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羅馬舊城改造,牆壁夾層中挖出「空眼」雕塑,或為尼採的精神偶像

羅馬舊城改造,牆壁夾層中挖出「空眼」雕塑,或為尼採的精神偶像

世界上有這麼幾個城市,隨便往地下挖幾鏟子就有文物,在中國,這個城市是西安,在義大利,這個城市是羅馬。羅馬一個舊社區改造,考古學家在牆壁夾層中挖出了一尊雕塑。

卡比托利歐文化遺產監督委員會的考古學家,在調查一條建於16世紀的街道時,在牆壁中發現了一尊比羅馬帝國時代的雕像更大、更具藝術性的白色大理石頭像。

這條道路是亞歷山德里諾(Alessandrino)社區的主幹道,離著名的圖拉真紀功柱不遠,始建於1570年,在1930年至1933年間被拆掉過一部分,以便為帝國廣場大道(Via dei Fori Imperiali)讓路。

當考古學家們在亞歷山德里諾社區挖掘一堵牆時,發現了牆壁中頭朝下的雕像。據猜測,這尊雕塑的頭部之所以在牆壁中,應該是被屋主當做了一塊加固牆壁的普通材料,感謝那位施工的泥瓦匠,他沒有將頭像砸碎,而是將頭像完整地楔入牆壁(或者是因為犯懶)。

夾壁牆在全全世界都是神奇的存在,相傳儒家的經典就藏在孔府牆壁里,躲過了秦末焚書。

雕塑的來源很好判斷,因為其風格十分明顯,與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最偉大的藝術家菲狄亞斯、波留克列特斯、克勒西拉斯(Phidias,Polyclitus,Kresilas)的作品相似,以上三位藝術家的作品被廣泛臨摹,仿製,成為了羅馬精英們最喜歡的花園裝飾。

考古學家認為雕塑頭像是狄俄尼索斯,希臘神話中的酒神,他經常被描繪成一個中性的青年,頭戴常春藤葉子編成的王冠。這尊雕塑頭像有典型的酒神屬性:慈祥的面孔,長而粗的波浪形頭髮和常春藤王冠。耐人尋味的一點是,頭像的眼窩是空心的,據推測,當年眼窩裡應該裝有玻璃或寶石。

狄俄尼索斯在羅馬又稱巴克斯(Bacchus),是葡萄種植業和釀酒的保護神。在哲學家尼採的思想中,狄俄尼索斯是一個重要的符號,代表了人性中真實的一面。

在《悲劇的誕生》中,尼采將「酒神」列為一種精神範式典型,他以醉境來形容酒神狀態。

酒神狀態就是打破常規,放縱慾望,擺脫所有束縛,回歸最本真的自然。酒神狀態是一種痛苦與狂喜混合的矛盾狀態。

目前,雕塑已被運送到義大利國家博物館,經過專業人士清理乾淨後將公開展示。

你對羅馬出土酒神鵰塑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

請隨手關注、點贊、轉發,支持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廁讀大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人類愛狗是基因決定?歐洲科學家通過雙胞胎試驗,確認此說法
整頓河道如何改變城市功能:義大利比薩市治理阿爾諾河的歷史

TAG:廁讀大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