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流弊!!!

《寄生蟲》。

26日凌晨,《寄生蟲》以評審團全員9票的壓倒性優勢,將戛納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收入囊中。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這是導演奉俊昊在三大電影節的首次斬獲,更是韓國電影在戛納電影節零的突破。

但。

為什麼是奉俊昊?

需知,韓國長期征戰國際的導演,不論朴贊郁、李滄東、金基德、洪常秀,其資歷,經驗都比奉俊昊資深。

更何況,比起以上幾位,以類型片起家的奉俊昊,怎麼看都沒有「大師相」。

所以。

為什麼是他?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此次《寄生蟲》拿獎,一句無爭議的評論是——

這是類型片的一大勝利。

長期以來,類型片因其相對通俗的特質,一直受頒獎禮冷落。

連奉俊昊也早早給自己找台階。

獲獎可能不大,這部電影更像是拍給韓國本土觀眾看的作品,外國人不一定能非常理解。

最終。

奉俊昊用實力向世界證明,類型片確實可以做到精彩性和藝術性並存。

但講真。

與其說奉俊昊拍類型片,不如說他一直在探索類型片的邊界。

一種類型片的背後,往往是一套經過千萬次錘鍊,且驗證有效的語法。

問題是,再有效的語法,看多了,也會成為套路。

既成套路,難免膩味。

而奉俊昊的電影,好就好在,處處反套路

以其韓國票房最高的《漢江怪物》為例。

按好萊塢的敘事套路,怪物通常遮遮掩掩,欲蓋彌彰,直到進度條過半才現出真身。

但在《漢江怪物》。

僅僅12分鐘,怪物就露出全貌。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怪獸露臉後呢?

打怪物,也反套路。

這一幕當時看得Sir嘖嘖稱奇。

一家人,在漢江邊拿著槍圍獵怪物。

怪物中槍,暴怒反擊。

就在這時,爺爺拿著只剩一顆子彈的槍朝怪物,隻身向前。

眼神堅毅,步伐乾脆。

舉槍,瞄準!

一個市井英雄正要升起之際。

——連BGM都出來了。

干!

原來沒子彈。

結果,爺爺只得轉身,一臉堂皇回頭,揮別家人。

然後?

沒有然後。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反轉嗎?反轉。

幽默嗎?黑色的。

當主流類型片前仆後繼渲染犧牲的壯烈時,奉俊昊看到犧牲背後更為隱秘的利用。

所以他要追問,誰說犧牲一定是有價值的?

看奉俊昊的電影,你要時刻準備挨耳光。

而看完奉俊昊的電影,你更要做好後腦勺挨悶棍的打算。

Sir說過,《殺人回憶》的多重結局。

當宋康昊死死地盯著屏幕時——

他看見什麼?

罪犯?

誰是罪犯?

更進一步,這眼神,是悔恨還是憤怒?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事實上,奉俊昊電影的所有結局,都有綿延而豐富的開放性。

《綁架門口狗》最後,大學講師通過賄賂獲得教授的工作,卻得屈身於昏暗的講堂;因為疏忽工作而被炒魷魚的公寓管理員,卻自由地爬山玩耍。

所以,誰才是真正的贏家?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雪國列車》最後,年幼的男孩和女孩終於逃出了封閉的列車,卻發現遠處站著一隻北極熊。

所以,這是生存的希望,還是又迎來一輪生命的撕咬?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更撼動靈魂的是《母親》。

最後,夕陽下,幫弱智兒子掩蓋罪行的母親,像個弱智一樣在大巴上無端端起舞。

所以,她也瘋了么?

她是瘋了還是像兒子一樣裝瘋?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當主流類型片前仆後繼謳歌底層的善良時,奉俊昊看到善良背後更為隱秘的算計。

所以他要追問,誰說底層一定是善良的?

別誤會,並非奉俊昊沒有惻隱之心。

恰恰相反,正因為他對小人物有著更為深沉的愛和憐憫,所以才對真實的他們有著敏銳的體恤。

《母親》中,被母親拿來當替罪羊的是誰?

