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70年前,他們父子倆一起參加開國大典

70年前,他們父子倆一起參加開國大典

首發:5月27日《新華每日電訊》 成風化人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吳振東、賈遠琨、許東遠

1949年6月19日,陳震中(右一)與毛澤東合影。(老照片均由受訪者供圖)

烽火燃燒赤子心

代表們後來回憶,陳震中是被特務打得流血最多的,「幾乎如死人一般」。馬敘倫在《記六二三下關事件》一文中寫道:「在被抬上汽車赴醫院途中,我時常在搭陳震中的脈息……不好了,陳震中的脈息快沒有了」

團結就是力量……」,陳震中在病床邊高舉著雙手唱著,眼前又浮現出73年前的場景。

1946年6月23日清晨,上海北火車站。

學生、工人、教師、店員……人群從四面八方湧入上海北火車站。他們高唱著「團結就是力量」,高舉著紅旗、標語,把車站廣場變成了一片紅色海洋,只為送別一群勇敢的人。

時年20歲的陳震中就是其中一位勇者。為反對蔣介石發動內戰,陳震中作為上海學生代表,與上海各界推舉的馬敘倫、胡厥文、蕢延芳、雷潔瓊、閻寶航等11人組成「上海人民和平請願團」赴南京請願。

我們要和平,那時全國人民有這個呼聲。」陳震中回憶成立請願團的初衷時說,蔣介石政府為了打內戰,削減各類經費阻礙國家建設。「經過了八年抗戰,人們盼望一個和平的生活,希望把我們的經濟恢復起來。」

然而,人民的呼聲並沒有讓蔣介石政府回頭。代表們登上火車後受到了重重阻礙。

先是拖延發車。現場的上海交通大學的學生急了,喊道「你們不開,我們自己開!」在國民黨控制下的列車這才緩緩發動。發車後,特務清洗反內戰標語、漫畫,行車期間還不斷有自稱「難民代表」的人上車阻撓請願。「車一開動,就有特務上來,把車廂門關起來,限制了我們的行動自由。」而這一切並沒有動搖代表們「反內戰,要和平」的決心。

當天下午7時許,火車抵達南京下關車站。代表們剛走出月台,就被一大群人包圍,這些人一邊喊叫、辱罵,一邊緊縮包圍圈,之後開始大打出手,代表們被逼進候車室。

深夜12點,突然幾個大個兒衝進來,拿起檯子上的汽水瓶、煙灰缸,向我們打來。有的揪我的頭髮,有的抓我的衣領,亂拳朝我頭上、胸部、腰部打來,直到把我打倒在地……」這是陳震中對那晚的最後印象。

代表們後來回憶,陳震中是被特務打得流血最多的,「幾乎如死人一般」。馬敘倫在《記六二三下關事件》一文中寫道:「在被抬上汽車赴醫院途中,我時常在搭陳震中的脈息……不好了,陳震中的脈息快沒有了。」

而陳震中回憶這段往事,只是淡淡地說:「只是感覺當時受了傷,進醫院就換了病服,後來我弟弟打開我的箱子,發現襯衫上都是血跡。」

這一天,陳震中和馬敘倫、雷潔瓊、閻寶航等請願代表都遭到了國民黨特務的野蠻毆打而身受重傷,這就是當時震驚中外的「下關慘案」

慘案發生後,在南京的中共代表周恩來、董必武、鄧穎超等立即趕赴醫院看望

「那天周恩來先生穿著灰色的西裝,很詳細地詢問我們的情況。他指著窗外的中山陵說,蔣介石完全背叛了孫中山先生的教導,你們的血不會白流!」

當時,陳震中在上海聖約翰大學攻讀醫科。醫術可以救人於疾病,卻不能挽救一個危亡的民族,作為青年學生的陳震中始終心繫民族命運,選擇奮勇抗爭。

不論是抗日還是反內戰都是老百姓的訴求,中國共產黨始終為老百姓謀幸福。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的信念已經早早地紮根在心裡。」陳震中說。

陳震中在新中國成立後的留影。

敢教日月換新天

陳震中是第一屆全國政協中最年輕的委員,是參加開國大典中最年輕的一位。如今,他是唯一的與父親一起參加政協、一起參加開國大典的在世當事人

「我不自覺地往前擠,想離毛主席再近一點,想把歡騰的場面看得再清楚一點。」回憶起1949年10月1日那個下午,陳震中還是難掩激動心情。

他從未想到自己能參加這麼盛大的典禮,興奮到沒顧上午飯就早早趕到天安門城樓。他看到,新辟的天安門廣場寬敞開闊,頭頂碧空如洗、艷陽高照,廣場人山人海、彩旗飄飄。

下午3點,黨和國家領導人在激揚的《東方紅》樂曲聲中走來。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那一瞬間,在萬眾翹首仰望中升起的五星紅旗、齊鳴的禮炮和飛揚的和平鴿,廣場上震天動地的歡呼聲,都深深印入了陳震中的腦海。

其後,人民解放軍接受檢閱。「我們的部隊走得威武雄壯,以勝利者的氣勢經過主席台時,都向毛主席敬禮。」說到這,陳震中用手比畫著當年解放軍的動作姿勢。

1949年9月,時為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副主席、上海市學生團體聯合會主席的陳震中,和作為民建代表的父親陳巳生共同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一起參加開國大典

彼時,陳震中是第一屆全國政協中最年輕的委員,是參加開國大典中最年輕的一位。如今,他是唯一的與父親一起參加政協、一起參加開國大典的在世當事人。

1938年,時值日寇大舉進攻上海。「舊社會人民大眾生活的艱難、日本侵略者的殘暴行徑、父親投身抗日救亡運動而忙碌的身影,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父親的舉動一直影響著我,我立志要做有益於民族、有益於國家的人。」陳震中說,能夠與父親一起見證新中國成立是無上榮耀。

