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缺乏火炮要端點日軍炮樓真是談何容易

缺乏火炮要端點日軍炮樓真是談何容易

軍曹,在全球並不具備普遍性,是二戰時期,日本軍隊特有的現象,屬於軍隊中的士官,具體為上士曹長、中士軍曹,下士伍長,此後,便是士兵,分別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因此,日本軍隊中的軍曹,屬於士官中的中級士官,高級士官為曹長,下級士官則為伍長,在士官隊伍中處於中游位置,起著非常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戰期間,日本軍隊的士官在軍中作用非常大,是基層部隊中的戰鬥骨幹,最主體的戰鬥成員,在日軍進攻受阻和防禦最艱難的態勢下,軍官往往會組成以軍曹或曹長或伍長等士官領銜包括士兵在內的敢死隊,起到決定戰場態勢的重大作用,老兵豐富的作戰經驗,以及頑強的戰鬥意志,高超的個人技戰術本領,是鼓勵士兵衝鋒陷陣的絕佳楷模。

包括軍曹在內的曹長和伍長等士官,在戰場上所起到的作用,有時真比初級軍官都重要,關於這點侵華日軍指揮層有著清醒的認識,所以經常將戰鬥重任由軍曹等士官來承擔,畢竟士官是和基層的士兵摸爬滾打整天都待在一起的,對每個士兵的心理素質和個人技戰術水平等,其實都心中有桿秤,關鍵時刻派哪個士兵執行哪個任務都門清得很。

光陰荏苒,中華民族最黑暗的日子已漸行漸遠,但屈辱的歷史卻從不能忘懷,浙江海寧斜橋火車站旁,卻依然完好無損地保存著一座當年侵華日軍建造的炮樓,炮樓附屬的營房中,還貼滿了當年發行的《大阪每日新聞》等日文報紙。

當年上海、杭州等地相繼淪陷,日軍侵佔滬杭鐵路,在其中多個車站建造了炮樓和碉堡,就是為了防止鐵路設施和物資被破壞;斜橋火車站有一東一西兩座炮樓,為侵華日軍1940年左右建造。

時間都快過去八十年了,斜橋火車站旁日軍炮樓還能保存得那麼完好,得益於相關部門的妥善保護,現已成了歷史文物,讓子孫後代了解並銘記這段歷史;斜橋火車站旁右側外牆由青磚搭建而成炮樓的前方,立著一塊「海寧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

所謂的炮樓,是當年侵華日軍為了加強佔領區控制的產物,就是那種四周有槍眼,裡面駐有日偽軍,可以瞭望並射擊的高碉堡,侵華日軍在華北地區的交通要點、鐵路沿線、重要的村鎮等,都修建了高碉堡,被抗日軍民稱為「炮樓」。

據統計日軍僅在在華北修建的炮樓就多達7700多個,此時日軍在華北的總兵力只有9個師團,大約16.2萬人,就是全部日軍都投放到炮樓,一個炮樓也只有21人。

由於日軍常設師團是機動作戰的部隊,不可能將日軍分散到各地的炮樓,因此平均到每個炮樓的日軍少之又少,駐紮在炮樓內的日軍非常少,常常是三、五個日軍,其他的都是偽軍,抗戰劇對炮樓日偽軍的兵力部署分析大致是正確的。

小炮樓也就一挺歪把子或九六式輕機槍,其他將近20支三八式或九九式步槍,頂多再配一門八九式擲彈筒,但凡連成片的炮樓,會有一個中心炮樓,配備有一挺九二式重機槍,火力會比較強大,是缺乏迫擊炮、加農炮、榴彈炮的抗日軍民,難以端掉日軍炮樓的最主要原因。

抗戰神劇中,用棉被澆水,披著棉被接近炮樓,機槍和步槍子彈打在上面,都不會傷及一根汗毛,用炸藥包就將炮樓炸上天的鏡頭,純屬無軍事常識編

導的扯淡,嚴重脫離了歷史的真實性,日軍的炮樓要時那麼好端,抗戰早就結束了,還會犧牲數千萬軍民嗎?

一般情況下,日軍的軍曹擔任分隊長,相當於其他國家軍隊的班長;極少數情況下,也有軍曹擔任小隊的副隊長,相當於其他國家軍隊的副排長,與普通士兵相比,顯然軍曹的服役年限、作戰經歷和作戰經驗包括個人技戰術水平等都要比普通士兵高出一籌。

軍曹就是兵頭官尾,都富於實戰經驗,由軍曹擔任炮樓的指揮官,既節約了初級軍官的資源,同時又能較好地指揮並協調少量日軍和偽軍共同作戰,發揮軍曹在戰場上的主觀能動性,以最小的兵力,達成封鎖抗日軍民,減少日軍的戰損,日軍的如意算盤確實打得非常精明。

而華北平原無處不在的炮樓,確實給了抗日軍民以極大的壓力,抗戰題材的小說《敵後武功隊》魏強的武功隊掩護地方幹部穿越日軍由天然河道、封鎖溝、鐵絲網和炮樓等所組成的封鎖線,何等的艱難困苦,哪有現在抗戰神劇裡面那般輕鬆搞定炮樓的。

《敵後武功隊》中,魏強的武功隊裡應外合才端掉了日軍的炮樓,倘若沒有有良知的偽軍內因從內部反水,魏強的武功隊儘管戰鬥力很強,但由於缺乏火炮,難以突破日偽軍機槍、步槍、手榴彈和擲彈筒所組成的強大火力,端掉日軍的炮樓真是談何容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平視野 的精彩文章:

中期海軍擁有6支航母編隊可期
倘若美伊爆發戰爭俄羅斯註定介入

TAG:國平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