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荷蘭興建生物煤油廠,用炸過薯條的油提取燃油開飛機,足夠嗎?

荷蘭興建生物煤油廠,用炸過薯條的油提取燃油開飛機,足夠嗎?

關注荷蘭,從關注一網荷蘭開始!

使用烹調剩油為燃料的飛機發動機目前已經存在,但到目前為止,只有少數航空公司,包括荷蘭皇家航空公司KLM,已經適度使用這種類型的廢物,作為礦物煤油的代用品。但是,到目前為止,這種可持續燃料只能在美國的洛杉磯加油,而洛杉磯有世界上唯一的生物煤油工廠。隨著荷蘭格羅寧根生物煤油工廠的建成投產,這將發生變化。

今天,第一座歐洲生物煤油工廠在格羅寧根開始動工,預計將於2022年投入運營。該工廠每年將生產100000噸可持續煤油,其中荷航KLM將使用四分之三。

荷蘭皇家航空公司KLM首席執行官Pieter Elbers說:「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每年可節省超過20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這相當於阿姆斯特丹至里約熱內盧之間1000次荷航的航班排放。最終,生物燃料占本公司燃料總消耗量的2%。」

在格羅寧根建造生物煤油工廠被視為使航空業實現可持續性的第一步。與礦物煤油相比,生物煤油燃燒時候產生的二氧化碳估計減少了幾十個百分點。專家認為這是邁向新技術的中間步驟,最終導致實現「中性氣候」的航空。

生物煤油具有植物的基礎成分,無需改裝發動機,可用於任何現有的飛機。

正反兩種聲音

來自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的專家Joris Melkert認為,格羅寧根的新工廠對環境有益: 「如果你能夠純粹地做到這一點,用正確的方式獲得新型的燃料,你可以讓生物煤油幾乎完全不排放二氧化碳。」

儘管如此,Joris Melkert說,仍有許多障礙需要克服: 「就像現在一樣,與普通煤油相比,成本非常高,價格有時高出兩到三倍,也並沒有被大規模使用。但是,如果你從來沒有開始邁出這一步,那就什麼都不會發生。 「

不過,也有批評的聲音。荷蘭布雷達應用科技學院的講師Paul Peeters表示,如果航空業繼續以目前的速度增長,使用生物煤油將不會有任何意義。

Paul Peeters說,研究表明,如果我們能夠在2030年用生物燃料取代9%的煤油,我們應該感到高興。 「這是歐洲的最大限度,這將使航空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約4%至6%。」

在全球範圍內,可以到2050年減少7%至30%。

他說,問題在於缺乏足夠的合適的原材料。如果你開始種植作物,問題又來了,哪來的空間?大自然已經承受著壓力,你能把製作生物煤油的作物種在哪裡?以可持續發展的方式這是不可能的,而採取不正當行為方式的風險非常大,就像最近出現的汽車用生物柴油造假一樣。除非我們突然開始減少飛行,否則生物煤油並不是航空業一直在等待的綠色革命。

他認為,長期解決方案應該是在其他地方。他說: 「就目前而言,我說可以建造這個工廠,但同時開發合成燃料。我們還必須努力研究能夠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新燃料的合成燃料。幸運的是,這項工作也正在進行中,史基浦將建立一個合成燃料的試驗工廠,直接從二氧化碳中生產燃料。」

可持續發展的中間道路

汽車生物柴油的造假可以讓航空業吸取教訓。獲得航空生物燃料使用博士學位的能源科學家Sierk de Jong說:「如果大型航空公司開始使用棕櫚油等不可持續的糧食作物,我會感到驚訝。根據生產環境的不同,有許多不同的綠色作物。有的生物煤油可能非常地不可持續,如大量焚燒叢林那裡種植棕櫚,以獲得棕櫚油;但是,你也可以使用造紙工業的殘留物,獲得可持續的生物燃料,減少高達9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研究可持續發展飛機燃料的Sierk de Jong認為,可持續飛機燃料的開發是一項類似三級火箭的工程,首先是重複使用過的油炸脂肪,目前洛杉磯和荷蘭的一家生物煤油工廠就是這種情況。 「這些烹調用過的殘餘脂肪無法無限制地獲得,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來自其他行業,例如農業的剩餘物物質也會被考慮進去。唯一的問題是,到目前為止,技術還達不到這一步,可以付諸商業的應用。但是,我是看到有發展的空間的。」

據Sierk de Jong的看法,最後的一步是進一步擴大: 「我看到了合成燃料的作用,那是由二氧化碳製成的燃料,可以從空氣中提取。其中需要的技術還處於起步階段,但我認為這是理想的終點站。我想我們應該竭盡全力,為氣候的變化做好準備,採取行動。」(黃錦鴻編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網荷蘭 的精彩文章:

荷蘭新聞短平快——5月11日
比利時老國王的桃色新聞尾巴很長

TAG:一網荷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