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洗茶,是對客人最好的尊重?其實,沖泡一杯好茶,才是最大的尊重

洗茶,是對客人最好的尊重?其實,沖泡一杯好茶,才是最大的尊重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前幾天和朋友聊到了洗茶這個話題。

朋友提到了個有趣的觀點,泡茶待客,第一杯洗茶是對客人的尊重。

泡茶喝茶,特別是在待客的時候,頭杯茶肯定是不能喝的,要快速的洗茶一遍。

喝茶前洗一洗茶,可以讓客人喝得更安心。

這番話一聽,其實也有道理。

但,關於洗茶,村姑陳依舊提倡的是,品質好的白茶,沒有洗茶的必要。

對於待客禮節的講究,倒讓人想起了一個故事。

一個日本太太,常苦惱於在家中待客,須得穿戴整體,處處都得細心留意,禮節過多。

等到了中國朋友那,意外的發現,自己那位朋友,竟然可以穿著便裝舒服的半躺在沙發上,和客人閑談。

十分不解之餘,問到關於待客禮節的問題。

得到的回答,頗有一番收穫。

「都是老朋友了,相處起來怎麼舒服怎麼來,不必太拘束。」

是啊,待客的繁文縟節何其多,若都一一遵照,豈不是讓自己弄得太累?

回到泡茶待客的話題,亦是如此。

泡好一杯茶,茶喝得舒服,才是最主要。

第一衝洗不洗茶,要看具體的茶葉情況來定。

並非一定是靠洗茶,才能表示對客人的尊重!

《2》

白茶,需要洗茶嗎?

不用。

在品質有保障的情況下,白茶不需要洗茶。

一般而言,喝茶前洗一洗茶,不少人是基於衛生方面的要求。

一款茶,唯有不夠乾淨,不夠衛生的情況下,才需要動用洗茶的辦法。

在泡茶時,將第一衝茶湯倒棄,充當洗茶。

這樣一來,可以將茶葉中的灰塵與雜質洗掉一些,讓茶葉變得更舒適,更適合入口。

但,這樣的洗茶,並非對所有的茶,都通行適用。

品質不堪的茶,單靠洗茶,難以改變本身茶湯的缺陷。

品質好的茶,在衛生有保障的情況下,將第一衝茶湯倒棄,未免太過於可惜。

白茶中,真正優質的茶,符合「三好」要求,產區好(太姥山高山茶園出產)、工藝好(全程離地,衛生有保障)、儲存好(密封后放在清潔乾燥處存茶)。

太姥山是白茶中公認的最佳產區,海拔適中、多雲霧天氣、土壤疏鬆含礦物質豐富,十分有利於茶樹的內在養分積累。

再加上,高山茶園,離人類生活聚居區遠,空氣新鮮,植被良好,呼吸山風雨露長大的白茶,哪裡會沾染上雜質和異物呢?

清風雅寂的太姥山,孕育出來的白茶,是清靈的,是潔凈的,是乾淨的。

到了制茶環節,同樣是多方面細節做到位,延續白茶乾淨清潔的風貌。

茶青採下後,第一時間進行及時處理,薄薄攤開在水篩上晾曬。

水篩距離地面70公分,薄攤、薄晾。

等到半成品的階段,會讓專人進行挑揀,把雜質雜物和大葉片,挑出乾淨。

制茶結束後,進行裝箱儲存。

嬌弱的白茶,對於存茶環境要求高,最為適合的存茶環境濕度是40%-45%,溫度是25℃-30℃,在避光、乾燥、清潔、無異味的環境下進行儲存。

如此,最後得出來的白茶,乾淨又乾爽,哪裡有洗茶的必要呢?

《3》

第一衝洗茶,是對客人的尊重?

喝茶品茶,並非所有的茶,都需要洗茶。

但,泡茶待客場合,和個人平時喝茶不同,需要多考慮客人的感受。

然,若認為,泡茶待客時必須當著客人的面洗茶一遍,才能表示對客人的尊重。

這樣的想法,也未免太過偏頗。

若是按這樣的邏輯,是不是在泡茶待客前,還需要當著客人的面,洒掃庭除,沐浴更衣,才算足夠的講究?才算禮節到位?

這般虛空的禮節,若是放在具體的日常生活中,會十分讓人心累。

繁文縟節之下,當客套話說盡後,主賓難以交談盡歡。

如此,泡茶待客時,倒不妨隨意一些,更能讓人放鬆自在,能更好的拉進人與人的距離。

平時怎麼泡茶,待客的時候同樣如此,即可。

真真正正的泡好一杯茶,才是對客人的最大尊重!

