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不是旗艦,是旗艦的殺手——iBasso DX220便攜播放器評測

不是旗艦,是旗艦的殺手——iBasso DX220便攜播放器評測

從2006年創立至今,iBasso已經走過了13個年頭,算得上是中國數字音頻行業的常青樹了。在最初的六年時間裡,便攜解碼耳放是iBasso的主要產品,在國內和歐美市場都贏得了不錯的口碑。2012年初,iBasso發布了全球第一台使用安卓平台的發燒級便攜音樂播放器(DAP)DX100,以當時最強解碼晶元ES9018和繞過安卓系統SRC的播放器為最大賣點,成為當時最著名的三大國磚王者之一(另外兩款分別是HIFIMAN HM901與 Colorfly C4Pro)。DX100的很多設計思路也影響了無數後繼產品。

不是旗艦,是旗艦的殺手——iBasso DX220便攜播放器評測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第一款使用安卓系統的發燒級數字音樂播放器 iBasso DX100

從2013年到2016年這段時間,iPod走向衰落,便攜發燒市場卻迎來井噴,越來越多的廠家開始推出基於安卓的專業DAP產品,而iBasso卻轉而推出了三款採用非智能系統的中低端播放器——DX50、DX90和DX80。

不是旗艦,是旗艦的殺手——iBasso DX220便攜播放器評測

從左到右:DX50 (2013),DX90 (2014),DX80 (2016)

2016年末,廉頗老矣的DX100終於讓出了旗艦的位置,採用雙ES9028Pro解碼晶元、安卓/Mogo雙操作系統以及可更換耳放卡設計的全新旗艦DX200橫空出世,讓iBasso回歸到便攜Hi-Fi行業的第一梯隊。

站在2019年回頭去看,無論從口碑還是銷量上衡量,DX200及其家族都是行業內最成功的中高端播放器產品之一。兩年多時間裡,iBasso在DX200普通版基礎上推出過黃金版、鈦金版兩個高端限定版本,同時開發了使用類似構架的廉價版DX150,並先後開發了超過10款各具特色的可更換耳放卡。在2018年開始進行的匿名評委推薦欄目HIFIDig Choice中,DX150與DX200兩兄弟也連續被評為3000~5999元價位中最值得購買的DAP產品(之一)。

不是旗艦,是旗艦的殺手——iBasso DX220便攜播放器評測

然而DAP行業是一個消費數碼與傳統Hi-Fi相交匯的領域。這個行業里,入門級產品的生命周期約為1~2年,旗艦級產品也不過2~3年。為了應對近年來各種新秀產品提出的挑戰,iBasso終於拿出了DX200家族的最新產品——DX220。

同樣在這個行業中,「升級」往往是「漲價」的委婉說法,不過iBasso這次決定拋棄這一傳統——DX220的建議零售價為5999元,僅比前代象徵性的貴出111元。下面我們就來談談這111元換來了哪些提升。


外觀設計與工藝

設計上最大的變化來自於屏幕,DX220正面屏幕區域從DX200的4.2寸升級為5寸並採用2.5D玻璃,屏幕與機身銜接處的倒角被大大簡化,提高了機身正面的一體化效果,甚至達到了近乎於全面屏的觀感。

不是旗艦,是旗艦的殺手——iBasso DX220便攜播放器評測

播放器背板相應的也從金屬噴砂變成玻璃材質,更加符合手機行業的流行趨勢。另外要注意的是,DX200的Wi-Fi天線位於機身內部,因此在背板頂部有一塊塑料區域用來供信號穿透,在DX220上,Wi-Fi天線的位置被移到了機殼與玻璃背板之間,使機身整體感提高的同時,內部EMI干擾也有所降低。

不是旗艦,是旗艦的殺手——iBasso DX220便攜播放器評測

DX200上標誌性的黑色分體側邊框被一體化邊框取代,音量輪與按鈕所在的位置稍稍突起並做拋光處理,與邊框其他部位的噴砂材質形成視覺差異。銀色的音量輪成為機身上的亮點。這種精簡的設計語言不但複合當下的流行審美趨勢,也讓DX220的觀感變得更加精緻小巧。

不是旗艦,是旗艦的殺手——iBasso DX220便攜播放器評測


操作體驗

播放器的操作體驗由硬體與軟體兩方面決定。

硬體方面,DX220使用的5寸全貼合1080p顯示屏,不但比DX200上那塊4.2寸720p顯示屏在解析度、亮度、色彩等方面有著質的提升,在同價位競品中也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其顯示效果與中端智能手機相比都毫不遜色。

