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五月天的演唱會電影,為什麼連續虧損還在拍?

五月天的演唱會電影,為什麼連續虧損還在拍?

文|音樂先聲,作者|二三三

5月24日,五月天的第三部演唱會電影《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上映,前三天排片分別為13.7%、12.3%和10.9%,分賬票房分別為14.2%、8.3%和7.5%,均呈遞下降趨勢。

不過值得一說的是,這部電影在上映首日票房便突破了1000萬,截至目前票房已經超過3338萬。除此之外,在社交聲量上,微博話題#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截至目前已經擁有超21億的閱讀,豆瓣評分也高達8.9分。

這已經是五月天的第三部演唱會電影。五月天的第一部演唱會電影《追夢3DNA》於2011年上映,豆瓣評分7.2。根據媒體報道,該片的成本近5000萬,台灣首映預售達到約300萬人民幣,內地最終票房回收2326萬。第二部音樂紀錄片《諾亞方舟》於2013年上映,豆瓣評分8.3,票房收入2084萬,投入在3000萬左右。

也許網友會納悶,為什麼每一部都是虧損的還要繼續做下去?原因就在於,除了可以從院線通過票房回收成本,加上廣告贊助和音視頻的版權分銷,收回成本應該不是問題。但可想而知,背後的風險係數並不小。作為一門商業和藝術的跨界產品,演唱會電影到底價值幾何?我們細細來看。

一門歷史悠久的舶來品藝術

其實,音樂紀錄片的模式在海外已有70多年的歷史。

根據維基百科顯示,第一部音樂會紀錄片出現在1948年,名為《Concert Magic》。該紀錄片由由Charlie Chaplin工作室拍攝,記錄了小提琴家Yehudi Menuhin與多位藝術家共同演奏貝多芬、巴赫等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作品。

1958年,美國一位導演拍攝了一部名為《Jazz on a summer"s day》的爵士音樂會紀錄片,該記錄片在1959年8月於威尼斯電影節首映,也是第一部爵士音樂會紀錄片。1964年12月,美國國際影業公司發行了紀錄片《TAMI show》,該演出於1964年10月底在Santa Monica的市政禮堂舉行。這場演出中包括了The Beach Boys、James Brown、Marvin Gaye和滾石樂隊。

而提到最具開創性的音樂紀錄片,則要提到著名的搖滾樂隊Pink Floyd。1971年10月,Pink Floyd在沒有觀眾的劇場里拍攝了四天的演唱會紀錄片,該紀錄片最早在1972年發行,後又增添了採訪內容於1974年發行。之後,這部名為《Live at Pompeii》的紀錄片又多次被重新發行。

據《Rolling Stone》雜誌在2012年的民意調查顯示,有史以來(截止2012年)最好的音樂會電影top10包括The Band的《The Last Waltz》、Led Zeppelin的《The Song Remains the Same 》、Talking Heads的《Stop Making Sense》、記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Woodstock》、U2的《Rattle and Hum》、the Rolling Stones的《 Gimme Shelter》、Pink Floyd的《Live at Pompeii》、the Rolling Stones的《Shine a Light》、Prince的《Sign O』 the Times》和Green Day的《Bullet in a Bible》。

在內地,演唱會電影進入院線始於2009年,為了紀念邁克爾·傑克遜的紀錄片《就是這樣》上映,在當年內地獲得了4830萬元的票房。而後,在2011年,五月天的《追夢3DNA》成為了中國第一部3D演唱會電影,成為了中國演唱會電影的一個新開始。

與以往傳統的音樂紀錄片相比不同的是,五月天的音樂紀錄片是有故事劇情的,這也因此引發了不少觀眾的吐槽。在豆瓣短評中,有粉絲雖然打了五分,但也表示了對於劇情加入的不滿,如「劇本是用腳寫的」「為什麼要加入幾段像MV一樣的東西」。

此外,還有不同的是,國內的演唱會電影從誕生之初就與商業結合緊密。從豆瓣評分中,就能看出絕大多數參與打分的都是五月天的歌迷,這也讓作品本身更像是一個粉絲經濟的產物。而在粉絲經濟蒸蒸日上的行業背景下,演唱會電影真的是一門人人都能分一杯羹的好生意嗎?

頂級大牌的專屬遊戲?