蓋碗泡白茶待客,選好一款品質足夠好的白茶,比洗茶更為重要。

優質的白茶,在品質值得信任的情況下,第一衝不洗茶也無妨。

在快出水之下,得出來的茶湯,清新又潤口。

這般清甜可口的第一道茶湯,又怎可白白浪費,將其倒掉呢?

一衝沖注水泡茶,將白茶清淺曼妙的茶香茶味細細品盡,喝透,才能獲得對這款茶最為全面的了解。

品質好的白茶,搭配上正確的泡茶方法,得出來的茶湯,尤為動人。

讓客人喝到一杯好茶,才是泡茶待客最為主要的禮節。

若是一款茶,本身品質不佳,經過做舊或是發生了初步受潮。

這時,無論當著客人面,哪怕洗再多次的茶,依舊難以得出好滋味。

這樣的情況,能絕對的表明,洗茶就是最客人的基本尊重嗎?

非也!

與其講求過多的繁文縟節,倒不如用心泡好一杯茶,來得更實在!

《4》

泡白茶待客,真正需要做到的禮節,是什麼?

務實,是泡茶待客的重要理念。

繁忙的現代生活,用真心待客,拋去過多形式上的禮節舒服,踏實務實最為真!

那麼,蓋碗沖泡白茶待客,真正要做到的禮節,是什麼?

一、確保白茶的品質到位。

泡茶,唯有內質豐厚的好茶,才能得出好滋味。

一款茶,唯有在色香味俱佳的情況下,用來泡茶待客,才不至於失了禮。

泡出好喝的茶,是泡茶待客最主要的內容。

二、燙壺溫杯。

在泡茶前,將所需要的茶具,細細清洗乾淨。

等到了泡茶待客時,還須得再進行燙壺溫杯,用沸水將相應的泡茶茶具,蓋碗、公道杯、茶杯燙洗一遍。

當著客人面進行燙壺溫杯,除了能讓客人喝茶喝得更安心外,還有著不少實用講求。

首先,用清水洗過後的茶具,會殘留不少水漬,用沸水燙洗一遍,可以將殘留茶具表面的水漬和水味發散。

其次,咖啡放在熱的杯子里會更香,白茶干茶放在熱的蓋碗里,藉助熱力的烘發,能更好的舒張芽葉的毛孔,讓干茶香氣更顯,便於嗅聞干茶香。

三、注水時不要高沖。

蓋碗泡白茶,在注水的時候,並沒有懸壺高沖的講究。

在泡茶待客時,注水泡茶時要多留意,盡量從低處注水,將水壺靠近蓋碗。

若是從高處注水,急遽的水注打在乾燥的茶葉表面,容易四處飛濺,容易弄濕桌布,弄濕客人的衣服,甚至燙傷客人。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將燒水壺靠近蓋碗,快速的環壁注水,畫一個の的,既可以將干茶打濕,便於茶味均勻釋放,又能避免意外情況。

四、公道杯倒茶有講究。

蓋碗泡茶,茶湯倒入公道杯後,即可分湯品味。

正如其名,用公道杯分茶,要做到公正均勻。

確保客人的杯中,茶湯量勻齊一致。

在聊天喝茶的過程中,若是客人杯中的茶喝盡後,要及時續茶。

重新注水泡茶,進行下一輪的分湯。

關於泡茶待客,除了上述的禮節講求外,還存在一個爭議性頗大的點。

泡茶前,可以直接用手抓茶沖泡嗎?

這其實是看個人喜好來定,若是平時習慣直接用手抓茶,在確保雙手乾淨的情況下,直接抓茶並沒有太大問題。

用手抓茶,絕非存在任何「手氣」的講究。

試想,白茶在制茶過程中,採茶、攤晾、分選、挑撿、烘乾、裝箱等,每一步驟都離不開一雙辛勤的手,才能讓白茶展示出最美好的一面。

泡茶待客,用雙手取茶,並非會失禮。

蓋碗沖泡白茶待客,細節之處,最見真情實意。

讓客人安心喝好茶,是對客人最大的尊重!

《5》

靠禮節相處的關係,讓人心累;

靠感情相處的友誼,更為舒心。

暢意人生,活得輕鬆自在最重要。

拘泥於禮節,哪裡能品出好茶的真滋味呢?

簡簡單單的一杯茶,喝得舒服最重要。

品質好的白茶,根本不需要洗,第一杯茶湯,曼妙清鮮尤為動人。

蓋碗泡茶,不一定都需要洗茶。

泡茶待客,泡好一杯茶,才是對客人最大的尊重!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答疑解惑:為什麼我的白茶泡不出你寫的那些層次感?
為什麼你的馬頭岩肉桂,一點兒也不香?這三點原因自查一下!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