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任正非演講刷屏背後,是我們要學的職場真理

任正非演講刷屏背後,是我們要學的職場真理

作者 | K叔

來源 |Kris在路上(ID:krisgtd)

任正非的演講,已經刷屏多天了。

關於華為,關於貿易戰,有太多的觀點、太多的立場、太多的情緒。

今天,我們將這些暫時放下,而是從華為三十年激蕩出發,從任正非的演講入手,去看看我們作為一個普通的職場人,能學到些什麼。

其實,任總說的,正是每個職場人不得不知的職場規則,值得我們細細揣摩、反覆學習。

自信的底氣,

是實力

美國90天晶元禁令,谷歌切斷對華為的支持,當所有人都在給華為捏把汗的時候,為什麼任正非可以做到風淡雲清、應對自如?

為什麼華為可以如此自信?因為實力。

華為早就做好了準備,等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晶元,我們有海思;操作系統,也早已備好;5G,競爭對手一兩年不可能趕上;備胎,還有很多。

你所看到的風淡雲清,都是因為胸有成竹。

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扼住我們的咽喉,也沒有對手可以輕易超越我們。

看看華為這些年的錢到底怎麼花了,我們就會得到答案。

企業的本質是賺錢,但要想做到一個受人尊敬的企業,花錢比賺錢更重要。

「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人才!」

華為的科研投入一直領跑中國企業,而任正非對於金錢和人才的態度也讓人嘆服。

從成立至今,華為的錢本可以花在任何更賺錢的地方,房地產、互聯網、金融,但華為卻堅定地投入研發。這麼多年,那些賺快錢的競爭對手早已銷聲匿跡,而華為隨著自身實力的積累,愈發耀眼。

捨得花錢,才能賺錢;捨得投資自己,才能擁有無可匹敵的實力。

正如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所說:

「工作本身並不能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擁有財富,並不代表經濟獨立,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和成本,就不要輕易浪費,深度閱讀、認真復盤,修鍊自身也許很累、很艱難,但都將逐漸沉澱在內心當中,變成我們處變不驚、從容淡定的實力。

自信,從來都只是因為實力。唯有實力,才可以讓你在人群中立於不敗之地。

長線思維,

決定能走多遠

一個人能走多遠,取決於什麼?

華為告訴我們:長線思維。

翻看華為的歷史,我們發現:海思半導體,成立於2004年,作為默默發展的備選方案,彼時的這一切,正是為了有一天迎面正對毫無美國晶元支持的極限條件下,自己仍然可以只手擎天。

2004年,那時候的中美關係依舊你儂我儂,有幾個人可以看到15年後的今天這種局面?又有幾個人願意花15年的時間去做一件前途未卜的事情?

但華為看到了,華為開始做了,並且堅持了15年,投入公司過半的人力和財力。

人生如棋,走一步看一步是庸者,走一步算三步是常者,走一步定十步是智者。

聰明的人都不僅僅局限於當下所取得的成就,只有積極的探索未來,投資未來,未來才會屬於你。

童文紅是職場上最成功的打工者,因為她看到了阿里巴巴的廣闊前景,投資了自己的未來。

19年前,她只是阿里的普通客服前台,而19年後,她已經是阿里資深副總裁,馬雲的左膀右臂。

從大處著眼,從長遠出發,以發展的視角看事物,這是眼光,亦是格局。

我告訴他們,遲早我們要與美國相遇的,那我們就要準備和美國在「山頂」上交鋒,做好一切準備,從那時起,就考慮到美國和我們在「山頂」相遇的問題,做了一些準備。

但最終,我們還是要在山頂上擁抱,一起為人類社會做貢獻的。

「法乎其上,取乎其中;法乎其中,僅得其下」。

如果時刻提醒自己做事要有格局,你從一開始就站到了做事的「制高點」上。

真正勝利的,是那些著眼未來的人。眼光和格局,是他們最強有力的武器。

有多大胸懷,

就有多大成就

有句話很經典:一個人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得很遠。

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合作包容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取得更高的成就。