在歐美娛樂圈,演唱會電影能賺錢已成為共識。雖然演唱會電影的票房普遍不會過億,但是由於成本相較於普通電影低很多,所以投資回報率極高。

如2011年,賈斯汀·比伯的演唱會電影《永不言敗》的北美票房為7302萬美元,可這部電影的成本卻僅為1300萬美元,凈利潤高達2000萬美元。英國偶像組合單向樂隊的《單向樂隊:這就是我們》上映第一周,就以1700萬美元的票房成績問鼎北美票房冠軍。

在中國,五月天演唱會紀錄片取得了還不錯的商業成績後,也有其他歌手開始紛紛效仿,但票房表現卻不盡如人意。比如2017年鄧紫棋的《一路逆風》,票房為327萬,豆瓣評分僅4.9分,有不少粉絲也只給出了2-3星;王力宏的《火力全開》豆瓣評分雖然有7.9,但票房僅為240萬。

如果說前兩者的撲街是因為作品本身不及格,而搖滾歌手崔健的音樂紀錄片(其實也屬於演唱會電影)《超越那一天》的慘敗,則是音樂受眾與電影受眾的錯位。該紀錄片於2011年完成,2013年上映,有資料顯示其國內總票房24萬,上映前三天的排片佔比在0.1%左右。

根據媒體報道,該片曾經找過小馬奔騰談過發行合作,但是卻被拒絕,理由很簡單:崔健的粉絲大多人到中年,不是現在電影的主要消費群體。

在百度百科中,「演唱會電影」這一詞條被定義為不折不扣的「粉絲電影」。這的確沒錯,演唱會電影主要服務於粉絲,所以票房收入也就極大依賴於歌手本身的人氣、影響力和粉絲購買力。如果藝人本身的號召力不夠,票房慘淡也是意料之中。

不少資深電影發行人坦言:「演唱會電影市場很有限,很難吸引粉絲之外的受眾買單,短時間內很難擺脫在粉絲圈圈錢的現狀。」更多時候,此類的演唱會電影被認為是演唱會的一種外延產品。

就以往的案例報道來看,雖然五月天的歌迷會自主發起包場活動,然而,粉絲的熱度卻難以持久。當票房在電影上映幾天後會開始下滑,影院就會逐步減少排片量,這在開頭的數據中也得到印證。因此多數電影發行人因為演唱會電影「是一鎚子買賣」、「時效性極強的快消品」,對演唱會電影在國內的未來並不看好。

成本角度來說,演唱會電影的製作成本也並沒有想像中的低廉。根據媒體對相信音樂負責人的採訪,拍攝電影無形中增添了演唱會成本,而邀請其他明星演員出現角色,有的也支付了相應的報酬。如果單純靠票房,回收成本是很難的。

從演唱會電影的投入產出來看,無論是做院線發行還是品牌贊助、版權分銷,這都十分考驗粉絲的粘合度和粉絲技術。這在無形中早期也制約了演唱會電影的發展。

除了院線,演唱會電影還有哪些可能?

?雖然院線成本頗高,但是在線視頻平台卻是發布演唱會電影的理想地。

據尼爾森公布的數據顯示,Beyoncé的演唱會電影《Homecoming》在Netflix的首映當日就吸引了110萬的美國觀眾,在接下來的三四天里,平均每分鐘的觀看達到了80萬人次左右。而此數據僅僅涵蓋了美國接入互聯網的電視端,而非總體數據。加上更符合年輕人使用習慣的PC端和移動端,總體流量要遠遠大於尼爾森的統計。

另外,演唱會電影對藝人來說也是一種宣傳手段。而五月天的經紀人謝芝芬在採訪中表達:「《DNA》巡演開了44場,觀眾人次有100多萬,《諾亞方舟》開了71場,統計的觀眾數據是248萬。正是因為有之前那部電影做推廣,吸引了更多之前沒看過他們演唱會的人,所以五月天的《諾亞方舟》巡演才能做到71場。這就是演唱會電影的價值。」

另外,拋開「賺錢」二字不談,演唱會電影也滿足了粉絲回顧現場的需求。有觀眾就評論道,「帶給你演唱會第一排的體驗!」在SFC上海影城的粉絲包場活動中,粉絲們人手一根帶場控的熒光棒,氛圍與演唱會現場無異。而對於之前未能去到演唱會現場的歌迷,演唱會電影也是一種不錯的補償。

不管是謝芝芬還是五月天的歌迷,對於此種形式的電影也都心知肚明「就是給粉絲看的。」但是,也有電影圈相關人士認為「一部音樂紀錄片能夠吸引除了粉絲之外的人來看,才算是成功的。」

儘管演唱會、電影、演唱會電影都不能算是一種「新興產物」,在粉絲文化勃興的趨勢下,其商業邏輯也能夠成立。但當錢的問題不那麼重要,粉絲買單更應該成為演唱會電影品質提升的底氣和動力,商業和藝術上的平衡或許是接下來努力的方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視頻分賬時代,動態漫畫產業如何走出「PPT動畫」的桎梏?
千方科技獲阿里36億元入股,並與阿里雲達成深度合作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