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陶淵明寫詩罵兒子,後人卻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先看看自己吧

陶淵明寫詩罵兒子,後人卻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先看看自己吧

陶淵明是隱逸派詩人的鼻祖,他後半生辭官歸隱田園,過得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安逸生活。後人推崇陶淵明,因為他心無雜念,無欲無求,有真正的名士風度。但其實陶淵明並非沒有慾望和煩惱,他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自己的5個兒子能成才,為此可以說是操碎了心。

陶淵明一生一共結過兩次婚,生下了5個兒子。古人講究多子多福,光從兒子的數量來看,陶淵明絕對是個有福氣的人。他的五個孩子分別叫做阿舒、阿宣、阿雍、阿瑞還有阿通。陶淵明雖然在仕途上頗為不順,但是他才華橫溢,誰也不能說他寫出來的詩不好。

可是陶淵明的5個兒子,卻沒有一個真正的繼承了他的才華。他白日在家教子,但是第二天5個兒子就能把他教過的詩文忘個精光。陶淵明一怒之下寫下了一首《責子》詩,在這首詩中把自己的5個兒子給數落了一遍。這首詩是這樣的: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固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在這首詩中,陶淵明自揭家醜,哀嘆時運不濟5子俱不類他,尤其是阿雍和阿瑞,13歲了竟然連數都數不清楚。雖然這首詩是陶淵明在責罵自己的兒子,但其實也能看的出陶淵明的愛子之心,盼子成才之切。

但這首詩卻一直很受爭議,引起爭議的就是這首詩的最後一句「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這最後一句詩的意思翻譯成大白話很簡單,那就是「算不想那麼多了,幹了這一杯酒吧」。在後人看來,陶淵明是個著名的詩人,但是他絕對算不上一個合格的父親。陶淵明一生最愛飲酒,每日酒不離手,甚至曾經說過無酒不成詩,不喝一口酒,他甚至連半句詩都寫不出來。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有一個整日酗酒的父親,他的5個兒子如何能成才?陶淵明厭惡官場的爾虞我詐,因此毅然辭官歸隱。但是他還有一家老小要養活,必須要掙錢糊口。陶淵明最初也嘗試過種地,但是他種地卻沒有什麼成效,有詩「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為證。他貪圖鄉村生活的安逸,種地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陶淵明雖然很有學術,但是他一個人教5個孩子,難免有些吃力。再加上當時家族的實力和人脈非常重要,陶淵明辭官歸隱,無疑是自斷人脈。他的兒子們自小在鄉野長大,一見不了市面,二積攢不了人脈關係,對於時事政治也是一竅不通,長大後根本不可能為官入仕。而他的5個兒子都是男孩,將來必須要承擔一家之主的責任。

陶淵明作為父親,卻不能為孩子們的前途帶來任何的幫助。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陶淵明的這首《責子》詩才引起了爭議。後人甚至認為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上樑不正下樑歪。陶淵明5子不成器,根本原因在他自己身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心可法 的精彩文章:

「跟他離婚,兒子能上大學」,她含淚拒絕,兒子當了農民她並不悔
古代童養媳的陋習:除了需要做家務之外,還要承擔照顧丈夫的責任

TAG:史心可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