另一個無依無靠的弱智少年。

「弱者不一定值得同情,因為弱者之下,還有弱者。」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一部類型片。

能有一個好故事,已夠及格。

再把這個好故事講好,即高分。

而奉俊昊類型片更高級的地方在於——

他在玩轉類型片元素的同時,也將自己對韓國歷史的反思,對韓國人苦難的關切,融入其中。

你看到的是個人命運在時代巨變中被拉扯,被撕裂的悲劇。

這種悲劇的根源,既有歷史,政治,社會之因,也不乏主觀選擇。

《殺人回憶》。

以至今未破的華城殺人案為藍本,真實重現20世紀80年代韓國鄉鎮落後的生活狀況。

警察粗暴地對待罪犯,推理全靠主觀臆測。

「是不是犯人,我看他一眼就知道了。」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不止。

找巫婆問破案線索。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宣紙上倒墨水,幹了就有兇手的臉。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這什麼意思?

《漢江怪物》。

電影上映時,正值駐韓美軍事件,當時,肇事美軍開裝甲車碾死女學生,卻被判無罪,民憤滔滔。

片中,急速惡劣的環境催生了怪物。

但環境惡劣的情況下,誰還在往漢江傾倒化學垃圾。

——美方實驗家。

片尾,怪物被殲滅。

宋康昊窩在小房間吃泡麵,電視上正播放美國政府對此事件的報道(稱一切是謊言),節目未完,遠方若有若無地傳來又一聲怪物的嘶吼。

宋康昊放下碗筷,用腳趾頭把電視機關掉。

這,又是什麼意思?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就算是向西方資本妥協的《玉子》,最動容的一幕,還是奉俊昊對韓國年輕人生活現狀溫度性地描寫。

集團貨車司機對著上司吐槽:「我確實有駕照,但我沒有四大保險(買不起)。」

然後,丟下鑰匙,揚長而去。

最後還在媒體跟前大喊「They fucked up,not me.」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這這這,又是什麼意思?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說回此次獲獎的《寄生蟲》。

故事。

一開始就以奉式慣有的戲謔和懸疑抓人心。

無業游民金奇澤(宋康昊 飾)一家,原本屈居地下室,靠著製作披薩盒子生存度日。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一天,好運降臨。

經朋友介紹,長子奇友(崔宇植 飾)認識了富人朴社長(李善均 飾)。

憑著妹妹十級PS功力,奇友以偽造的學歷證書,順利獲得家教工作。

當踏進朴社長家門,眼前從未見過的富裕生活,循序激活,並膨脹了他。

他開始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妹妹進富人家擔任職位。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他們迅速成為這家人的「寄生蟲」。

但他們沒想到——

當「寄生蟲」的,不止他們……

留意這張海報,富人一家穿著鞋子,而窮人一家沒穿鞋,但在海報的左側,顯然還有一雙沒穿鞋的腳。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除了故事,《Sir電影》前線夥伴@小驢更折服於其講故事的方式。

前半段笑點滿滿,背景音樂的襯托下,一段段戲劇化的衝突安排既緊張又喜感。

後半段隨著劇情的推進,情感不斷深入,幾次反轉出乎預料,整體情節毫無贅余,敘事堪稱完美。

用戲謔講述苦難,用隱喻揭示現實,所有人都是無辜的,這是社會無解的問題。

《Movies Room》影評人@Radek Folta更誇張:

