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家電行業新機遇:守望者與入局者,左手和右手的博弈

家電行業新機遇:守望者與入局者,左手和右手的博弈

家電行業近兩年來不太安定,一方面受到互聯網領域入局者的衝擊,另一方面也在經歷著自身的轉型升級。

從80年代的電視、冰箱、洗衣機,到90年代的電腦、空調、摩托車,家電行業的發展貫穿了中國人的婚戀史,整個家電行業的變革,C端用戶也感同身受。如今,在物聯網、 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加持下,家電行業面臨著如智能硬體、智能家居此類概念的重塑和轉型。家電企業加緊從技術研發、產品設計,到市場推廣深入拓展,互聯網公司也順著AI的觸角,摸進了這一萬億級市場撈金。

家電行業新機遇:守望者與入局者,左手和右手的博弈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傳統家電行業變革趨勢

消費升級、AI技術產品化及相應產品的市場下沉,使得傳統家電企業再次面臨變革。奧維雲網(AVC)總裁郭梅德在5月24日的海爾國潮家電節上表示,隨著居民的家電保有量持續上升,家電市場增速呈現下行趨勢,未來的行業競爭將聚焦用戶場景運營,在消費升級到消費分級的路徑演變過程中,行業重點用戶群體日益明晰,套系化方案趨勢明顯。

在用戶場景運營方面,奧維雲網根據其2019年1-4月的中國家電市場統計數據,將整個市場分為四大品類,並將趨勢總結為:客廳經濟下滑、廚衛經濟震蕩、懶人經濟爆發、健康經濟興起。

家電行業新機遇:守望者與入局者,左手和右手的博弈

對於家電行業消費分級,郭梅德歸結為以下三方面:

  • 場景分級。基於年齡層次、消費能力,出現差異化消費群體,同時針對不同應用場景,也出現不同需求;

  • 價格分級。價格兩端分化,高端和性價比群體各有擴張;

  • 功能分級。家電功能因需求差異形成分化,專一化和集成化需求同時存在。

部分傳統家電企業聞到了行業變革的味道,開始醞釀下一輪勢能。

家電企業自身的蛻變

這一波家電產品的蛻變不同以往的品類更新,更多則是現有產品的能力升級,也就是現在一直在講的AI賦能。

作為家電行業的老大哥,海爾同樣經歷了這波浪潮的洗禮,有調整、有融合、有思考,也有轉變。

2015年3月,海爾推出一款定位於智慧生活集中入口的APP,海爾U+智慧生活APP。同年10月,海爾U+以物聯網智慧生活平台的角色正式成為隸屬於海爾集團的海爾優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據官方信息顯示,海爾U+平台目前已經完成分散式多模態的用戶交互入口布局,形成APP、語音等多類用戶交互入口。

家電行業新機遇:守望者與入局者,左手和右手的博弈

此外,海爾還布局了COSMOPlat和順逛兩大平台。

COSMOPlat平台應用於工業製造領域,用於製造業企業互聯網轉型,據官方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9月,COSMOPlat工業平台已經對包括建瀋陽冰箱、鄭州空調、佛山滾筒、膠州空調、青島熱水器、FPA電機、青島模具和中央空調在內的8個工廠進行了改造,實現了工廠大規模定製的轉型;

順逛平台則是海爾針對家電領域的電商平台,海爾官方則將其定義為社交平台,通過對用戶消費數據分析,改善產品及服務。對於順逛平台,海爾官方給出的數據是,截止目前,順逛平台已經擁有141萬+微店主、2萬+直銷員、5萬家線下店以及30萬智慧雲店、1000萬+在線網器,布局1473萬+的觸點網路。

基於三大平台能力,海爾在產品迭代上逐漸推出當下市面上可見的帶有語音控制、互聯互通的家電產品。5月24日,在位於海爾總部青島的海爾智家(智慧家庭定製體驗中心),雷鋒網體驗了海爾最新產品系列及智慧家庭解決方案。

以海爾的招牌產品冰箱為例,較為明顯的是冰箱門上添加了一塊大屏,在現場演示過程中,這塊大屏除了具有如手機一樣的影音、購物、留言板、家庭相冊、語音交互等功能,主推功能則是加入了智能菜譜。具體包括通過智能配菜選項,手動添加冰箱中已有食材,系統根據食材自動推薦可以做的菜及具體步驟、方法。這一功能同樣被應用于海爾旗下高端品牌卡薩帝廚房解決方案中的交互大屏。

家電行業新機遇:守望者與入局者,左手和右手的博弈

由於交互便利、承載內容豐富,大屏交互如今已經成為智慧家庭中廚房解決方案的常用交互方式,包括國外博世、松下等知名廠商已有相應方案,甚至設計出觸摸投影的概念方案。海爾智慧家庭場景企劃總監黃橙告訴雷鋒網,海爾此類大屏交互目前僅應用於高端品牌卡薩帝這一智慧廚房解決方案中。

