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沒有ARM的持續授權,華為自主研發CPU難跟上市場的腳步

沒有ARM的持續授權,華為自主研發CPU難跟上市場的腳步

在貴陽數博會「5G智聯萬物,數字慧通未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認為華為已買到了ARM V8永久授權,因此即使沒能繼續獲得ARM的授權,後者也可以通過技術升級的方式來推動其晶元的技術進程。柏銘科技認為,如果這樣做,華為將很難跟上市場的腳步。

自主架構研發難度大

ARM是移動市場的王者,全球移動晶元企業普遍從ARM購買公版核心進行晶元設計,在眾多的晶元設計企業當中少有的另類是蘋果,蘋果的A系處理器一直都是獲取ARM的授權自行設計,並且它開發的A系處理器代表著ARM架構處理器的最高水平。

三星推出的Exynos系列晶元,僅是大核採用自主設計的貓鼬核心,而小核還是採用了ARM的公版核心。手機晶元行業的老大高通此前也一直是如蘋果那樣購買授權,然後自主設計晶元核心,但是近兩代高端晶元驍龍845、驍龍855已放棄了完全自主設計,而採用對ARM的公版核心進行修改的方式。華為海思、聯發科、紫光展銳等則是完全採用ARM的公版核心設計晶元。

晶元企業之所以大多數都是直接採用ARM的公版核心,因為這是最省成本、最高效的方式,即使強大如高通也放棄了自主設計晶元核心,因為它在研發自主核心時已逐漸難跟上ARM升級公布核心的進度,近幾年來ARM升級核心的進度明顯加快,從A75到A76僅僅相隔了一年,連高通都感到吃力,自然其他實力更弱的晶元設計企業更難跟上ARM的腳步,選擇公版核心也就因此成為大多數晶元企業的選擇。

ARM持續加速核心的升級,與它有意挑戰Intel有一定的關係。ARM架構相對Intel的X86的優勢是功耗比較低,但是弱點就是性能也偏低,隨著ARM在移動市場稱王,它已有意在Intel佔據優勢的PC市場和伺服器晶元分一杯羹,這就迫使它提升性能,這就是它這幾年不斷加快核心升級的原因之一,作為ARM架構的擁有者在加快技術升級的進程,自然那些獲取授權研發自主核心的晶元企業要超越ARM的腳步難度自然就加大了,這就是全球晶元企業為何僅有蘋果和三星等有限的幾家企業自主研發核心的原因。

華為自主研發CPU難跟上市場的腳步

華為旗下的華為海思正是一直都採用ARM公版核心的企業之一,如果ARM持續停止對華為的授權,華為僅靠現有的ARM V8架構授權將很難跟上全球市場的腳步。

對於華為來說今年下半年推出的麒麟985晶元由於此前獲得授權影響不大,但是到了明年如果ARM發布新一代的核心,華為沒能獲得授權,其處理器的性能要想趕上市場的腳步將有很大的難度,這從專門從事晶元研發工作的高通都放棄了完全自主研發可以看出來。而且華為此前並沒研發手機用的自主核心,如今臨急抱佛腳,很可能將導致它的晶元研發進程因此而被迫延緩。

華為目前獲得永久授權的ARM V8指令集是2011年推出的,已有8年時間,按照ARM的進度預計新一代的V9指令集已差不多是時候推出了,華為基於落後的V8指令集研發處理器在性能上必然會進一步落後,這在目前智能手機市場已高度重視手機性能對比的情況下,顯然將不利於華為手機的發展。

對華為的影響還體現在GPU方面,華為早期推出的K3V2處理器採用了非主流的GPU導致出現兼容問題,之後它一直都採用ARM的Mali系列GPU。ARM的GPU公版核心升級同樣非常迅速,華為如繼續使用舊版的GPU核心,性能將相對落後許多,如果自研難度將非常大,這從Intel、蘋果等企業研發GPU所遭受的挫折可見。

對於華為海思來說,如果ARM持續停止授權,它將被迫同時研發CPU和GPU自主架構,這對它來說那更是難如登天。同時華為當下也在推進鴻蒙操作系統,在諸多方面都需要大舉投入的情況下,華為又能為研發自主CPU和GPU架構提供多少資源?會不會出現左右支絀的局面?

柏銘科技認為,華為強調它可以基於ARM V8授權持續研發,這確實讓它不至於由於ARM暫停授權而陷入停止的局面,但是如果持續停止授權,影響將會日漸凸顯,華為在ARM陣營將很可能會逐漸落後,在日新月異的晶元市場,落後意味著什麼毋庸多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銘 的精彩文章:

聯想說沒必要做系統和晶元,又對又不對
ARM如終止授權對華為將造成巨大影響

TAG:柏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