不是旗艦,是旗艦的殺手——iBasso DX220便攜播放器評測

從左到右:DX200(4.2寸)、DX220(5寸)、一加6T(6.4寸)

理器方面,DX220繼承了DX200上那顆ARM Cortex-A53架構的八核CPU,內存則由2GB LPDDR3翻倍為4GB,ROM繼續維持64GB不變。

DX220還支持QC3.0/PD2.0/MTK PE Plus三種協議的快充功能,1小時可充滿4400mAh電池的70%。對於便攜播放器這樣的耗電大戶來說快充的意義不言而喻。

不是旗艦,是旗艦的殺手——iBasso DX220便攜播放器評測

軟體方面,DX200首發採用了自家定製的安卓6.0系統,並於去年底升級為安卓8.1系統,而DX220首發既採用了安卓8.1,因此目前兩者安卓系統版本一致,並且都支持所有第三方APP繞過安卓SRC功能(既Bit-Perfect)。不過經過優化後,DX220系統運行流暢度比DX200有了明顯提升。

安卓系統中的Mango Player播放器是播放器的核心應用,iBasso對DX220上的Mango Player進行了全新設計,在UI美觀性與交互流暢度上與DX200使用的舊版不可同日而語。

不是旗艦,是旗艦的殺手——iBasso DX220便攜播放器評測

除了大家常用的安卓系統外,DX200/220還內置了iBasso自主開發, 基於Linux的「純音」向操作系統Mango OS。可以讓只使用本地音樂播放功能的玩家享受到比安卓系統更純粹的聲音品質。更強的系統配置讓DX220可以使用新一代Mango OS,新系統的美觀性、流暢度都比DX200使用的初代Mango OS有了質的提升。那些曾經認為Mango OS是雞肋的同學或許要重新考慮一下了。


音頻性能

在任何情況下音頻性能都是播放器的核心要素,人們可能會為了出色的音頻性能而犧牲掉外觀甚至操作體驗,但絕少有人反其道而行之。眾所周知,iBasso在旗艦產品上一向青睞美國ESS Technology公司的PRO SABRE系列DA晶元,無論是DX100上使用的ES9018S還是DX200/220上使用的雙ES9028PRO都是為台式設備設計的參考級DA晶元,其音頻通道數、指標參數甚至功耗都要高於ESS為移動設備開發的SABRE HiFi系列晶元。

不是旗艦,是旗艦的殺手——iBasso DX220便攜播放器評測

或許有人對於DX220的升級不包括解碼晶元而遺憾,為什麼不用旗艦級的9038PRO呢?除了定位的考慮外主要還是功耗的原因,要知道ES900/18S與2/38PRO都是8聲道解碼晶元,其功耗遠超過常見的2聲道DAC(即使8聲道並聯為1聲道),而ES9038PRO為了追求更極致的性能指標,差分電流輸出又比ES9028PRO增大了3倍,功耗也相應增加不少。所以在DX220這樣的體積內想塞進兩顆ES9038PRO,還維持現有續航水平是不現實的。

其實對於隨身設備來說DA晶元的性能往往不是瓶頸,ES9028PRO這種次旗艦級晶元一顆就已經足夠,兩顆已經是overkill。作者聽過目前市面上聲音表現最極致的台式解碼器之一,售價近10萬元瑞士Merging NADAC在主要解碼通道上也只是用了一顆ES9028PRO的上上代產品ES9008S而已。

不是旗艦,是旗艦的殺手——iBasso DX220便攜播放器評測

但是不升級DAC並不代表無法提高音質,iBasso從DX200黃金版、鈦金版的研發中吸收經驗,在DAC電源濾波部分使用松下聚合物黑鉭電容,供電部分採用定製款一體成型的低內阻電感。更重要的是設計師在DX200本身的2顆Accusilicon超低相噪飛秒晶振的基礎上為DX220的CPU與XMOS又配備了1+2共3顆飛秒晶振,使整個平台做到了全飛秒級精度。關於電源和時鐘帶來的改變請參閱下方主觀聽感部分。

音頻性能提升的另一個維度是功能的增加。除了前文提到的安卓系統下全平台繞過SRC (Bit-Perfect),DX220還增加了對於MQA音樂的完整支持(帶有MQA Decoder),這也讓iBasso成為Hiby之後第二家支持MQA格式的中國品牌。關於MQA的討論較長,所以放到本文最後。