滴滴和快滴的歷史,算是互聯網史上一段佳話。

2014年的互聯網打車市場一片狼藉,兩家為了爭奪用戶搶佔市場,進行瘋狂的補貼燒錢,不僅導致打車市場的價格監管、乘車安全、服務質量等混亂不堪,更可悲的是,兩家均處於巨額虧損狀態,時刻徘徊在虧損破產的邊緣。

惡意競爭只會讓企業兩敗俱傷。

危機關頭,滴滴選擇冰釋前嫌,不僅與本為競爭對手的快滴展開多邊合作,更是在打車市場上的各個領域取長補短,迅速成為一張王牌,不論是監管服務還是公司盈利,都已不可同日而語。

一個優秀的企業,必然是包容的企業。一個優秀的員工,必定是包容的員工。

同事小劉和小張是同一年入職的,小劉是英語專業畢業,地道的美式發音讓人讚不絕口,小張也不賴,大學就喜歡搗鼓設計啥的,做出來的海報、PPT,簡直顏值擔當。

剛來的時候,兩人血氣方剛,都想做出成績,所以水火不容。

小張負責的某個項目,客戶是美國的,要求很高。而小張空有設計,欠缺語言,報告里的語法錯誤,被投訴了不止一次。

小張勇於踏出第一步,主動向小劉請教,不僅滿足了客戶的要求,二人也通過此次機會開始共同承擔一些大的項目。

前段時間,剛啃下一個硬骨頭,成了公司的標兵。

柯維說:「雙贏者把生活看作一個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個角斗場。一般人看事情多非此即彼,非強即弱,非勝即敗。其實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立足空間,他人之得不必視為自己之失。」

職場上,我們要的並不只是會做,而是做得更好、更高效。

只有對標資源,才能共同進步;擁有雙贏思維,才會利人利己。

最危險的,

是自我鬆懈

華為是不是已經到了最危險、最為難的時候?

任正非的答案讓所有人驚訝:

「不會。

孟晚舟事件沒發生的時候,我們公司是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大家的口袋都有錢了,不服從分配,然後不願意去艱苦地方工作,是危險狀態了。現在我們公司全權振奮,剷除平庸,然後這個整個戰鬥力在蒸蒸日上。

這個時候我們怎麼到了最危險時候呢?

應該是在最佳狀態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不管是個人還是公司,最危險的時候,不是我們面臨多麼大的風暴,而是我們開始不思進取,成迷於現在已有的成就,失去了向前的動力和決心。

當你感覺舒服的時候,那就說明你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前段時間,全球頂級的IT公司甲骨文裁員讓人們唏噓不已。

很多人本來以為,這家頂級互聯網企業培養出來的,必定是頂級的人才。

所以,無數企業紛涌而上,希望可以將甲骨文的強兵悍將招募到自己麾下。

然而結果,他們的技術能力,卻讓人失望。

三四十歲的職場「中年人」,在經濟寒冬中承受著來自家庭生活的種種壓力,才恍惚發現,自己這些年,除了資歷,竟一無所獲。

最危險的,其實是自我的鬆懈。

任正非用彈痕累累的戰鬥機來形容華為:

戰火當中仍然從容飛行,時刻保持危機意識,時刻準備迎接四方八方的挑戰,儲備足夠的能力保證自己的油箱、自己的發動機不被敵人擊中,這才能保持在複雜的環境中平安返航。

/

從無到有,從弱小到強大,華為用了30年的時間。

30年的沉澱,有了華為今天的成就,有了任正非的淡定從容。

自信,從來只是因為我們的實力;實力,必然來自於我們的堅定和積累。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皆如此。

我不知道職場中現在的你,面對每天的考驗如何,是得心應手,還是危機重重?

若是前者,請你警惕自我的鬆懈,儲備足夠的能力去保護好自己的油箱和發動機,打破舒適區的壁壘;

若你是後者,請你永遠堅定和包容,牢牢記住此時的痛苦,它將在未來帶給你自信從容、風淡雲清的實力。

願你我都能從容自信,永遠精進!

居安思危,有備無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子熟了 的精彩文章:

什麼樣的年輕人,將來會大有出息?
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中年老母?

TAG:麥子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