而談到語音交互中的語料,黃橙告訴雷鋒網,菜譜方面的語料是與海爾合作的第三方提供的,場景聯動相關語料庫則是由海爾U+平台的研發團隊提供。

要形成場景化解決方案,互聯互通仍是當下設備、場景物聯化、智能化的關鍵著力點。海爾針對互聯互通提出「2+5」的配置,其中「2」包括手機端(海爾U+APP)和海爾AI智能音箱,「5」包括冰箱屏、電視屏、魔鏡屏、安防中控屏、路由器。「這是海爾針對智慧家庭的人機交互布局和數據交互入口。」

針對具體場景應用,海爾官方提出「5+7+N」全場景定製化智慧成套解決方案。其中,「5」指的是智慧客廳、智慧廚房、智慧卧室、智慧浴室、智慧陽台5大物理空間,「7」指的是全屋空氣、全屋用水、全屋洗護、全屋安防、全屋娛樂、全屋健康、全屋網路7大全屋解決方案,「N」則是個變數,代表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自由定製智慧生活場景。

在體驗中心,海爾將「海爾AI智能音箱+洗衣機+烘乾機+晾衣架」設為小型場景,黃橙告訴雷鋒網,通過對智能音箱下達一個洗衣指令,就可以實現包括洗衣機自動洗衣、烘乾機烘乾衣服,以及晾衣架上升下降的全過程設置(中間銜接環節需要人將衣服從洗衣機取出放到烘乾機,以及從烘乾機取出衣服放到晾衣機)。

家電行業新機遇:守望者與入局者,左手和右手的博弈

海爾針對其智能化業務及海爾U+平台也在不斷進行融合、迭代。現場,黃橙表示,「海爾全屋家居(海爾2011年成立的全資子公司)此前啟動了一個智能化項目,名叫蟲洞,通過蟲洞系統打造全屋智能。現在我們在將蟲洞系統和海爾U+系統做融合,未來全屋智能將會以統一系統——海爾U+系統對外呈現。」

家電行業新機遇:守望者與入局者,左手和右手的博弈

針對今年家電市場,在5月24日的海爾國潮家電節上,海爾發布了包括「和宴冰箱、臻藏+冰吧、纖合洗衣機、新風空調、臻悅T86彩電、零冷水熱水器、免清洗油煙機、防干然後氣灶」8大系列智慧家電、「智慧廚房、智慧浴室、智慧客廳、智慧卧室」4大智慧套系。

家電行業新機遇:守望者與入局者,左手和右手的博弈

值得注意的是,海爾在發布會上數次強調其家電套系的概念,海爾此次推出的四大套系具體如下:

  • 智慧廚房:冰箱+燃氣灶+油煙機+燃氣熱水器;

  • 智慧浴室:智能洗衣機+智能魔鏡+電熱水器;

  • 智慧客廳:家用空調+彩電+紳享冰吧;

  • 智慧卧室:能自清潔空調掛機+彩電。

可見,海爾在布局場景時,主要圍繞其在大家電的優勢進行拓展。據海爾官方數據顯示,海爾智慧家庭成套銷量已突破1000萬套。

其實不僅僅是海爾,包括美的、創維、TCL等傳統家電廠商也早早開始了自己的產品升級之路。以TCL為例,在產品方面,除去其智能電視加入智能語音功能外,TCL也開始提AI、IoT,在今年3月,TCL針對家庭、個人、旅宿、園區四類場景,發布了十數款智能硬體;在智能製造方面,TCL也有類似海爾COSMOPlat平台的格創東智。

在家電行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面臨互聯網、AIoT賦能的同時,也遇到了藉機跨界入局的新玩家。

家電行業的跨界入局者

提及家電行業的跨界入局者,首先想到的就是與此次變革強相關的互聯網公司,包括此前傳聞要做電視的華為,包括此前官宣要做智能電視的一加,也包括早早將電視作為四大產品線之一的小米。

2019年5月17日,小米再次進行架構調整,其中一項關鍵內容是成立大家電事業部。在架構調整相應文件中明確指出,「成立大家電事業部,任命集團高級副總裁王川為大家電事業部總裁,負責除家電之外的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品類的業務開展和團隊管理。」

此時,小米做智能電視已有6個年頭,算上今年4月發布的小米壁畫電視、小米全面屏電視,小米電視已經迭代到了第五代。素以低價著稱的互聯網電視,現在似乎也不再那麼便宜。不過,可以看到的是小米也從做智能電視逐漸拓展到空調、冰箱、洗衣機等整個大家電產業。

不只擁有硬體產品的互聯網公司,甚至擁有互聯網基因的電商也開始涉足家電領域。例如今年3月再次發布十數款智能硬體的蘇寧(蘇寧智能),其中就有冰箱、洗衣機此類大型家電。

家電行業新機遇:守望者與入局者,左手和右手的博弈

這樣看來,傳統家電廠商在經歷著升級改造,經歷著向外(互聯網)拓展邊界的同時,互聯網企業也開始有意識地藉由自身基因入局當下家電行業。

然而,傳統家電廠商能否堅守住陣地,又能否容得下新玩家呢?

