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1959發掘的河北定縣北莊子漢墓是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的兒劉焉的墓,他被打下天下的牛人老爸封為中山簡王,可惜他只活了36歲(漢代的皇帝和諸侯大多短命。劉邦大約是中了魔咒)。但,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這個東漢大墓出土了許許多多寶貝。但我只感興趣的是它的書法。它總共出土了4000塊墓石,俗稱黃腸石。其中有634塊上有刊刻有字跡。這些字跡,點畫堅實、古拙質樸、氣度開闊,屬篆隸過渡字體,併兼有楷書的意味(其實,楷書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它是後來產生的南北朝碑版書法(俗稱「魏碑」或「北碑」)的前身,兩者一脈相承。

在這個墓的墓室頂部,還有許多的手書字跡,分別是《急就章》(片斷)和天干地支,前者用白粉書寫,後者用墨汁書寫。這些手書字跡與黃腸石上的銘文非常不同。它筆畫流暢、運筆隨意,結字已蛻盡篆書的痕迹,雖仍屬隸書,但已有明顯的行書、草書意味,部分筆畫已非標準的八分書,而趨向楷書,有明顯的看提按用筆。這些手書字體的書寫技巧和水平雖談上高明,但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文字-書法的走向。是研究中國文字與書法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原始原料。

秦漢至魏晉,是中國文字-書法發展史上最具決定意義的時刻,它筆法最為豐富、結字最為多樣、內涵最為深邃。這是一個完完全全多元的時代。但在以往,我們常常用線性的單一目光來打量古代中國書法史,以為在某一特定時代、特定地域只會有一種固定的樣式、筆法和書體存在,北莊子漢墓的石刻銘文和手書字跡完全打破了這一定論——在那個變動的年代,筆法和字體多樣並存,並行不悖。

南朝人羊欣在《采古來能書人名》評論鍾繇時說:「鍾有三體:一曰銘石之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傳秘書、教小學者也;三日行狎書,相聞者也。三法皆世人所善。」大約,這裡所說的銘石之書就是北莊子漢墓中黃腸石的刻石,而行狎書就是墓頂上的那種字。它們的功用不同、書刻的手段不同、材質不同,於是也就有了不同的寫法和樣式。

PS,漢代的《急就章》與後來出現的《千字文》(南朝周興嗣編)是古代中國人最基本的識字課本。雖說它「基本」,但無論涵義、意韻,還是音律都達到了某種極致。與之相比,一兩千年之後處處「先進」的我們,所用的識字課本真是「小兒科」。

所以,千萬別小瞧古人!

漢代中山簡王劉焉墓室隸書真跡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中山簡王劉焉的陵墓自從1959年挖掘以來,墓中除了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就要數黃腸石題刻最為寶貴。但是墓中還有一個珍貴的文物,被書法界長期忽視,那就是劉焉墓中的漢代隸書遺迹了。這些文字寫在墓室和墓道的頂部的磚上,寫的內容是《急就章》的句子和天干地支。文字大約二十厘米,體呈白色。書風飄逸洒脫,古樸靈動,呈現出漢代人昂揚大氣的精神面貌。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自從清代碑學興盛,金石考證之風大興,一代代金石學家對新出土文字資料的佔有和研究就沒有停止過。尤其是對漢代的碑刻,清人曾經說過「漢隸三字為寶」,可見痴迷程度。但是長久以來,人們對漢隸的理解基本停留在漢代碑刻的八分隸書上。但是碑刻在加工過程中會受到刻碑方法的影響,還有出於莊嚴肅穆的字體的需要,裝飾化越來越強,逐漸形成了《熹平石經》那樣的折刀頭樣式。這並不能真實反應漢代人的日常書寫習慣。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二十世紀以來,敦煌、武威、居延等地相繼出土漢簡,王國維《流沙墜簡》成書,使漢簡成了一門顯學。古代「孔子壁中經」和「汲冢竹書」的故事也不再是傳說。地不愛寶,一直到現在,每過幾年都能聽到新的簡帛資料出土的消息。從簡帛去看漢人手書的面貌,當然是鮮活生動的,但竹簡的形制一般都很小,大概只有0.5㎝寬,小字如群蟻排衙密密麻麻,書法家在借鑒創作的時候,對漢人的筆法的研究和理解,都有相當的難度。而且簡牘墨跡字徑非常小,把它放大以後,筆法上要帶來一系列的變化,很難適應當下創作巨幅作品要求。

幸運的是,中山簡王劉焉的墓中漢代大字隸書遺迹非常清晰地展現了漢代隸書的真實面貌,為當下創作巨幅隸書作品提供了寶貴的學習資源,也對我們研究漢代隸書的草化提供了一個契機。

以下為墓中漢隸墨跡實拍,建議在WiFi環境下瀏覽。

本文圖片均系「稽古津梁」團隊版權所有。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千萬別小瞧古人!這個墓是地地道道的書法寶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易 的精彩文章:

歐陽詢隸書《大唐宗聖觀記》難得一見!
520 歷代書法大家寫出「愛」

TAG:書法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