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拒絕當部長的一線教師

拒絕當部長的一線教師

馬文·柯林斯,這是一個充滿傳奇的人物。她不是學教育的科班老師,但是她的教育理念與實踐探索卻改變了許多貧窮孩子的命運。先後兩任美國總統邀請她出任教育部長,她卻毫不動心地堅守在她一手創辦的西區預備學校。

她曾經公開宣稱自己可以改變任何孩子:「給我任何一個城市中的任何一個班,給我學業不佳排名最後的學生,不要告訴我任何關於他們的事情,甚至不要告訴我他們在學什麼,我就可以走進那間教室和他們建立情感的紐帶。」

的確,她也實現了自己的諾言。在她生活的城市,那些極有可能走上「輟學、接受公共救濟、吸毒」之路的社會底層的孩子, 在她的教育下,「要麼以全額獎學金進入了有名的預科學校,要麼直接進入有名的學院或大學」。雖然不能把升學作為評價教育的唯一標準,但是馬文·柯林斯創造的奇蹟的確讓人不得不嘆服。

這本書,不是一本完整的人物傳記,更不是一本系統的教育理論著作,它只是一位媒體記者通過觀察馬文·柯林斯的課堂教學和學校管理的日常生活,結合馬文·柯林斯自己的講述,客觀呈現了一個優秀的教師與校長的成長曆程。

一個優秀的教師,最需要的就是教育反思的能力。馬文·柯林斯也不例外。如前所述,雖然她不是學教育專業的師範生,但是在教孩子的時候,她會思考自己的人生經歷,回想自己當學生的時候喜歡什麼樣的老師,喜歡老師怎麼對待她?究竟哪些人、哪些事、哪些話,對她的影響最大?甚至自己在家庭中,父親是如何教導她的?這些思考,是她教育最大的財富。

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相信學生,更應該讓學生相信自己。只要一個人不放棄自己,就永遠有成長的可能。對此,馬文·柯林斯堅信不疑。她認為,孩子們不是各種教育問題的成因,而是教育的受害者。她堅信,孩子們是想要學習,而且能夠學習的,只要「給予他們恰當的環境、正確的動機和適合的學習材料,孩子們就能夠展現出他們與生俱來的特長,脫穎而出」。在這本書的前言中,馬文·柯林斯寫下了一段真誠的話語:「我真希望全世界都能夠看見我在教室里看見的一幕:所有的孩子生來都是成功者。他們需要的就是,有那麼一個特別的人相信他們,激發出他們最好的一面。」

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尊重學生,而只有教師的自尊才能激發學生的自尊。這也是馬文·柯林斯的重要教育理念。就拿教師的衣著來說,她認為,教師隨意的穿著不僅僅是不尊重自己,也是「不尊重孩子們,不尊重這個職業」。她自己的著裝總是無可挑剔,她說,這既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學生們。她的衣服都剪裁得很合適,衣服的穿著搭配時髦而簡單,她常常會在自己的衣服上佩戴一些美麗的裝飾品。在她看來,作為教師,給學生留下獨特的印象是很重要的。所以,從上課的第一天開始,她就告訴學生們:「自尊是一個人可以擁有的最重要的東西。」只有尊重自己的人,才能被人尊重。

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高度重視閱讀的作用,儘力把學生帶到書籍的世界之中。在她看來:「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讓孩子閱讀。不知道閱讀的孩子什麼都做不了。」所以,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非常重要。其中,最關鍵的就是為學生選擇最好的書。馬文·柯林斯說:「對於一個正在學習閱讀的孩子, 你最初給他的那本書決定了他以後會讀什麼。」如果我們給孩子的書是品位不高、乏味無聊的,他們就會喪失閱讀的好奇心。

為此,馬文·柯林斯一直關注著圖書出版的動態,她堅持閱讀《紐約時報》的書評版文章以及當地的報紙和《圖書館雜誌》等介紹的最新兒童讀物,並且通過大型文學工具書《名著概要大全》和《兒童必讀書庫》來搜索資料。同時,她定期去書店和圖書館, 親自為自己和學生選書。她曾經對一位年輕教師說,決不能把自己不明白的東西留給孩子做作業,也「決不能讓孩子讀你沒有讀過的書」。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呢?馬文·柯林斯認為,對於教師來說,最重要的品質就是對學生的愛。正如她在書中說的那樣,教師可以塑造一個孩子,也可以毀掉一個孩子;可以支持一個孩子,也可以污衊一個孩子;可以激發一個孩子的潛能,點燃他們的興趣,讓他們求知若渴,也可以讓他們厭惡學校,甚至厭惡自己。其中,最重要的分水嶺,就是對學生有沒有愛。凡是申請到她的學校工作的教師,她每次必須提出也是最在乎的問題就是:你愛孩子嗎?因為,在她看來:「這一點是評價一位老師最重要的標準,比資歷和大學學位還要重要。對孩子全心奉獻,是我在所有申請西區預備學校教學崗位的應徵者身上,要尋找的品質。」為什麼愛在教育中如此重要?這是因為「每個孩子都需要感覺到被愛和被需要,每個孩子都需要歸屬感」。

怎樣才能成為一名更好的教師呢?馬文·柯林斯還提出了十條基本原則:一是信念——相信每個學生能夠攀上想像不到的高度;二是收穫——讓每個學生每一天收穫滿滿,決不讓學生失敗;三是忠實——踏實做好每一件事情;四是不要做一個叛徒——做學生的朋友是永遠要做的事情;五是公平——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學生;六是發自內心地教書育人,而不是為了薪水——要有激情、決心和奉獻精神, 不允許任何學生平庸和失敗;七是認真——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 八是積極熱情——把教育事業當作自己的生命;九是不讓學生失望——讓後進的學生變得更好,讓優秀的學生變得卓越;十是決不放棄——即使一開始不順利,也能夠繼續努力。其實,這十條原則都是「對學生的愛」的具體展開。

馬文·柯林斯認為,一個好的教師,並不是一個「孤單英雄」,而需要團隊精神,需要協調工作。而且,要注重學生的彼此影響,讓學生團結協作,互相幫助。她說:「學習是一件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事。學校的每個人都是這個團隊的一部分,而且和其他團隊一樣,只有大家齊心合力,這個學校才能有效運作。」所以,儘管她的學生處於不同的年齡階段(從五六歲到12歲的學生在同一個班級)和不同的學業水平,她也努力把年齡差距變成一種優勢,「創造出一種孩子們可以互相輔導、互相幫助的氛圍」。混齡教育,也許是未來教育發展的新趨勢。

其實,馬文·柯林斯的成長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通過這本書,我們看到了她如何從一個文秘專業的大學生,一個非教育專業的「生手」,成長為一個有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思想,有輝煌的辦學業績的卓越教師和校長的過程。這本書的英文名是「Marva Collins』 Way」,翻譯成中文,既可以翻譯為《馬文·柯林斯的成長之路》,也可以翻譯為《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甚至還可以翻譯為《馬文·柯林斯的教育法》。這三個中文書名,大致概括了這本書的主要內容。馬文·柯林斯成為卓越教師的過程,正是她作為學生的成長曆程。在一定程度上,教師如何塑造自己就會如何塑造學生。馬文·柯林斯的經驗,值得所有教師借鑒。

(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

《中國教育報》2019年05月27日第10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獎狀上植入廣告太胡鬧
吳冠中:風箏不斷線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