家電企業與互聯網企業的左右手互博

據Strategy Analytics最新調研數據顯示,2018年智能電視全球銷量達到1.57億台,佔全年電視總銷量的67%;

據小米2018年Q4財報顯示,2018年??電視全球出貨量840萬台;

據全球排名第三的電視巨頭TCL電子公布的2018年財報顯示,TCL電子2018年全年全球LCD電視銷量2861萬台,其中智能電視銷量為2118萬台。

由此可見,就當下最火的智能電視而言,無論是電視出貨總量,還是智能電視出貨量,傳統電視廠商仍佔去了多數份額。儘管如此,互聯網廠商仍是分得了一杯羹。此外,就小米公布的智能電視業務增速來看(同比增幅225%),仍要高過TCL電子智能電視的增速(同比增幅40.3%)。

從傳統家電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兩方勢力的較量來看,雖相互之間頻頻有合作,但是互不看好。傳統家電企業認為互聯網企業打價格戰,在將家電智能化的同時,也將家電整體質量拉到「地面」。海爾集團副總裁李華剛在海爾國潮家電節發布會上表示,從2018年下半年至今,家電行業出現三類企業:掙扎者(產品賣不出去被迫降價)、攪局者(線上平台開始往線下走)和破壞者(搶奪智能家電用戶)。

所謂破壞者,李華剛解釋稱:


有另外一個行業的人,用另外一種辦法進入家電行業,即現在所謂的「互聯家電」。用一個一千多塊錢的冰箱、一千多塊錢的洗衣機、幾百塊錢的電視,再連上幾百塊錢的手機號稱「智能家電」。然而,這些企業不會告訴你冰箱和冰箱是不一樣的,沒有告訴你兩萬塊錢的產品和兩千塊錢的產品有本質區別。而是用一個好玩的概念將用戶需求、價值觀拉到地板上。

家電行業新機遇:守望者與入局者,左手和右手的博弈

在2017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上,小米集團CEO雷軍在回答「小米的低價是否會傷害中國製造業的問題時」表示,「小米的低價可以淘汰劣質產品,讓真正有實力的企業在競爭中展現出來,這是推動社會進步的表現。」

傳統家電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各執己見,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互聯網企業確實以「價格戰」(低價)入局家電領域;互聯網企業的「價格戰」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消費降級和市場教育;互聯網企業的家電產品在產品性能、質量上確實不及傳統家電企業;互聯網企業在經過一輪價格戰後,相關產品也逐漸出現高低配,在市場對產品和品牌認可度較高後,開始推更適合市場的產品。

畢竟,中低端產品有市場需求,高端產品也有市場需求。

論及這波家電企業的轉型升級,雷鋒網認為,其實既需要有互聯網基因的企業用快速迭代的產品做市場教育,也需要有傳統家電企業轉型跟進堅守高端市場陣地。互聯網企業與傳統家電企業的這場博弈更像是左右手互博,最終將會走向融合。諸如海爾與科大訊飛的合作,創維與百度的合作,TCL與小米的合作……

智能家居還差幾個AI?

據李華剛介紹稱,海爾2015年實現用APP控制家電,2016年推成套解決方案,2017年做場景智能,2018年發布生態智能,2019年則是強調四個屬性:一致性、互聯性、完美性、迭代性。

然而,雷鋒網在海爾智家體驗中心體驗過程中發現,即使是智能音箱的語音識別和場景聯動控制這些基本能力,仍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卡殼幾率。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互聯網企業,在對家電智能化升級過程中,一方面要做更多AI賦能,讓產品具有更多互聯網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對控制、場景聯動等基本能力的持久打磨,做到更為精準。

在體驗中心,雷鋒網也發現,所有產品都是海爾自由品牌產品,即使在全屋智能展示環節也並未見海爾的生態產品。而在傳統家庭中,多品牌共存仍是現狀,一個家庭中普遍存在6-7個家電品牌,各品牌產品之間的順利交互和協作成為構建智能家居的又一阻礙。

舊市場轉向新格局時,沒有硝煙,卻仍可見入局者、守望者的交鋒和融合,新技術能夠帶來怎樣的概念和產品,又有怎樣的用戶體驗和消費升級,或許,並不是一款冰箱帶一塊大屏、一台電視搭語音助手這樣簡單。這個時代的產品智能,這個時代的場景構建,才剛剛開始蛻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四十萬個資料庫上雲,阿里雲支持了銀泰、最多跑一次
富途Q1成績單:C端開啟國際化,B端成立新品牌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