普生、周鳳梧視覺藝術(梵天品牌)、VISIMO盛情打造《盛唐之光·平行宇宙》光影藝術沉浸展在大明宮丹鳳門讓人們看到了MR(混合現實)技術為文旅演藝打開的一扇新大門。

文旅演藝如何適應未來需求?四大創新、突破困境!

▲2019大明宮·光影嘉年華

此次演出使用了3D Mapping的投影技術,它可以讓任意一個表面成為投影的載體,使投影畫面與載體完美融合,彷彿畫面就是載體本身的一部分。這種結構投影也可以叫做空間增強現實,它既助力景觀的視覺提升,讓建築的多平面景觀展現出更為統一、美觀的顏色,以及更好的光照狀態;也可以讓包括歷史街區等旅遊場景在內的景區環境更有可塑性,更容易結合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內涵。

而這種創新技術的應用,也在故事和內容的表達層面,帶來了更多的賦能。投影技術配合現場音樂、動漫等元素,大明宮丹鳳門化作通往「平行世界」的窗口,貞觀之治、萬邦來朝、絲綢之路等發生在大明宮的歷史節點及事件巧妙貫穿,為觀眾帶來了更為深度、臨場、沉浸的故事講述方式。

文旅演藝如何適應未來需求?四大創新、突破困境!

▲2019大明宮·光影嘉年華

除了這場西安以北的「光影秀」,在城市以南的《大唐追夢》也運用先進的噴泉、燈光、音響、冷霧、激光、3D投影等現代尖端科技手段,生動描繪了秦王點兵、神遊月宮、絲路通達、萬邦朝拜、天子賜宴等恢弘場面,展現了大唐歌舞昇平、國泰民安的盛世繁華景象。

科技,這一最強輔助手段,正通過文旅演藝,讓文化旅遊發展呈現出形式、內容、文化等多種意義上的完美融合。

文旅演藝如何適應未來需求?四大創新、突破困境!

▲《大唐追夢》

其實,文化和旅遊相互融合的重要底層邏輯就是旅遊以文化為靈魂,文化以旅遊為軀體,文化承載著文旅產業的內容層和社會效益,旅遊承載著文旅產業的形式層和經濟效益。而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作為當地旅遊資源的主要內容,就更需要用有效、創新的形式進行表達。

不論是曲江新區,還是西安這座古城,以及文化旅遊事業欣欣向榮的中國,不論是文旅演藝,還是文旅融合,從商業模式到技術運用都還在創新的路上,從開發模式到治理模式都還需要探索,只要找准發力點,久久為功,一定能完成「文化+旅遊」全產業鏈的增值,促進文化產業的整體性轉型升級,助力弘揚我國傳統文化,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文旅演藝如何適應未來需求?四大創新、突破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