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戰鬥民族火箭就是牛 被雷擊之後照樣把衛星打上天

戰鬥民族火箭就是牛 被雷擊之後照樣把衛星打上天

5月27日,俄羅斯國防部宣布俄羅斯空天部隊在普列謝茨克發射場用聯盟2.1B運載火箭成功將1枚GLONASS導航衛星送上太空。地面中心已經成功接收到來自這顆衛星的信號,衛星內各系統運行正常。

按照俄方的說法,此次發射運載火箭和衛星表現正常。發射任務完成的非常成功,不過從俄方透露視頻來看,這枚運載火箭在發射之後不久就疑似受到雷擊,幸運的是運載火箭沒有受到影響,飛行正常,成功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儘管這是一次意外事件,不過也彰顯了俄羅斯在運載火箭領域雄厚的實力。

閃電(雷擊)是運載火箭發射大敵,如果運載火箭直接被閃電(雷達),非常容易發生結構損壞、電子設備熔毀等事故,從而造成發射失敗,所以運載火箭發射一般都會碰開雷雨天,以保證發射安全,但是結果就是成衛星發射窗口減少,不利於快速發射和密集發射任務,對於發射場選址也會造成影響,例如不能選擇雷雨較多的地區。因此國外新一代運載火箭都採用了防雷設計,美國已經防雷做為飛行器設計標準重要內容,蘇聯/俄羅斯也制訂了比較詳細的運載火箭防雷設計規範,實現了防雷設計、實施和反饋的閉環,有效提高了運載火箭防雷能力。

此次發射的聯盟2.1B運載火箭應該採用了防雷設計規範,對火箭關鍵結構、電氣設備進行了加固,能夠承一定強度的雷擊,即便被閃電擊中也能夠保持安全飛行。從相關視頻我們可以清楚看到聯盟2.1B被雷擊是在起飛後不久,姿態還不穩定,閃電更是直接擊中火箭,可以說挨得非常結實,但是火箭仍然能夠保持原來飛行姿態,繼續飛行。顯現火箭設計非常優秀。

需要指出的是國內運載火箭防雷設計與國外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雖然航天部門曾經頒布過運載火箭防雷設計規範,在新型號之中考慮了防雷設計,但是受到基礎研究、試驗手段等因素影響,國產運載火箭防雷能力與聯盟2.1B這樣的新型運載火箭還是要遜色。隨著海南文昌發射場、海上火箭發射系統投入使用,航天部門也在考慮沿海地區雷電高發情況,著手提高國產運載火箭防雷能力,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此前曾經透露他們正在開展 「雷電放電對飛行器等產品損傷機理及防護技術」領域的研究。這項技術主要是通過對火箭雷電損傷機理的研究,運用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等手段,開展對火箭的精確防護。研究成果投入應用後,國產運載火箭有望穿上「防雷衣」。到那時,衛星發射窗口選擇將不必刻意避開雷雨天,能夠有效提高國產運載火箭使用效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飛豬的防務觀察 的精彩文章:

總統專機護航效果出來了 俄羅斯空天部隊增購76架蘇57戰鬥機
再見 051 國產第一代導彈驅逐艦已經全部退出海軍作戰序列

TAG:小飛豬的防務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