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69人院內感染丙肝 規則失守是最大敵人

69人院內感染丙肝 規則失守是最大敵人

「感染者四五月間陸續被發現」「至少波及60餘人」「醫院管理者大換血」……這兩天,媒體報道的江蘇東台發生血透患者感染丙肝事件,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27日上午,東台市政府發布通報稱,5月13日,江蘇鹽城東台市衛健委接到市人民醫院報告。現在共診斷確認丙肝病毒感染69例。還稱已對16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嚴肅問責處理,給予東台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和分管副院長免職處理。

根據專家組的調查認定,此次事件是一起因醫院院內感染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院內感染事件。27日下午,當地一內部人士回應新京報記者:根據國家、省和鹽城市專家組調查,認為此次感染是血液凈化室內部結構與布局不合理、人力配備不足、血液凈化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執行不力等引起,未發現共用肝素注射器重複使用情況。

縱觀近年來幾起院內集中感染事件,「規則失守」無疑是涉事醫院的通病之一。

但其實,我國對院內感染的防控規則有明確的法律規定,醫務人員只要嚴格遵守規則,此類事件完全可以避免。比如,《醫療機構血液透析室管理規範》第三十四條規定,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體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患者應當分別在各自隔離透析治療間或者隔離透析治療區進行專機血液透析,治療間或者治療區、血液透析機相互不能混用。

從69人被感染的結果來倒推該醫院的處理過程,我們就會發現,在很多環節,涉事醫院只要在其中有一步能遵守操作規則,就能避免當前疫情擴大的窘境。

首先,假如涉事醫院按照規定操作,初次透析的患者都進行肝炎病毒檢查,且每半年複查1次,那麼,病毒性肝炎的透析患者就很容易被發現;其次,假如涉事醫院嚴格遵守病毒性肝炎患者隔離透析和專機透析的規定,即使透析患者中有肝炎病毒攜帶者或患者,也不至於將病毒傳染給其他透析患者;假如嚴格遵守傳染病報告制度,疫情早就得到了控制,不至於發生69例感染的嚴重事件……

有報道顯示,這批感染者是在4到5月間陸續被發現的,但東台市衛健委5月13日才接到醫院報告。《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第三十五條規定,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乙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城鎮於12小時內,農村於24小時內向發病地的衛生防疫機構報出傳染病報告卡。

病毒性肝炎屬乙類傳染病,當地醫院並沒有依法在12小時內上報疫情,這顯然也是貽誤防控時機、導致疫情擴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儘管預防院內感染存在較大難度,但堅守規則能夠將風險降到最低。某種程度而言,比起傳染病來,規則失守才是最大敵人。

遵守各項操作規程,既需要醫務人員平時養成,更需對醫療系統強化日常監管,一旦發現有違反規則的操作行為,即使此次沒有產生不良後果,也要給予嚴厲處罰。因為只要規則失守,哪怕有千百次偶然僥倖無事,也無法逃脫髮生嚴重後果的必然。

新京報 羅志華(醫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中國科學家建議啟動「基因組標籤計劃」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