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寂相法師:如何透過現象看清本質?

寂相法師:如何透過現象看清本質?

導讀

5月26日,寂相法師繼續依《華嚴金獅子章》,為大眾開示華嚴思想中「三性」同一的觀點與十玄門的重要意義,反覆強調學佛人應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教導大家如何以辯證的思維看待問題,大眾聞說,皆歡喜信受。

講座視頻

5月26日

寂相法師:《華嚴金獅子章》釋義(三)

寂相法師:《華嚴金獅子章》釋義(四)

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

【師子情有,名為徧計。師子似有,名曰依他。金性不變,故號圓成果。】

《金獅子章》的這句原文,是在以金獅子的比喻,通過「三性」同一的觀點來闡明性相融通、無障無礙的義理。三性,指《攝大乘論》中的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通俗來講,就是事物的現象和本質的關係,我們學通了《金獅子章》,就能夠透過現象看清本質。

遍計所執性,遍計是周遍計度的意思。這是說,凡夫出於世俗觀念的驅使,把種種事物周遍計度為真實存在的東西,而實際上這種遍計所執的存在是「無自性」的、空無所有的虛假現象,所以是一種虛妄的執著。

佛法並不否認現實的存在,但它告訴我們任何現象的生起都是因緣生,有它短暫的作用,但不是實有的東西。凡夫很容易執著不實有的東西,隨後傷心痛苦,但佛法告訴我們任何一件事情,當因緣具備的時候,我們就好好去隨順,如果因緣不具備,我們就要放下,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八苦當中,這就叫做「愛別離」,這也就是相當於把人們的錯誤成見稱為遍計所執性。所以,我們不要把一個人過往的錯誤作為評定一個人未來的成就,這是不可以的。

依他起性,「他」指因緣條件稱為依他起,就是依種種因緣條件而生起,因而是虛假的。這也就是指現象世界。

我們生活的地球也是有生命周期的,它也是由許多條件構成的,緣生的就有「生住異滅」的過程,許多年後地球也會消亡。正如我們現在所能看見的星星,它的光亮和位置是很多光年前所顯現的,其實它早已不在原來的位置了,所以佛法說我們看到的現象並不一定是真實的,但作為凡夫,他就認為這是真實不變的,你要是告訴他眼前所見是假的,他接受不了。

圓成實性,圓成實是圓滿、成就、真實的意思。圓成實性就是圓滿成就的真實性,也叫真如、法性,即是所謂一切事物的本性、本體,是真實的。

通俗講,就是我們每個人具有的清凈本性。佛陀在成道時就說過「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我們的覺性雖然在,但沒有通過努力修行,所以彰顯不了本來自性,這是我們需要去努力的地方。

佛教常以蛇、繩、麻作比喻說明三性。比如,夜間見到繩以為蛇,實際上繩並沒有蛇的實體,只是妄情迷執以為是蛇,是遍計所執性。繩由麻等種種因緣編織而成,是依他起性。繩的實性是麻,是圓成實性。三性的理論,是佛教唯識宗概括分析世界萬物的重要觀點,是講世界萬物怎樣形成,什麼是客觀事物的真實性,以及虛假的現實世界和絕對真實的本體世界的關係問題;在宗教實踐上就是如何由世俗世界進到佛教最高境界的問題,即要去掉遍計所執性,領悟依他起性,體證萬物真實本性——空。

那麼這個金獅子也是一樣,凡夫妄情所執有一個「金獅子」,就是遍計所執性;金獅子雖然有形象,但這個相狀是依據金子這個本體和工匠、模具等等其他種種的緣而生的,這是依他起性;雖然暫時顯現一個金獅子的形狀,但是金的本體並沒有任何改變,不管做成什麼樣子,金還是金。不管我們有什麼妄想執著,顯現什麼樣的生命形態,我們的清凈本性是不變的,這是圓成實性。因為我們本身具足不變的清凈佛性,我們才能夠成佛。

當你能如實了知事物的三性,你就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目光,你的修行就能夠不斷地進步。

佛弟子,應多讀誦佛經

我們在修習的過程中,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有些人身為佛弟子卻從來沒讀過佛經,這個問題就比較大了。現在談到佛教方面的問題,經常能聽到某某人怎麼說,某某人又怎麼說。在佛教中,卻從來都不說佛是怎麼說的,這樣很奇怪啊,難道某某學者,某某人比佛還厲害?要是真的比佛還厲害,那我們就不要學佛了,也不叫佛弟子了。

我想說,作為佛弟子,有時間要盡量多讀讀佛經,這是了解佛教的根本。比如《金剛經》、《六祖壇經》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光孝寺也是祖師道場,六祖惠能大師在這裡剃度。這麼好的道場,大家不去學習《六祖壇經》的話就有點浪費了。給六祖大師剃度的師祖印宗大師也在光孝寺講的《涅槃經》,有這麼好的資源,大家要好好學習呀。

如何理解「一多相融」?

禪宗《祖堂集》裡面,介紹了唐朝時期的一位智常禪師。禪師講法常用華嚴思想開顯佛法義理。有一次,江州刺史李渤來拜訪禪師,說佛法未免講得太離譜,簡直胡說。禪師就問他,你怎麼知道佛法胡說呢?

李渤說,《華嚴經》講「芥子納須彌,須彌納芥子」,須彌山容納芥子當然沒問題,但小小的一個芥子,一個油菜籽那麼小的東西,又怎麼能把那麼大一座須彌山容納進去呢?這不是亂說話嘛!太不符合常識了。

禪師聽後笑道,我聽說你是讀過萬卷書的人,學富五車,是不是?

李渤聽到禪師誇自己,就很高興地說,那是當然,何止讀萬卷書,我還行萬里路呢!

禪師繼續問他,那你讀過的萬卷書,都放在哪裡呢?當然是這裡,李渤指了指自己的腦袋說。智常禪師說道,奇怪,你的腦袋跟椰子差不多大,怎麼就能裝得下萬卷書呢?李渤聽後一愣,想想有理呀。

「芥子納須彌,須彌納芥子」就是這個道理。一個芥子能納下三千大千世界,所以說「於一豪端,現寶王剎」。三千大千世界也能在一根毫毛身上的示現。這叫大能容小,小能容大,一能容多,多能容一。

什麼是「宗教」?

什麼叫「宗教」?「宗」是宗旨,是目的,是目標;「教」是教育。「宗教」即有宗旨,有目的,有方法和體系幫助人們達成宗旨的教育。佛含有覺悟的意思,佛教,就是引導我們走向解脫的道路。佛法是一個覺悟的法門,是幫助我們覺醒生命的最好方式。

精 彩 開 示

若有受益,隨喜點贊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光孝寺 的精彩文章:

學佛人,應當守護好五根
背後長痘說明體內有濕

TAG:廣州光孝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