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今年年初,紅米手機從之前小米手機的一個產品序列升級到了獨立品牌 Redmi,產品從低到高自成體系,繼續強調性價比,主打線上渠道。

與此同時,vivo推出了iQOO這樣的「硬核」品牌,OPPO則將「越級」的Realme從海外引入國內,大廠紛紛入局互聯網手機,成為了市場中的性價比新玩家。

可以說,今年的「性價比」競爭比以往更加激烈,刺激著Redmi這樣的傳統玩家更加專註,打造出更為出色的產品,特別是旗艦產品。於是,我們在今天看到了Redmi K20 Pro,一款很不「紅米」的旗艦產品。

脫胎自小米,Redmi自然是深諳「性價比」之道,諸如驍龍855、索尼4800萬、4000mAh電池這樣的參數在K20 Pro上必不可少,但性價比之外,Redmi K20 Pro也給出了新的答案——做全面的真旗艦。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彈出式攝像頭

一改紅米系列相對粗獷的設計,Redmi K20 Pro的設計極其精緻,嘗試了許多從未在紅米產品中出現的設計元素,尤其是這塊屏幕。沒有水滴的遮擋,也沒有打孔的瑕疵,Redmi K20 Pro呈現了一塊最為完整的屏幕,稱之為「極界全面屏」。而這種設計的背後,是成本更高的升降式結構作為支撐。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Redmi K20 Pro的前置攝像頭模組位於頂部左側,容納了一枚2000萬像素攝像頭,通過步進馬達驅動,需要時可以在0.8秒內升起。有趣的是,這顆模組的兩側各增加了一條透明光帶,可以伴隨著升起泛出紅色光效,使得攝像頭模組的升降過程有了更多儀式感。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也是恰恰利用升降模組透明光帶作為光源,Redmi K20 Pro巧妙地在模組頂部開了一個環狀燈帶,起到呼吸燈的作用。日常很是隱蔽,當有日常消息的提醒或者插上充電時,燈帶就會閃出醒目的紅光,起到提醒的作用。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另外,紅米還設計了6種升降音效,包括木琴、魔法、艙門、鷹眼、機甲、齒輪等,各位可以根據喜好選擇。當然,燈效與音效都是可以關閉的。

在可靠性上,Redmi K20 Pro的升降式相機彈出壽命高達30萬次,同時鏡頭表面覆蓋有藍寶石玻璃蓋板,更耐刮耐磨,對鏡頭起到很好的保護。而在跌落保護上,Redmi K20 Pro擁有雙重防護機制,一方面通過感測器及時偵測,驅動模組主動回縮,另一方面也內置了彈簧物理保護,提供緩衝餘量,更好地保護前置攝像頭和升降結構。

有些遺憾的是,目前這顆前置攝像頭並不支持人臉識別,解鎖只能通過屏幕指紋完成。

極界全面屏

聚焦於這塊「極界全面屏」,正如他的名字一樣,Redmi K20 Pro對四條邊框都進行了明顯的縮窄,尤其是下邊框,通過引入COF柔性封裝工藝收窄了屏幕模組本身的邊框,再配合智能天線切換技術進一步縮減凈空區,幹掉了之前飽受詬病的「大下巴」。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從官方給出的數據來看,

Redmi K20 Pro的下邊框寬度僅為3.8mm,上邊框和左右邊距也縮減至2.1mm和1.85mm,這在目前已經是第一梯隊的表現,你一度很難相信這時一部紅米手機的表現。

參數上,Redmi K20 Pro採用了一塊三星的AMOLED屏幕,6.39英寸,2340×1080的解析度,103.8%的NTSC色域,最高亮度可飆升至600nit,素質與近年國產手機普遍在3000元檔採用的AMOLED屏幕相當。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對於這塊屏幕,紅米的調教也算是輕車熟路,與小米9一致,對強光、弱光下的顯示效果做了優化,包括陽光屏2.0,高亮模式的平滑過渡以及低亮度色域補償及灰階優化。同時護眼模式也有保留,

並通過了德國電氣工程師協會VDE低藍光護眼認證。

與時俱進,Redmi K20 Pro支持了硬體級DC調光,也就是將小米自研演算法直接集成在屏幕驅動晶元中,保證了系統底層傳輸給OLED面板數據的完整性,使得灰階、色彩位數都沒有損失,避免了「類DC調光方案」由於蒙版+dither調光帶來的屏幕灰階解析度和色彩解析度下降問題,在低亮下帶來更自然的視覺效果。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顯示效果之外,這塊屏幕也配備了第七代屏幕指紋。相比於上一代產品,這是一次軟硬體的協調升級。首先是硬體層面,採用了匯頂最新的光學指紋方案,鏡頭模組的單顆像素麵積達到了7.2μm,相比第六代屏幕指紋感光面積提高100%。