陳震中印象最深的是忙前忙後的周總理。

「新政協會議召開前夕,幾乎每天都能見到總理提著個皮包,早早來到北京飯店,布置工作、慰問代表。總理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口才又非常出眾,他說話大家都愛聽。」

人群中,周總理一眼認出了陳震中,看到他說:「你就是去南京請願的陳震中嘛,你好嗎?」這讓陳震中感到無比暖心。

新政協會議全體會議召開期間,陳震中以極大的熱情參加了國旗、國歌、國徽、紀年方案的討論。「沒有一言堂,哪一位領導同志說了也不算,所有議題都要經過充分的討論,形成共識了就確定下來。我感到,我們的民主是實實在在的。

回想70年前參政議政的日日夜夜,陳震中有種「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自豪感和幸福感,這種情感在開國大典上達到了頂點:「看到全國人民如此信任和擁護中國共產黨,我想,我們終於站起來了,終於不再是被人欺辱的民族了!

陳震中在醫院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 本報記者李海偉攝

凌雲志家國情

「當年,我上初三,我的兩個表哥讀高一,他們常組織學生到家裡來開會,研究怎樣救中國,這就是當時的有志青年,也是中華民族的希望」

粗壯挺拔的梧桐樹,微風吹拂下樹葉沙沙作響,陽光搖曳著灑下來,溫和而明亮……70年前的這個季節,上海猶如紅色的海洋,各界民眾熱切迎接上海解放。

「您還記得上海解放時的情景嗎?」當記者問到這裡,陳震中的眼光也是那樣溫和而明亮。

「當然記得,我是和人民解放軍一起進上海的!」陳震中興奮地說。

1949年4月,陳震中隨解放軍南下參加上海解放後的接管工作。作為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副主席,他廣泛動員上海學生保護學校,維持校園秩序。「我們號召學生反對國民黨的破壞,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給他們講解黨的政策、主張,使學校成為愛國運動的堅強堡壘。」

上海解放初期,陳震中帶領青年學生走上街頭,打擊銀元投機活動。他們提著喇叭反覆宣講,安撫部分驚慌的市民,支持新政權和誕生不久的人民幣打贏了這場硬仗,完成了光榮的歷史任務。

這裡是他的家,民眾的苦難讓他萌生革命的志向;這裡也是他的「戰場」,年輕的他選擇在血與火的鬥爭中讓青春綻放。是怎樣的勇氣讓他奔赴「戰場」?

他說是人民的力量。

1937年淞滬抗戰爆發,大批難民湧入上海租界,流離失所。父親陳巳生同趙朴初等愛國人士積極組織社會救援,並主持難民收容所工作。陳震中到趙朴初的凈業教養院為難童服務。

舊中國,內憂外擾、民生凋敝,殘酷的現實讓陳震中選擇奮起抗爭。「有一個孤兒手臂被機器軋斷,老闆看他沒有了勞動能力就辭退了他,但他年紀小養活不了自己,就被教養院接收了。」陳震中說,「苦難令人覺醒,後來他也成為我們中的一員。」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始終為了人民,始終依靠人民,讓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解放前已經深入人心,「老百姓知道,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陳震中說。

沉睡的民眾被喚醒,凝聚起的力量勢不可擋。民眾的支持給了陳震中更加堅定的信念。陳震中回憶說,解放前,國民黨特務到處散發反動言論,到學校散播謠言

「我忍不住了,跳上台去與他們辯論,講出真相。特務就把我抓起來。這時候,台下的學生開始抗議了,要求放人,我在這些學生的共同抗爭下才被解救出來。」

在鬥爭的磨礪中成長、成熟起來的陳震中,一直在積極開展學生工作,在嚴峻的鬥爭形勢下,不斷壯大革命力量。「這讓我進一步明白我們的革命事業只有依靠群眾才能無往不勝。」陳震中說,「這一點我們不能忘記,在今天也有很大的啟示。」

少年須有凌雲志,報國常懷赤子心。

陳家不只是陳巳生、陳震中父子走上革命道路,陳震中的哥哥陳震東遵父命考入黃埔軍校13期戰車隊,參加了抗日戰爭中著名的崑崙關大戰、滇西反攻作戰、遠征緬甸等戰役,後加入第三野戰軍。陳震中的弟弟陳震海積极參加抗日學生運動,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陳震中的兩個表哥投筆從戎,從上海奔赴蘇北,參加新四軍抗日。

「當年,我上初三,我的兩個表哥讀高一,他們常組織學生到家裡來開會,研究怎樣救中國,這就是當時的有志青年。」陳震中說,「後來兩個表哥去參加了新四軍,是因為我們都看到了日本帝國主義對中華民族的迫害,看到了舊社會的黑暗、人民大眾的苦難深重,我們要救亡圖存,不能苟且偷生。這是年輕人的志向,也是中華民族的希望。」

直到今天,93歲的陳震中依然說「我永遠是學生」,他參加「六二三」請願時是以學生身份,參加開國大典時也是以學生身份。青年是最朝氣蓬勃的年紀,也是需要樹立遠大志向的年紀。

「年輕人有一個好學歷,找個好工作,工資待遇好一點,這是很好的,我們參加革命就是為了改變生活,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陳震中說,「但只有這些是不夠的,年輕人要心繫民族安危國家命運,要胸懷遠大志向,要有家國情懷,跟我們當時的青年一樣。

往期文章

監製:易艷剛 | 責編:劉新華 | 校對:趙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的精彩文章:

最扎心短片:我們拼盡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
亞洲,是時候樹立「文明自信」了!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