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諾門罕戰役日軍為何不派最精銳部隊?背後原因很沉重

諾門罕戰役日軍為何不派最精銳部隊?背後原因很沉重

諾門罕戰役,或稱哈拉哈河戰役,又叫諾門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日本及蘇聯在遠東地區發生的一場戰役。日本稱5月11日至6月上旬的事件稱為第1次ノモンハン事件?,即第1次諾門罕事件;此後至9月16日停火為止,稱為第2次ノモンハン事件?,即第2次諾門罕事件。

長久以來,關於蘇日之間的這場「諾門坎戰役」,傳達這樣的信息「中國軍隊往往幾個師都干不過日軍的一個師團,而蘇聯軍隊彷彿輕輕一揮手,就全殲日本一個師團。」

然而真相併不是這樣。

這場發生在當時中國滿蒙邊境的蘇日之戰,被稱為「日本陸軍的首次慘敗」。

從戰略上來說,日本確實是輸了,不僅退出滿蒙所有爭議地區,而且從此打消了「北進」戰略,倒向了「南進」。

但從戰役角度,日本遠沒有原來說得那麼慘!

從傷亡數字看,日軍其實就投入一個23師團的主力及一些增援部隊,戰後統計傷亡,一共2萬人左右,23師團確實近乎被全殲,但並不是傳說中的5萬人。而蘇聯方面戰後解密的統計,傷亡並不是6000人,而是25000人。

為了這場戰役,蘇聯由二戰頂級名帥朱可夫指揮,投入的是一個裝甲集團軍。結果對陣日軍一個師團,蘇聯500架作戰飛機損失了207架,外加損失了近400輛坦克。

以炮彈數為例,整個「諾門坎戰役」,20000多名日軍一共承受了蘇聯軍隊31000噸炮彈的轟擊。饒是如此,日軍第23師團依舊成功突圍了。

這個日軍的第23師團是支什麼部隊?

第23師團當時被稱為「警戒師團」,在日軍里算是「不入流」的部隊。戰役打起時,師團成立才1年,在編15000人,缺員12000人,還不是滿員編製(日本一個師團滿員編製27000人人左右)。

讓二流師團對付蘇聯軍隊,日本人是不是頭腦發熱了?日本陸軍精銳師團都到哪去了?

其實,在諾門坎沒佔到便宜後,日本原打算把駐紮在中國青島的第五師團,駐紮在河南的第14師團,以及第二、第四、第七師團都調過來,與蘇軍決一死戰。但最終,被日軍大本營制止了。

原因很簡單,日本陸軍最精銳的17個一類甲等師團,除了近衛師團外,都在中國戰場被中國軍隊牢牢的拖住。

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中國是全世界抗擊日本法西斯的唯一戰場,抵抗著日本陸軍總兵力的80%;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依舊是抗擊日本的主戰場,拖住了50%以上的日本陸軍。據日方統計,日軍在戰爭中共死傷195萬人。其中在中國戰場死傷133萬人,占傷亡總數的70%。

中國在這場戰爭中,共傷亡2100萬人,其中軍隊傷亡380多萬人,占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參戰國傷亡總數的五分之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在立儲密旨里道光為何寫下兩個名字?
黃蓮聖母林黑兒,唯一被外國人做成標本的女人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