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屹立中東的定海神針:以色列頻遭密集火箭彈襲擊,為何沒啥事?

屹立中東的定海神針:以色列頻遭密集火箭彈襲擊,為何沒啥事?

為什麼今天以色列可以在阿拉伯世界立足?「鐵穹」系統功不可沒!翻開世界地圖,你能在地中海東側的亞洲看到大片的阿拉伯世界國家:伊朗、埃及(部分亞洲)、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等等,這些國家都是以阿拉伯語為主要語言、主要信奉的宗教也是伊斯蘭教,這就和信奉猶太教的以色列格格不入了。不僅如此,以色列不但不懼人多,反而能夠控制猶太教和伊斯蘭教共同的聖都:耶路撒冷,這幾年巴勒斯坦也越髮式微,那麼以色列憑什麼能夠抵擋住中東各國的怒火的呢?

以色列(紅色地區),綠色代表阿拉伯世界的國家

除了軍事實力強大、有美國撐腰外,這幾年以色列研製的「鐵穹」防空系統也成為了以色列最強大、最重要的「保護傘」,甚至一向自詡軍事實力世界第一的美國都於今年3月對外宣布採購兩套以色列產的「鐵穹」防空系統,這也能從側面證明「鐵穹」防空系統的強大。

在上世紀90年代起,主要在黎巴嫩活躍的真主黨開始不斷向以色列北部各城鎮發射火箭彈,這對以色列的國防安全帶來了巨大威脅。2006年第二次黎巴嫩戰爭期間,真主黨向以色列北部發射了超過4000枚火箭彈,這迫使超過100萬以色列人必須躲到防空洞中才能確保安全。

真主黨在2000年到2008年期間經過不完全統計一共發射了1萬餘枚火箭彈,這些武器大部分都是通過走私獲取的,以色列無法通過常規手段加以限制和根除。自此以色列國防部提出了研發自己的防空系統的想法,由於以色列國土狹小,所以短程防空系統已經可以發揮最大效果,但是美國卻給以色列「澆冷水」,認為以色列不可能成功,其實美國更希望以色列直接全盤採購美方的防空系統,如「愛國者」,但是以色列仍然希望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鐵穹」防空系統對敵方來襲火箭彈進行攔截

所以在2005年到2011年期間7年,由以色列拉斐爾現金防禦系統公司和以色列航空航天工業集團合作下,以色列研製出了能夠有效應對敵方短程火箭和155mm火箭彈的「鐵穹」防空系統,其防空範圍能達到70公里,根據以色列國防部稱,「鐵穹」可以在惡劣的天氣狀況下不分日夜的正常使用,並且可以同時對多個目標進行攔截。

「鐵穹」防空系統於2012年3月開始服役。由於面對的是低技術火箭彈和炮彈,鐵穹的攔截效率極高,例如早在2012年初首次服役時,鐵穹就在三天內攔截了737枚火箭彈中的245枚,其餘火箭彈也不是沒攔截住,而是因為對方的火箭彈精度太差,落點多在無人區,不具備攔截價值,因而無需攔截。

《商業內幕》雜誌曾經做過關於「鐵穹」的專題報道,並且分析出其擁有85%到90%的攔截成功率,但這個數據並未獲得相關證據的有力支撐,而一些美國專家則稱按照目前以色列的技術極限,能夠擁有40%-50%的攔截成功率已經是很不錯的了,甚至還有10%的說法。

鐵穹系統的巨大價值,從保險公司的數據也能看出來。2006年的時候以色列並未擁有「鐵穹」防空系統的時候,平均每一枚打到以色列的敵方火箭彈就會對應有6.7次的保險索賠,而到了2013年「鐵穹」服役一年後,這個數據降到了2.9次,2014年1.2次,2018年已經低於0.1次。雖然保險數據與命中率等並無直接關係,但也可以明顯推斷出「鐵穹」防空系統所具備的優異性能。

鐵穹導彈的造價僅為7萬美元,摺合人民幣還不到五十萬元,真的是很便宜。這可能只有國產紅旗-10導彈的五分之一,便宜了很多。當然,作為世界上最好的末端防禦系統,紅旗-10導彈採用滾動彈體和紅外/雷達複合制導系統,能攔截四倍音速掠海來襲的反艦導彈,技術含量要比鐵穹高得多。

以色列某處部署的「鐵穹」

以色列軍方對「鐵穹」抱有更大希望,由於根據相關軍事情報分析,黎巴嫩真主黨仍擁有超過10萬枚火箭彈,「鐵穹」系統一旦不能將它們全盤接下,以色列將會被火海吞沒。

所以在2014年,拉斐爾開始研製「鐵穹」的激光防空系統,通過10-40kW的激光發射器,在15-20公里的範圍內攔截敵方火箭彈,並且每次激光射擊可以瞬間對目標產生殺傷,單次激光發射成本不到1美元,和7萬美元一枚的「鐵穹」導彈版防空系統比,成本大幅降低,目前該技術仍然在突破中。所以,目前以色列能夠在中東安居,現在需要依靠「鐵穹」,未來也要依賴「鐵穹」。

有人認為使用昂貴的導彈去攔截破爛一樣的土造火箭彈,很浪費。其實,攔截武器主要考慮的,是被保護對象的價值,而不是進攻彈藥的價值。鐵穹系統在維持人心穩定、社會基本運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無價的。如果沒有鐵穹,以軍可能被迫發動地面戰,那就更加痛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羅廖夫 的精彩文章:

日本墜毀F-35A一個月不見蹤影,美國海軍怒斥:自己去撈!

TAG:科羅廖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