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讓人哭到罵娘的故事,本片有304個

讓人哭到罵娘的故事,本片有304個

從 此 過 上 沒 羞 沒 臊 的 觀 影 生 活

電影派

Vol.1829

304條生命,能寫出多少種故事?

可能,只有一種。

2014年4月16號,韓國世越號客輪沉沒。

本該有著不同人生走向的304個人,都變成了一個結局——

死亡。

其中的250名,還是韓國檀園高中的學生。

可這起船難,並不簡單。

事發之後,韓國政府在72小時內——

沒有展開任何營救,甚至,阻擋其他力量的救援。

下面這個故事,在整整304個故事中,絕不是最傷感的。

卻已經讓無數人哭到頭痛——

《生日》

?? (2019)

看到男女主演,派爺就料到紙巾是少不了了。

《素媛》中最好的「爸爸」——薛景求

《密陽》中最悲傷的「母親」——全度妍

本以為,《生日》會像《熔爐》那樣。

尖銳地去展現那些無力的嘶吼。

但那些受害者家屬同政府角逐、尋找真相的部分。

幾乎都被這部電影迴避了。

它把焦點放在了一個普通的遇害者家庭,看似已經平靜的生活上

全度妍飾演的母親順南,在失去兒子後,就封閉了自我。

白天在超市收銀。

晚上就被裹入痛苦的旋渦之中。

一遍遍地翻看著同兒子最後的聊天記錄。

也會幻想在樓下奔跑打鬧的孩子,是兒子秀浩。

一想到兒子確實已經離開,還是會嚎啕大哭。

她也習慣了在別人面前佯裝麻木。

不去參加互助會,看到關於世越號的相關抗議,並不會停下來看一眼。

秀浩又一歲的生日要來了。

幫助遇害者家屬的代表,想給秀浩辦一個生日會

順南怎麼都不同意。

因為她知道,所謂的生日會,將會是一場正式的告別。

她仍不想鬆手。

可她沒有意識到,自己太過濃烈的想念,是需要別人來共同承擔的

有一次,她碰到同樣祭奠孩子的遇害者家屬。

對方邀請她一起吃個簡餐。

孩子們的合影,放在食物的盡頭。

對著孩子的合影,這些家長開起了一個善意的玩笑。

想把照片翻轉過來,讓照片中倒立的男孩「歇一歇」。

順南見到此情此景,只想趕快離開:

你們是來郊遊的嗎?

看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順南有點過分了。

在她這裡,無期限的悲傷,無限的補償。

是生者應對逝者盡到的義務。

可終有一天,這會傷害到了身邊每個健在的人。

已經不在的秀浩,依然有媽媽買來的新衣服。

女兒藝率,卻再也得不到媽媽的垂青。

當藝率挑食時,順南依然會搬出秀浩,把女兒趕到門外。

過了一會,又覺得自己這樣做很荒謬。

女兒,做錯了什麼?

女兒在外面哭,她在房間里哭。

哭自己的無能,哭自己的不講道理。

沒人能承受如此沉重的悲傷。

秀浩的朋友看到順南,會選擇躲著走。

有人甚至已經開始厭惡。

鄰居家的女兒,剛開始會陪著她一起哭。

但自己高考落榜兩次之後,同情不可避免地消失了。

是,你很悲傷。

畢竟,你失去的是那麼完美的一個孩子。

為了給家庭減輕負擔,會把愛好當成興趣。

對所有人來說,他都是滿分的存在。

但旁人卻沒義務永遠同你一起悲傷。

別人只想告訴你,生活總要繼續

甚至羨慕你,可以用小痛苦換來很多錢。

順南近乎固執的想念,恐怕只有一個人能完全接受。

丈夫正日。

因為在孩子去世時,他缺席了。

之前一直在越南工作。

兒子還一直想去找他。

辦了護照,拚命學習英語。

甚至已經制定過專門的旅行計劃。

這樣對不起孩子的父親,沒資格說讓妻子放下。

順南對歸來的正日,從來也沒有好臉色。

在失去孩子那最痛苦的時刻,他在哪裡?

然而電影又告訴我們,缺席的人,其實會更痛苦

從墓園探望秀浩回來,正日沒什麼話可說。

女兒呢,卻能在外人面前說出很多哥哥的事情。

這份愧疚,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於是他用盡一切力氣,試著去彌補。

想幫女兒克服對大海的恐懼。

卻好心辦了蠢事。

又想到,兒子的出國護照一直沒有公章。

於是他跑到海關大鬧,完成兒子的夙願。

以及,想給兒子辦一場生日會。

但在妻子的理解中,他的痛苦、愧疚,和想要彌補的決心,都是偽裝

順南甚至問他,回來是不是想瓜分賠償金。

這下,正日第一次在順南面前發了火:

你瘋了嗎?

都是失去孩子的痛苦,順南可以盡情向任何人發泄。

但正日的痛苦,必須獨自忍耐

也就不難理解,在秀浩的生日會上,他能不住地嚎啕大哭。

看完電影,派爺明白了導演的用意。

五年時間裡,我們已經把太多精力放在那個破碎的瞬間。

是否也忽略了,漫長的破碎,還在每個家庭繼續?

比起遙遙無期的真相,他們的心靈同樣需要撫慰。

所以,別總是想著去怪那些缺席的人。

他們,比所有人都更想讓時間倒退,去彌補一切。

要怪,只能怪這痛苦太過龐大,它滋生不出理解和寬容。

要怪,只能怪賜予這痛苦的人,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的國家。

順南不願放下,不想給兒子過生日,並不只因她的執念。

更多地是因為她覺得,自己沒法為兒子討回公道

孩子本是有生還可能的

但因為在救援黃金72小時內,政府沒有任何營救行動;

因為當時國軍部隊被要求原地待命,事發海域被封鎖;

因為美國、日本,乃至民間潛水員想要伸出的援助被拒絕;

因為相關政府部門既無法掌握情報,還發布虛假消息製造混亂;

因為青瓦台忙著向主流媒體施壓,因為時任總統朴槿惠在事發七個小時內不知蹤跡……

他們才葬身在了海底

沒人知道政府這麼做的具體原因。

真相,還是遙遙無期。

而應為此負責的國家,卻一直保持著沉默。

反而讓人拿賠償金去粉飾太平,讓家長閉嘴。

孩子們生活過的教室還在,有關他們的記憶就不會消失。

便也有人施壓想讓那間教室消失。

在揭露事故的紀錄片上映時,也有人會跳出來阻攔。

能拿出那麼大的勁去掩蓋,為何卻不願盡一點力去挽救活生生的人命?

五年後,《生日》繼續逼問著民眾在思考這個問題。

派爺相信,十年後,哪怕二十年後。

「世越號」三個字,依然會被提起。

最終被鐫刻在韓國歷史的恥辱柱上。

不會反省的兇手,自有無數人會幫著,記住它的惡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派 的精彩文章:

這國產劇「全程抄襲」,我卻喜歡到不行
虐貓又虐童,年度瘮人片沒跑了

TAG:電影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