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遭遇匈奴入侵時,戍邊將士如何通過烽火傳遞軍情?

遭遇匈奴入侵時,戍邊將士如何通過烽火傳遞軍情?

文|王新春

在交通和通信不怎麼發達的古代,戍守邊疆的將士發現敵軍來犯,往往採用烽火、狼煙等方式迅速向處在遠處後方的軍民預警,即通過烽火台上白日生煙、夜間燃火來通報敵情。通過烽火來預警和傳遞軍事情報的方式由來已久,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至赫赫有名的「烽火戲諸侯」故事,憑此「成名」的周幽王為博美人褒姒一笑,動用烽火假傳軍情,騙得各路諸侯慌忙勤王,最後大敵來犯,諸侯雖見烽火卻無人相助,致使西周滅亡。烽火傳遞軍情的制度至西周時期已經成熟,後世一直沿用。烽火施放簡單方便,但歷朝歷代具體如何操作外人不得而知,因為施放烽火信號方式屬於軍事機密。1974年在居延地區破城子甲渠侯官遺址出土的「居延新簡」,其中有17枚漢簡連綴的《塞上烽火品約》冊,是目前所見最為詳細的古代烽火傳遞制度的文獻,為今人認識其漢代邊塞防禦體系的核心地位提供了翔實的實物證據。

烽,就是信號,除了烽火,還有烽煙。施放烽火的建築稱烽火台,即「燧」,也具有觀察和瞭望的功能。《塞上烽火品約》就是東漢初年居延地區軍事機關居延都尉府根據轄地情況,向下轄的甲渠侯官、殄北侯官和卅井侯官三個塞發布的「臨敵報警、燔舉烽火、進守呼應、請求馳援」的示警聯防條例。所謂的都尉、侯官是漢朝的軍職。漢中央在邊疆地區設置有都尉,都尉下有管轄方圓百里的侯官,侯官下轄多個部,每部又下轄多個隧,每個隧有隧長一人、戍卒三人負責管理一個烽燧。黑河下游南北設置有肩水、居延二都尉。居延都尉地處下游三角洲,下設北部殄北侯官、東部卅井侯官、西部的甲渠侯官三塞。

《塞上烽火品約》規定了戍守邊塞的漢軍在應對匈奴入侵時應該採取的應對措施,詳細規定了匈奴人不同的入侵時間、地點、人數、動向、意圖、天氣狀況等情況時,戍邊的漢軍釋放烽火的類別、數量、方式和施放錯誤後如何糾正等應對措施。

那麼在遭遇匈奴入侵時,戍邊將士是如何通過烽火傳遞軍情的呢?據《永元器物簿》等漢簡記載,在每一處戍守地點,將士均會準備數十種物品,有儲備的糧食、執勤的狗和狗籠、各種武器等。其中最重要的物品就是施放烽火的器具,主要有大、小積薪、蓬、表、苣等物。為了應對複雜的軍情,漢代的戍邊將士創造了複雜的烽火信號作為「軍用密碼」。烽火信號分為蓬(草編或木框架上蒙覆布帛的籠形物)、表(布帛旗幟)、煙、苣火(用葦稈紮成的火把)、積薪(高架木柴草垛)、鼓六種,根據軍情的不同單獨或組合使用,用來傳遞敵軍方位、數量、動向等多重信息。一般來說,前三種主要用於白天,苣火用於晚上,積薪和鼓白天晚上均可使用。比如在殄北塞發現匈奴入侵時,如果入侵的是甲渠河北塞,白天的信號是燔一積薪、舉二蓬,晚上則是燔一積薪、舉二苣火至天明;如果入侵的是甲渠河南塞,白天的信號與甲渠河北塞相同,晚上則是只燔一積薪至天明,這樣友軍一見烽火很容易就能得知敵軍入侵具體情況。

入侵敵軍數量以1000人為標準,如果入侵侯官塞的匈奴人不滿1000,只需要燔一積薪,超過1000則需要燔二積薪。最為緊急的軍情是匈奴入侵人數超過千人,且攻打亭障,需要燔三積薪。如果匈奴人已經入塞並且圍困亭障,沒法正常發出烽火信號,白天則是在亭上舉一烽或者加一煙,晚上則舉代表特殊軍情的「離合苣火」。當然,這隻適合於天氣情況較好的狀況,如果在大風和下雨天匈奴入侵,無法施放烽火,或者是烽燧之間距離太遠,以至於「晝不見煙,夜不見火」,那就需要將士快馬加鞭向後方上級報告敵情。如果戍邊的將士報警有誤,應該立即「下蓬滅火」,取消發出的烽火信號,然後立即向都尉府書面報告實情。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勝利素材越來越少:《信號》到達頂峰,德意志第三帝國卻走向終結
會移動的子午線:起初人們是如何運用天文學現象測量經度的?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