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於二戰中,諾曼底登陸的幾個冷知識

關於二戰中,諾曼底登陸的幾個冷知識

人工港

盟軍選擇諾曼底登陸的理由很充分,當時三個備選地點:諾曼底、康坦丁和加萊。另外兩個一個面積太小展不開,一個是德國人防禦重點,火力太強。但諾曼底也不是樣樣都好,它沒港口。搶灘登陸是一回事,後續的運輸、補給是另一回事。

蒙巴頓曾開過一個玩笑:沒天然港就造個人工的。於是盟軍就在諾曼底用混凝土沉箱、直碼頭、沉船、十字鋼構件等等材料造了兩個人工港,而這項任務,讓經歷4年多戰爭的英國幾乎無法完成。

D日

看歐戰或一些軍事文章時總會有個D日。什麼意思?原來是個軍事術語(頓時高大上)。一般為了保密,戰役或事件開始前,會將開始日期寫為D日或H日。這日子還能計算,比如開始2天後幹什麼,計劃中就是D 2。

當然也有特指,基本上我們看的說歐戰的D日,就是指諾曼底登陸那天,1944年6月6日。

空降師

配合諾曼底登陸的美軍空降師是82師和101師。這次傘兵真的是「散兵」,而且太散了。很多人落地後根本找不到戰友,也不知自己的位置,所以只好各自為戰。直到整整一天之後,101師也不過集合了3000人左右。

問題是美國傘兵暈,德國人也暈。整個諾曼底地區到處都有槍聲,到處都有敵人,沒人知道盟軍主力到底在哪,這牽扯了德國人的大部分精力。

誤會

當盟軍開始登陸時,德軍第21裝甲師的師長費希丁格剛好不在,等他匆匆趕回時已是下午。他迅速集結部隊,準備在盟軍登陸的海灘之間突破,分割盟軍。好巧不巧,正在這時,給登陸部隊運輸補給的運輸機來了,500多架,黑壓壓的老大一片,就從費師長腦袋頂上過去。費師長一看,這是傘兵來夾擊我了,別沖了,撤吧。於是收兵撤退。

費師長其實選點真准,真要被他分割成功,盟軍登陸未必失敗,但肯定會大費周章。

天災

希特勒可別怪老天爺不幫忙,老天爺很幫他了。6月19日時,英吉利海峽突起8級大風,浪高近兩米,盟軍搭建的人工港基本被風浪折騰散了。盟軍的一批登陸艦、油船、駁船都被刮沉了,連巡洋艦都被忽悠的和別的船撞一塊撞傷了。大風將800條各類船隻扔到陸地上,盟軍的物資整整五天無法卸下。這場風暴給盟軍帶來的損失,比前面13天打戰的損失加一塊兒都大。

只是德國人的未雨綢繆不太靈,如果趁勢反擊的話……

隆美爾

到了1944年夏天,希特勒手裡能打的牌不多了。在盟軍登陸的第二天,他又想起了隆美爾。將前線的5個裝甲師交個了隆美爾。可臨時上陣的隆美爾也不是神仙,戰況不利,加上他屢次不聽希特勒的安排,惹得希特勒很不高興。就在諾曼底戰役行將結束的7月17日,他被美軍空襲炸傷,病還沒好,就捲入刺殺希特勒的事件。後被希特勒派人送毒藥請他自盡,送他身後哀榮。

數字

1944年6月6日,13萬盟軍士兵坐船橫渡英吉利海峽,前往諾曼底海岸。跟他們作伴的還有盟軍的2.4萬傘兵。登陸首日,盟軍的總傷亡約為一萬人,德國大約九千人,另外還有3萬多法國平民傷亡。

接下來一周內,有32.5萬盟軍渡過海峽回到歐洲大陸,到6月底,歐洲大陸重新擁有盟軍軍隊超過85萬人。整個諾曼底戰役中,盟軍損失了近12.2萬人,而德國損失的人數大抵相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先生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美國為何要加入一戰,多種原因導致的
容易導致離婚的十大因素

TAG:吳先生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