不是旗艦,是旗艦的殺手——iBasso DX220便攜播放器評測

DX220播放Tidal Music中的MQA音樂

最後一點對於很多用戶來說也十分重要,DX220是全球首款採用藍牙5.0晶元的專業DAP產品,並且支持近年來流行的雙向藍牙功能,與包括aptX HD與LDAC在內的主流高清音頻格式。藍牙5.0相比於主流播放器使用的藍牙4.2協議的優勢是多方面的,但對於注重音頻質量的用戶來說傳輸帶寬的翻倍與連接穩定性的提高是最為主要的指標。


主觀聽感

長弓:

聽感基於以下器材:iBassoDX200 / DX220、iBasso AMP1/1MKII/7、Beyerdynamic DT1990PRO、iBasso SR1、qdc 8CH

DX220像iBasso的大多數DAP產品一樣,在默認配置下呈現出中性而直接的聲音風格。當然它也提供了行業內最豐富的調音手段——從3級增益到10段EQ,從DAC內置的7種濾波到複雜的PMEQ,再加上已經推出的近10款不同風格的耳放卡,用戶手中其實有著無窮多種調音組合。

不是旗艦,是旗艦的殺手——iBasso DX220便攜播放器評測

在使用相同耳放卡(AMP7)的情況下比較DX200與DX220,一句話形容就是聲音變得更加「真實」了。詳細描述就是DX220有著更好的清晰度、更準確的定位和結像、更有空氣感的高頻和更有層次感的低頻,以及更安定的背景。這種聲音素質而非聲音風格上的提升我認為主要是時鐘系統升級的功勞——在一些台式解碼器上使用高素質的外置獨立時鐘時也能得到類似的聽感。根據我的經驗,擁有高精度時鐘的數字系統總會給人一種更「冷靜」的感覺,但這種「冷靜」不同於很多人以為的「冷聲」,它不是一種調音上的傾向,而是充滿了微小細節的自然狀態。

如果給兩台播放器裝上原配耳放卡AMP1和AMP1 MKII,它們之間音質的差距還將進一步拉大——兩兄弟在音色的豐富性、樂隊的空間感、細節的揭示力等方面有著類似於HD(720P)對FHD(1080P)屏幕那樣明顯的區別。當然AMP1 MKII和AMP7/8相比在中頻的甜潤感方面有些優勢,但是在瞬態、分離度與驅動力方面還有一定的差距。

不是旗艦,是旗艦的殺手——iBasso DX220便攜播放器評測

岳鵬:

試聽DX220(搭配AMP1 MK2)的參考耳機為iBasso自家的IT01s,對比的參考機型是iBasso的前旗艦DX200(搭配AMP1),隨後還分別兩款機型搭配了iBasso的新款耳放卡AMP7。為了保證前後對比方便,統一採用3.5mm介面標準。

先說一下IT01s這款耳塞,作為一款千元級產品,無論是做工還是聲音,到最後的佩戴,都令我非常驚喜,可以說是一款非常全面的綜合性耳塞產品,能夠應對絕大部分場景的音樂還原需要。

在DX200(AMP1)的驅動之下,首先能夠感覺到能量感非常強悍,無論是低頻的下潛還是高頻的延伸,都有一種「衝勁兒」,這種感覺聽速度較快的流行、電子音樂非常過癮,但不足之處在於,整體的解析力和透明感稍遜,屬於勇猛有餘,精緻不足。

換上DX220(AMP1 MK2)後,由於這款新旗艦採用了更好的時鐘方案,因此能夠感覺出來在聲音的通透度和細膩度方面有明顯的進步,同時亦保留了iBasso一貫的醇厚音色,動態的還原也非常不錯。這一點在表現類似Allan Taylor這樣的醇厚男聲時尤為過癮。

你以為更換上旗艦級的耳放卡AMP7增加的只是推力?不不不。恰恰相反,因為我覺得AMP1其實推力已經很OK了,在AMP7驅動之下,聲音風格反而是審慎而內斂的。最大的不同在於,聲音整體的通透度、立體感和安定度有了明顯的提升。如果您聽的是錄音發燒的人聲錄音,比如《Four Wild Horses》,能明顯感覺到歌手的聲像更加立體了,雖然用耳機聽音樂不可避免地會有頭中效應,但就是能夠感覺人聲的定位和實體感都加強了,變得更加生動、立體。此外,高頻的延伸少了些火氣,更多了一些水潤和清透,令人舒爽,音樂的線條感也有所提升。