其次是演算法上的升級,包括懸浮檢測和MIUI的預載入,相當於對手機解鎖的行為有預判,從而提前載入資源,提高效率。另外在識別過程中,第七代屏幕指紋還利用了DSP並行加速比對指紋數據,減少識別時間。

實際體驗中,Redmi K20 Pro的屏幕指紋體驗已經十分接近主流的電容式指紋識別,幾乎是在手指接觸屏幕的同時就會觸發,無需明顯的按壓步驟,解鎖就已經完成,體驗與更高階的旗艦無異。

火焰紋光效

四曲面的3D玻璃後殼+鋁合金中框,這已然是旗艦設計的標配,Redmi K20 Pro的突破在於配色。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Redmi K20 Pro提供了三種配色,分別是火焰紅、冰川藍以及碳纖黑。其中火焰紅和冰川藍採用相同工藝,經過多層鍍膜處理,在內部雕琢了6億條納米光柵,與由內及外擴散的色彩呼應,形成極富層次的光影效果。當光線隨曲面遊走,機身兩側的光影猶如火焰一般躍動,彷彿有了靈性一般。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碳纖黑則低調了一些,與一加、聯想所呈現的質感類似,紅米同樣將碳纖紋理還原於玻璃材質之上,但不同的是,Redmi K20 Pro還在其中融入了「馬克紐森紋」,配合「天使眼」的一抹紅色,更多了一層設計的韻味。

其他方面,Redmi K20 Pro採用了USB Type-C介面,並在頂部保留了3.5mm耳機介面,雙nano SIM卡槽倍設計在底部。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通常來說,採用機械升降結構的手機都會相對厚重一些,但從Redmi K20 Pro的紙面數據上看,8.8mm的厚度和191g的重量已經算是控制的不錯,配合曲面後蓋的流暢的過渡,Redmi K20 Pro依然有著不錯的握持手感。

4800萬超廣角AI三攝

拍照是Redmi K20 Pro的一大亮點,採用了廣角主攝+長焦副攝+超廣角副攝的三攝的成像方案。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其中廣角主攝參數沒有絲毫妥協,採用了被眾多旗艦一致的索尼IMX586感測器,1/2英寸的底,4800萬超高像素的輸出,單顆像素0.8μm,依託Quad Bayer陣列設計,暗光下可以通過「像素四合一」的方式提升感光能力,將單位像素提升至1.6μm,輸出1200萬像素的高畫質圖像,此外還支持通過硬體Remosaic像素重排的方式直出4800萬像素的高清照片,在光線充足的場景下提供更高解析力。

至於其他兩枚副攝,長焦副攝為800萬像素輸出,f/2.4光圈,5P鏡頭,用於變焦以及人像拍攝;超廣角副攝則是1300萬像素輸出,f/2.4光圈,5P鏡頭,支持124.8度的超廣角拍攝。另外,Redmi K20 Pro也引入了激光對焦系統,為傳統的相位對焦作彌補。

下面我們通過樣張來看Redmi K20 Pro的實際成像表現。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默認設置下,Redmi K20 Pro會以1200萬像素來輸出照片。通過樣張來看,Redmi K20 Pro有著生動的色彩表現,保留了儘可能多的細節,複雜光線環境下有著不錯的寬容度。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在弱光下,得益於「像素四合一」的高感光特性,Redmi K20 Pro可以拍出亮度足夠、細節豐富的照片,夜景第一觀感舒服清爽。但放大來看,實際上也有著一定塗抹痕迹,仍有後期優化空間。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在超廣角的拍攝上,Redmi K20 Pro能夠在狹窄的空間表現成相對寬闊的場面,適合拍攝風景、建築等大場面。而AI也會智能偵測拍攝場景,提醒用戶開啟廣角拍攝。

整體來看,Redmi K20 Pro的多鏡頭組合對於場景的覆蓋是其他同價位機型難以達到的,同時在成像品質上,Redmi K20 Pro有著穩定的發揮,在2500元有著絕對的優勢。