忘記昆汀吧,本日真正的電影是《寄生蟲》,這就是為什麼電影中敘事是如此重要。

還有英國《每日電訊報》影評人@Robbie Collin,Sir只能說,這樣的評論也鑽入了我的皮膚。

這是一部(寄生蟲)鑽進你皮膚挖洞,並將會把它的「牙齒」深深插入軀體的電影。

更多讚美,Sir沒看過,就不妄加引用了。

但一點毫無疑問。

即使《寄生蟲》沒有好評如潮,沒有金棕櫚大獎,僅沖奉俊昊這個名字。

這部片,就是年度必看。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奉俊昊。

1969年9月14日出生於韓國大邱廣域市,畢業於延世大學社會系(88級),導演、編劇。

用昆汀的話說:八九十年代後,最具斯皮爾伯格氣質的導演。

在Sir看,金棕櫚頒給《寄生蟲》。

是《寄生蟲》的勝利,是奉俊昊的榮譽,某種程度上,也是對韓國電影多年埋頭苦幹的肯定。

重新捋一遍他的作品,你就會發現——

奉俊昊其實也是韓國電影的「寄生蟲」

——導演軌跡和韓國電影甚至社會發展完全重疊。

2000年,《綁架門口狗》。

正是韓國電影實行「電影振興」政策第二年,其時,也是批判性新聞繁榮頂峰的一年。

電影評論雜誌,是當中領頭羊。

2003年,《殺人回憶》大獲成功,讓韓國電影界第一次知道,「優質電影」(well-made film)才是持久保持競爭力的出路。

因為《殺人回憶》不再強調明星,強調特效,而更注重節奏敘事和情感共鳴。

同一年,韓國首次出現千萬人次票房電影。

相比朴贊郁的奇情奇觀,李滄東的文藝晦澀,洪常秀的自我小品,金基德的極端癲狂……

奉俊昊最擁抱市場。

他拍電影的動機很簡單。

對我來說,沒有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之分……首先,我要拍一部我想看到的電影,我自己有想看的電影,但沒有人為我拍,所以只好自己來拍了。

簡單說,這是一個不被「大師大作」蠱惑的實幹家。

延世大學社會學系就讀期間,他就發起電影社團,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去研究電影,一部片子看幾十遍,一遍一遍地拉片分析,直到可以背齣電影里的鏡頭。

「奉細節」、「奉執著」、「奉堅持」,都是他綽號。

奉俊昊對細節執著到什麼程度?

《寄生蟲》,為了打造出無業游民金奇澤一家住在地下室,不見陽光的殘舊感。

燈光要偏綠,牆壁要有破損、廁所要有污跡、傢具要有磨蝕。

而這一切,都要經過他一一確認。

為的,就是令觀眾隔著屏幕,都能嗅到那股「發霉的味道」。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同時,這也是一個不惜代價的夢想家。

為了籌錢拍電影,奉俊昊畫過漫畫,賣過甜甜圈。

拍攝第一部短片時,因為資金困難,他偷偷在父親禮券抽出一張,給演員當報酬。

終於有錢買下第一台攝影機,當晚,奉俊昊抱著睡覺。

更重要的是——

這樣細緻到極致,實幹到妄想的故事經歷,不過是如今韓國電影大多數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從業者的縮影。

電影,尤其類型片,從來不是一個人拼出來的。

以《寄生蟲》為例。

對。

奉俊昊牛。

但。

韓國國民演員宋康昊的演技不牛?

攝影師洪垌杓(他也是入圍上屆戛納主競賽單元的《燃燒》攝影)不牛?

甚至於。

在奉俊昊迷失《雪國列車》,《玉子》,以批評清醒他的韓國媒體不牛?

戛納頒獎禮,最觸動Sir的,不是得獎一刻,是——

得獎後,奉俊昊走上台,定定地看著獎座,很久,然後動情地摸了一下獎座。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奉俊昊:

我就只是一個在12歲的年紀下決心當導演的,特別小心翼翼同時也帶著傻勁的電影狂,根本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會親手觸摸到這獎盃。

一個傻子要想成功,必然有一班傻子陪他發瘋。

一班傻子要想成功,必然有一個可以保護,乃至褒獎這種傻勁的社會環境。

從這點上,真沒必要問,我們的「奉俊昊」在哪裡?

就是此時此刻,看這篇文章的你。

呵呵,韓國第一不就是個「傻子」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ir電影 的精彩文章:

涼掉他,我們遲早後悔
我終於看懂王家衛電影宇宙

TAG:Sir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