總體而言,載入了AMP7的ibasso DX220,作為旗艦級的組合,對得起產品的定位和售價,即使放在市面上來與同級產品進行對比也毫不遜色。它擁有清爽而不刺激的高頻,清晰而有質感的中頻,控制力和延展度良好的低頻,細節分析力和平衡度都堪稱上佳,值得一聽。

曾經是九段:

試聽參考耳機Lightharmonic Oscar XXI,Focal Utopia等。

聲音方面,載入雙片ESS9028PRO DAC與全飛秒時鐘後的iBasso DX220在聲音硬素質方面有非常不錯的表現,九段AB新老兩台旗艦後能夠感知到新品的提升。在搭載AMP7耳放卡下,iBasso DX220的聲音有著更好的規模感,聲音厚度保持原本不錯的表現的同時再細節分析力上有著較大的提升。同時在人聲聽感方面,iBasso DX220有著更健康自然的表現,不會過於厚實但有著豐富的質感與層次,配合中高頻很好的質感表現能夠提供非常舒適的聽感。AMP7耳放卡提供了充足的推力,足夠驅動幾乎所有入耳式耳機,但如果想充分驅動旗艦級頭戴耳機,則需要推力更強的平衡耳放卡AMP8。

不是旗艦,是旗艦的殺手——iBasso DX220便攜播放器評測


總結

儘管和DX200採用同樣的架構,但DX220在功能、音質和操作體驗這三個主要方面實現了全方位的進步。然而從編號可以看出,DX220並不被iBasso官方看成是一款真正的旗艦(真的旗艦應該是DX300),只不過對於其他品牌售價售價高昂的旗艦產品來說,DX220的存在或許會讓它們感覺如芒在背吧。

特點:

5寸1080P全貼合屏幕

8核CPU + 4G RAM + 64G ROM

Android 8.1+ Mango 2.0雙操作系統

2顆ES9028PRO DAC + 5顆飛秒晶振

雙向藍牙5.0、MQA解碼、PMEQ功能

可更換耳放卡設計

優點:

流暢的操作體驗

過硬的聲音素質與中性的調音風格

可換耳放卡提供了豐富的可玩性

誠意十足的售價

但是:

較高硬體配置給續航帶來較大壓力

播放高清音樂時發熱量可觀

清爽的聲音風格不一定適合所有用戶(電子管耳放卡AMP9關注一下)


關於MQA

MQA是英國之寶聯合創始人Bob Stuart發明的一種音頻格式,簡單來說MQA可以將Hi-Res音樂中24kHz以上的高頻信息隱藏到24kHz內的雜訊的區域里(這其中涉及到一些複雜的心理聲學原理),從而實現高效率的壓縮(MQA是否屬於「有損」壓縮還有爭議),使之能夠適應例如CD或流媒體等低帶寬介質的需求。同時它還可以在不同設備上以不同層次的展開(unfold)來達到最佳回放效果。

例如一個MQA-CD文件與普通CD內置的16Bit/44.1kHz的LPCM文件體積基本相同,其在普通CD或播放器上它能夠正常以16Bit/44.1kHz的規格回放,而在使用帶有MQA解碼程序(MQA Core)的播放軟體(如Tidal或Audirvana)時,它能夠以24Bit/88.2或96kHz的規格回放,而在使用帶有MQA Decoder的播放器(硬體)時,它能夠以24Bit/176.4或192kHz的完整規格回放。

不是旗艦,是旗艦的殺手——iBasso DX220便攜播放器評測

MQA音樂的三次展開過程

MQA的另外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優點是它的防偽功能,MQA音樂文件只能由帶有MQA插件的音頻工作站生成,因此我們從任何地方獲取的MQA都能保證是真正的「母帶」級別,而不必像其他Hi-Res文件那樣擔心是被第三方從MP3文件升頻而來。

目前支持MQA的流媒體音樂供應商主要是TIDAL Music,裡面凡是歌曲名稱後面帶M標誌(Master)的就是24Bit/88.2~192kHz規格的MQA音樂,主要以華納和環球兩家唱片公司的音樂為主。想要體驗更多的MQA音樂,你可以去索尼精選、Onkyo Music或者ProStudio Master等網站購買並下載,這些地方購買的MQA音樂最高可支持到24Bit/352.8kHz規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