驍龍855+8層石墨立體散熱系統

在硬體配置上,Redmi K20 Pro毫無懸念地搭載了驍龍855移動平台。作為當前最強的旗艦SoC,驍龍855採用7nm工藝打造,Kryo 485定製內核,1+3+4核心設計,搭配Adreno 640 GPU、Hexgon DSP,AI性能較驍龍845提升了3倍;而基帶方面,驍龍855採用了X24 LTE modem,最高支持LTE Cat20。總的來看,高通驍龍855在各方面都達到了目前移動平台的最高水平。

為了發揮這顆SoC的實力,Redmi K20 Pro也配套升級了為8層石墨立體散熱系統。這是一套雙面散熱結構,一面通過定製的8層石墨均溫體將熱量傳導至屏幕釋放,另一面則是通過石墨碳鋼將熱量傳導至後殼降溫。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在這套系統中,石墨是散熱的核心材質,由蘋果供應商日本鍾化提供,Redmi K20 Pro所採用的8層石墨均溫體的散熱能力相比單層有著650%的提升,使得主板產生的熱量可以快速由處理器分散至外部空間,減少熱量積聚造成的溫升,保證高負載下能提供更好的持續性能輸出。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在連續15分鐘左右的最高畫質《和平精英》以及《王者榮耀》遊戲中,Redmi K20 Pro的平均幀率都接近於滿幀,機身的最高溫度最高在41.8攝氏度,集中於右上角,對橫屏遊戲的影響有限,整體表現還是令人滿意的。

充電方面,Redmi K20 Pro內置了4000mAh電池,並支持了Charge Turbo閃充方案,實現最高27W的有線快充功率。在剩餘電量為0的情況下,我們也對Redmi K20 Pro的Charge Turbo閃充進行了實測,結果如下圖。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Redmi K20 Pro在前半程的速度優勢明顯,半小時內可以完成56%的電量補充,充滿需要77分鐘左右,速度相當可觀。考慮到其4000mAh的電池容量,如果用戶可以利用零碎時間可以快速補充電量,續航基本不用擔心。

唯一的遺憾在於,Redmi K20 Pro標配的依然是小米祖傳的18W快充頭,想要體驗27W快充,你必須另外購買一款充電頭。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MIUI10+全功能NFC

Redmi K20 Pro預裝了MIUI10系統,內置全新Game Turbo 2.0遊戲加速方案,除了強化SoC資源調度上的智能預測,也在BSP底層對觸控機制進行了全面優化,提升操控的跟手性和點擊響應。有些Bug的是,Game Turbo 2.0新增吃雞「夜視儀」功能,智能針對屏幕暗部對比度進行優化,更容易發現暗部敵情。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同時,Redmi K20 Pro也是首款支持NFC功能的紅米機型,採用了與iPhone XS系列相同的NXP新一代NFC晶元SN100T,全面支持讀卡、寫卡以及卡模擬的功能,配合MIUI的相關功能開放,日常的手機公交卡、公交卡充值、銀聯雲閃付、門卡模擬等完全不是問題,是目前應用範圍最廣的NFC。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Redmi K20 Pro的音頻系統也得到了顯著提升,內置WCD9340獨立音頻解碼晶元,並通過了Hi-Res認證。外放方面,Redmi K20 Pro採用 1217超線性單元揚聲器及10V超高電壓Smart PA,搭配0.9cc大音腔,實現更大音量的外放。

另外,Redmi K20 Pro支持了雙頻GPS,採用了與小米9一致的線性馬達,可在遊戲中作場景震感模擬。

總結:旗艦產品力,性價比標杆

Redmi K20 Pro提供了四種版本可選,6GB+64GB版售價2499元;6GB+128GB版售價2599元;8GB+128GB版售價2799元;8GB+256GB售價2999元,是目前起售價最便宜的驍龍855機型。

Redmi K20 Pro評測:真旗艦配置,性價比標杆

從產品上看,作為Redmi品牌的首款旗艦,Redmi K20 Pro交上了一份誠意滿滿的答卷:極致的全面屏設計、光影質感機身、旗艦級的驍龍855、4800萬像素超廣角AI三攝,已然超越了同價位的其他產品。同時,Redmi K20 Pro還首次引入了小米完善的NFC服務、升級了全新的音頻系統、支持更快的27W閃充,產品力全面向旗艦看齊。

可以說,Redmi K20 Pro不止是性價比標杆,也是一款全面均衡的旗艦產品。對於選購而言,建議大家繞過6GB+64GB版本,直接選購128GB版本更為使用一些,畢竟也只是貴了100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168 的精彩文章:

金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推動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TAG:IT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