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聯想沒必要做操作系統和晶元,聯想這樣的選擇到底靠不靠譜?

聯想沒必要做操作系統和晶元,聯想這樣的選擇到底靠不靠譜?

在世界電腦市場上,有一家公司肯定永遠繞不過去,這就是聯想集團。作為來自於中國,又走向世界的全球最大電腦製造商,聯想一直都是中國人關注的焦點,而最近聯想掌門人楊元慶的一番話更是在所有社交媒體的頭條刷屏,這就是聯想沒必要做操作系統和晶元。

一、聯想的語不驚人死不休

5月23日下午,聯想集團公布了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18/19財年第四財季業績和全年業績。2018年第四季度,聯想集團收入達79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1%,連續七個季度實現增長,同時稅前凈利潤12.2億元,同比瘋漲接近4倍,凈利潤7.97億元,同比猛增261%。

2018年全年,聯想集團總收入3420億元,年增12.5%,摺合510億美元,歷史上第一次突破500億美元大關。同時,全年稅前凈利潤57.4億元,年增4.6倍,凈利潤40億元,成功實現扭虧為盈,去年還是虧損12.7億元。

財報顯示,聯想第四季度營業額連續第七個季度實現年比年增長,達79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達10.1%;全年營業額創歷史新高,首次突破500億美元,達51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3422億元,年比年增長12.5%。

對此,楊元慶表示,前幾年,移動業務虧損嚴重,去年動了「大手術」來控制費用,現在見到了效果,移動業務已扭虧為盈。未來,聯想業務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希望數據中心業務也像移動業務一樣,扭虧為盈。

從業績的角度來說,聯想的成績還是相當不錯的,利潤水平可圈可點,但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並不是聯想的利潤有多好,經營業績有多高,而是聯想掌門人楊元慶的一段話。

楊元慶說:相信全球化是必然的趨勢,一家公司沒必要做所有的事情,所以聯想並不打算做操作系統和晶元,會做好自己的角色,與值得信任的合作夥伴合作,為用戶提供最好的產品。

一時間關於聯想沒必要做操作系統和晶元的言論傳遍網路,楊元慶的這句話到底該怎麼看?我們到底該如何理解聯想的這句話背後的深意?

二、聯想真沒必要做操作系統和晶元嗎?

在我們分析聯想到底有沒有必要做操作系統和晶元的時候,我們可能必須要回顧一下多年前的一個陳年舊案。那就是當年柳傳志和倪光南的那場路向何方的爭論,根據吳曉波老師《激蕩三十年》的記載,根據啟信寶的數據顯示,聯想成立於1984年,是中科院計算所的企業。

1984年聯想剛剛創立的時候,這家緣起中科院計算所的企業其實極為缺乏技術,柳傳志說服當年技術領域的超級大牛倪光南加入聯想,倪氏漢卡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聯想I型漢卡成為了聯想第一桶金的由來,當年聯想I型漢卡當年就銷售了300萬元,「聯想」最終還成為了這家公司的新的名稱。

然而到了1994年,倪光南將自己的目光盯上了晶元,然而,倪光南的方案卻出人意料地遭到了柳傳志的反對,最終在柳傳志還是倪光南的選擇之中,倪光南退出了聯想,而楊元慶成為了聯想新組建的微機事業部總經理,可以說聯想走到今天的其實和當年這場爭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現在幾乎所有媒體都在說如果當年倪光南獲得勝利的話,聯想有沒有可能成為和華為一樣的技術先進企業?只是歷史無法重演,我們從企業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當時柳傳志的選擇並不能說錯誤,因為聯想當年僅僅是一個初出茅廬的企業,這樣的公司如果把大量的資金和力量集中到一個超高投入的項目上的話,無疑聯想是在進行一場豪賭。我們現在看到的是華為在這場豪賭中的確賭贏了,但是對於一個初生企業來說這樣的豪賭失敗率是極高的,如果聯想當年一旦走錯一步,就有可能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大潮當中一個不起眼的水花,從此被塵封在歷史當中,所以當時的柳傳志無疑選擇了一個更加穩妥的方案,通過做營銷做市場把聯想的產品用最市場化的方式銷售出去,從而賺取讓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當中生存下來的利潤,這樣的方案我們不能說柳傳志做錯了。

那麼,我們再回來說聯想的現在。我們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比較優勢,對於聯想來說,技術投入是一個非常大成本、長周期的事情,當年聯想沒有選擇倪光南的方案,去重兵集火晶元產業,現在如果要另起爐灶的話,雖然會有一些後發優勢,但是技術積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能夠真正做起來,所以對於現在的聯想來說,選擇一個自己擁有比較優勢的賽道無疑是符合企業發展方向的,所以聯想的這個選擇無疑是識時務的。

因此,我們可以把邏輯理出來了,中國的科技企業在發展初期基本上都需要在貿易、營銷、技術三大優勢市場上做出一個抉擇,聯想選擇了以貿易起家,形成自己的工業製造能力,其實這不是聯想一家企業的問題,技術核心能力是大多數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就已經建成的企業最薄弱的一環,而大多數當時的中國企業都選擇了聯想的道路。二十多年過去了,到了如今其實聯想也並沒有形成自己的硬科技基因,如果要這個時候聯想的路徑依賴其實已經形成了,想要徹底打破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讓聯想一家不具備硬科技基因的企業強行做科技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

但是,中國隨著經濟的發展,必然會走向從貿易、營銷向科技內核的道路,華為無疑是中國科技內核的重要體現,但是中國的科技力量僅僅依靠一兩家公司來實現無疑把公司的力量看的太大了,既然中國已經有了經濟的積累,應該更從政策的層面引導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硬科技的賽道,這也是中國科創版大力發展的重要深層根源。這個時候我們沒必要把中國科技水平相對不足的現狀去苛責任何一家企業,而是真正的去引導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加入科技發展的大道中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中國科技硬實力的彎道超車。

長遠來看,中國的科技發展已經正當其時,一個科技化的未來正在到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華為已註冊華為鴻蒙商標 網友調侃稱華為承包了整個山海經
專門用於VR,機器人帶來虛實融合格鬥體驗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