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蝗蟲是可以吃的,那為什麼古代發生蝗災依然會餓死很多人?

蝗蟲是可以吃的,那為什麼古代發生蝗災依然會餓死很多人?

古時候人們靠「老天爺」吃飯,風調雨順的時候人們就能填飽肚子,一旦碰到這三大災:水災、旱災、蝗災時便會餓死很多人。水災和旱災可以理解,畢竟那時候不像現在一樣能夠修建水利工程。可是我們都知道蝗蟲是可以吃的,還有史料記載「至正十九年,五月,山東、河東、河南、關中等處,蝗飛蔽天,人馬不能行,所落溝塹盡平。食禾稼草木俱盡,所至蔽日,礙人馬不能行,填坑塹皆盈。饑民捕蝗以為食,或曝干而積之。」那為什麼很多人還會被餓死呢?

主要有三個原因。其一是蝗蟲太難抓,每次蝗蟲出動都是成群結隊的,來也快,去也快。據專家介紹,蝗蟲啃食一片莊稼的效率比現如今的收割機都快。之所以能發生蝗災,那是因為蝗蟲實在是沒有食物了,平時蝗蟲也是獨居動物,只有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才會聚集到一起席捲莊稼地。人們往往沒收集到多少蝗蟲,它們就吃飽飛走了。而且蝗蟲的成長速度極快,從幼體到成年只需幾天的時間,成蟲後它們便會集體遷徙,向別處飛去,人們根本無法在幾天內將它們收集起來作為「糧食」。

其二是因為蝗蟲啃食過的莊稼,基本是寸草不生,不會給人們留下一丁點糧食。它是雜食動物,只要是能吃的,哪怕是野花野草也會被吃的一乾二淨,如果家裡沒有餘糧,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多半會被餓死。即使國家開放糧倉補給平民,也無法在短期內滿足所有人的食物。而且蝗蟲喜歡乾旱的環境,蝗災過後就是旱災,持續的災難讓當地的老百姓流離失所,痛不欲生。

第三個原因是古人比較迷信,他們認為蝗災是來自上天的懲罰,不僅不能吃蝗蟲,還要好好的把它們送走,並建了不少「蟲王廟」,將蝗蟲當「蟲王爺」供起來,這樣一來哪有人敢吃蝗蟲啊?蝗災通常沒有規律,不像水災、旱災那樣好對付,人們對此會更加迷信。直到現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蝗災依然會發生。2017年9月,山東省濰坊市就發生了一次嚴重的蝗災, 幾分鐘玉米地里就只剩下玉米桿了。

至於蝗蟲為何會大面積的聚集起來朝一個方向飛行,有研究表明,蝗蟲在極度飢餓的時候會吃掉同伴。如果只有二十幾隻蝗蟲,那麼它們會朝不同的方向飛去,可一旦數量達到六十隻,它們便開始有方向的前進了,這時便會發現少了一隻蝗蟲。它在與同伴撞擊的過程中,被其它蝗蟲分食了。所以,當蝗蟲的數量越多,這些蝗蟲就更害怕自己被吃掉,於是便集體朝著一個方向前進。但是它們為何會聚集在一起的原因至今無法解決,有人說是因為環境影響,有人說蝗蟲會相互之間傳遞一些信息。

無論如何,蝗蟲在古代是一種人類無法應對的災難。雖然絕大多數蝗災的發生是因為自然原因,但保護環境,修建水利,人工滅蟲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目前蝗蟲在我國也是一道美食,夏天來臨,人們坐在樹蔭下邊,吃上一串烤蝗蟲也是一種愜意的生活。有些地方都開始依靠人工養殖的方式,來滿足當地人對蝗蟲的需要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呂君 的精彩文章:

世界八大最懶動物,雖然都很能睡,但顏值卻一個比一個高
城市裡那麼多貓,為何老鼠反倒有增無減?而村裡的老鼠卻變少了?

TAG:小呂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