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禪宗傳六祖,因果匯聚牛頭禪

中國禪宗傳六祖,因果匯聚牛頭禪

禪宗是中國佛教的重要分支,影響力極為深廣。可是,有人就會問,中國禪宗六祖,再無建樹?當然,大師級別的人物出現很難,宗師級別的人物出現就更加困難了。可是,禪宗四祖點化的牛頭禪一脈居然,也傳了六代,就沒落了,這難道是巧合嗎?

達摩開創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終於一花五葉,盛開秘苑。

先說達摩,達摩想說服梁武帝,沒有成功,也就是印度佛教沒有完成本土化的轉變,只能乘坐葦船渡江,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可見,達摩身上依然有印度婆羅門教的影子,講究苦修,一個人對著牆壁九年,可謂意志堅定。

慧可飽讀經史,精通佛教經典,去京城交流,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遇到知名僧中令望的非難和冷遇。可見,此時禪宗,還沒有立足。

僧璨出家後,趕上周武滅佛,只能隱居皖公山,往來太湖縣司空山,居無常處,積十餘載,時人無能知者。隋大業二年圓寂,唐玄宗謚為鑒智撣師。此時的禪宗很孤獨,還沒有打開銷路。

道信讓禪宗崛起,26歲時被授以衣缽。這個年輕人是禪宗的轉折點,因為家族勢力的支持,走通了上層路線。唐高祖武德八年在正覺寺傳經講法。唐太宗派使者迎其入宮,堅辭不去,被賜以紫衣。道信將衣缽傳給了弘忍,開始遊歷四方,在牛頭山點化法融法師,初創「牛頭禪」,提出了「無情成佛」、「道遍無情」的觀點。一個奇怪的現象出現了,牛頭禪傳六代,至唐末漸衰。

弘忍開創東山法門,在選擇繼承人上出了問題。這一幕,可謂驚心動魄,神秀寫了一個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惠能作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弘忍認為惠能的悟境高於神秀,傳衣缽,命他連夜南歸。佛教內部對傳承的爭奪,堪比皇室奪嫡。在利益面前,一切都是浮雲。弘忍對慧能曾說:「自古傳法,氣如懸絲;若住此間,有人害汝。「

有人說惠能不識字,影響力極大!建立了南宗,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教法門。慧能是怎麼成功的?翻開這段歷史,冥冥之中,似有天助。

其實,這裡有一段公案!

惠能大師不識字,也沒有政治勢力扶持,本人隱居山林,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力,北宗神秀的禪門盛極,公推神秀為六祖,對於他們來說,門派的祖師比佛更重要,利益使然,和尚也有師承,也要生活,不食人間煙火的是佛。

神會勇敢的站了出來!出來指證:「在菩提達摩法系中,神秀是旁支;真正受五祖付法傳衣的,是韶州曹溪的惠能,惠能才是六祖。」

正好趕上了安史之亂,皇室的權利更替,引發了連鎖反應,神會在政治上獲得了官方的支持,惠能六祖的地位得到了朝廷官方的承認。,唐德宗貞元十二年,惠能被欽定為六祖。

從此,禪宗的理論基本就是慧能的理論。唐此時也是日落西山,窮途末路,牛頭禪也沒落了,可是慧能大師,卻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禪的代表人物。

歷史,就是這樣,讓你眼花繚亂,誰贏誰輸?老天爺定!北宗神秀估計想哭,一個學術大家,沒弄過一個不認字的大能!牛頭禪一脈,也折射了一個問題,「無情成佛」、「道遍無情」的觀點。讓思維修走進了牛角尖,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無情月常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碧海真空 的精彩文章:

從關羽一書封神,解讀中國民俗文化
科普道家五術,山,醫,命,相,卜

TAG:碧海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