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始皇修建的萬里長城,竟符合「400毫米等降雨量線」,堪稱神奇

秦始皇修建的萬里長城,竟符合「400毫米等降雨量線」,堪稱神奇

萬里長城,是秦朝的超級防禦工事,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五千年文明與智慧的象徵。可是您有沒有想過,萬里長城貫穿中國北部綿延萬里,它是如何選址的呢?當年的秦始皇,為何要沿著如今長城所在的位置進行修建呢?長城的所在位置背後究竟有沒有秘密?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秦始皇修建的萬里長城,竟符合「400毫米等降雨量線」,堪稱神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秦始皇修建的萬里長城,竟符合「400毫米等降雨量線」,堪稱神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相繼滅掉韓、趙、魏、楚、燕和齊國之後,實現了對中原的大一統。公元前214年,秦國開始專心對付自己的勁敵——匈奴,派大將軍蒙恬北上抗擊匈奴,將其驅逐出秦境後,為了永固邊疆,遂決定修建萬里長城。

秦長城實際上是在原秦、趙、燕三國長城基礎之上修建的,東西橫貫西吉、固原、彭陽三縣,依據崇山峻岭的走勢,秦長城宛若一條巨龍,氣勢恢宏壯麗,被現代人稱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

秦始皇修建的萬里長城,竟符合「400毫米等降雨量線」,堪稱神奇

中原地區氣候濕潤宜人歷來以農耕為主,而北方的游牧地區,大多數氣候條件乾燥寒冷,人們只能靠著蓄養牲畜隨水草遷移而生。是什麼造成了南北方如此巨大的氣候差異呢?這還得提到一個氣象名詞——400mm等降雨量線。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是華夏民族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它大致經過:大興安嶺—張家口—蘭州—拉薩—喜馬拉雅山脈東部。主要是半濕潤與半乾旱區分界線,也正是這條線,把我國的地理環境大致分為了西北與東南兩大區域,更是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如果拿來一張氣象地圖,當你努力找到400mm等降雨量線時,你會驚訝的發現一個大秘密,400mm等降雨量線的分布走勢,居然與萬里長城的建築位置基本吻合。沒錯,換句更通俗的話說,早在兩千多年前,秦始皇就用萬里長城描繪出了一條「400mm等降雨量線」,用以區分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秦始皇修建的萬里長城,竟符合「400毫米等降雨量線」,堪稱神奇

這到底是巧合還是另有原因?我們不妨進行一下大致的分析。中原文明居民歷來以農業為主,所依靠的就是耕地,可是他們發現越是向北,崇山峻岭就越多,相應而言,糧食作物的產量便越是降低。

對於游牧民族而言,他們喜歡在水草豐美的地方放牧,只有牛羊成群,他們才能衣食無憂,可是牧民們會漸漸的發現,越是向南而去,莊稼多,水草少,氣溫高,根本不適合放牛牧馬。

秦始皇修建的萬里長城,竟符合「400毫米等降雨量線」,堪稱神奇

在這種物競天擇之下,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之間便出現了一條「隔離帶」,而這一條的「隔離帶」 不僅是濕潤氣候與乾燥氣候的分界線,也是雙方經常爆發紛爭的古戰場,因而秦始皇在此地建設長城絕非巧合與偶然,這是人類幾千年繁衍生存,對環境選擇的必然結果。

當然,「基本吻合」並非「完全重合」,萬里長城可以屹立千年而不倒,可是「400mm等降雨量線」,卻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從氣象學數據看來,秦漢時期,我國南方農業開發在規模上開始極劇增加,也加速了生態環境的惡化,大量植被在遭到破壞後,氣候變得乾燥異常。北方也是如此,由於游牧民族人數的猛增,草原也呈現出了沙漠化,降雨量也跟著隨之減少,導致了400mm等降雨量線的偏移與變化。在這種狀況下,如今再看400mm等降雨量線的位置與現今長城的所在位置,相對就會比秦漢時期的二者重合度降低許多,故此只能稱之為「基本吻合」。

秦始皇修建的萬里長城,竟符合「400毫米等降雨量線」,堪稱神奇

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秦長城似乎是一堵無用的「古城牆」,可是用歷史的眼光看來,這是一項偉大的人類傑作,正是這道銅牆鐵壁,才讓華夏文明世世代代傳承下來。

兩千多年前的秦始皇,肯定不懂「400mm等降雨量線」,可是他卻能以獨到的眼光和魄力,在這條分界線上修建了讓世人震驚的萬里長城,它蜿蜒曲折,彷彿是華夏民族的一條精神脊樑,讓堅韌、勇敢和不屈服的精神世代延續。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