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家有厭食娃,這幾個小兒推拿手法讓寶寶愛上吃飯

家有厭食娃,這幾個小兒推拿手法讓寶寶愛上吃飯

今年兩歲半的豆豆活潑可愛,但一到吃飯這件事就讓全家人犯難。不愛吃飯,不愛吃水果,凡是吃的東西放到豆豆面前,他都會舉起一隻手抗拒進食,逼著他吃就會哭鬧,而像這樣不愛吃飯的情況已經持續快一年了。因為不愛吃飯,豆豆看上去頭髮稀少、發黃,身高和體重在兒童標準身高體重中屬於中位數。

小兒厭食多因餵養不當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康復醫學科小兒推拿門診主管技師王艷介紹,厭食是指兒童較長時期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種病症,又稱消化功能紊亂,多見於1-6歲兒童。厭食的兒童形體偏瘦、面色少華,一般精神尚好;但如果病程太長則會導致孩子形體瘦弱,體重減輕,精神疲憊,抗病能力差。

引起小兒厭食的主要原因是餵養不當,導致脾胃不和,受納運化失職。王艷介紹,嬰幼兒脾胃較之成人更虛弱,餵養不當如過飽或者經常飢餓,會加重脾胃虛弱,使消化功能下降導致厭食。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媽媽飲食過於寒涼,孩子吃生冷瓜果,也會影響脾胃消化功能出現厭食。另外,小兒脾胃虛弱,如果飲食不衛生或者經常吃手指但沒有注意清潔,就可能腸道感染,引起厭食。

厭食影響身體與智力發育

小兒生長發育迅速,從中醫的角度說如果長期食欲不振,則使氣血生化不足、抗病能力減退,誘發各種疾病,影響發育從而轉化為疳症。從西醫的角度看長期厭食可導致小兒營養不良、貧血、佝僂病及免疫力低下,反覆出現呼吸道感染,對兒童生長發育、營養狀態和智力發展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小兒厭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並及早治療。

推拿可以幫助患兒提高臟腑功能、促進患兒的腸胃蠕動,從而改善患兒的消化功能。小兒推拿不僅僅對患兒的腸胃有好處,還能夠使患兒的全身器官功能得到提高,讓患兒吸收的更好,改善患兒的排泄功能,促進消化,小兒推拿是一種整體療法,它的機制是通過對患兒的神經、體液改善來使患兒得到治療。小兒推拿治療手法展現了內病外治的治療特色,這種治療方法簡單安全,是臨床中療效較好的方法,並且無不良反應,患兒和家長更容易接受。

十個小兒推拿手法,讓孩子愛上吃飯

針對小兒厭食,王艷醫生推薦了幾個在家就能做的小兒推拿治療手法,建議家長可每天為孩子進行推拿,一般建議推拿左手。

不過王艷醫生提醒,小兒推拿需要每天堅持才有效果,而對於小兒的特定穴位,推拿力度要輕快柔和,避免使用蠻力。如家長不確定推拿位置和力度,可尋求專業醫生的指導後操作。

1

運內八卦100次

2

清大腸100次

3

清胃100次

4

揉板門200次

5

補脾經100次

6

推四橫紋50次

7

掐四縫穴5次

8

摩腹200次

先順時針,使大便沿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的方向運動,堅持操作會促進消化與排便。先順後逆,各操作100次。

9

按揉足三里50次

足三里位於外膝眼下3寸,用拇指按揉該穴50次。可健脾和胃、調中理氣,通絡導滯。

10

捏脊5-7次

用拇指與食指、中指相對提捏脊背正中肌肉,自下而上,從長強至大椎穴。一般捏5-7遍,可以促進孩子脾胃消化,避免積食。

日常:養成寶寶良好進食習慣

首先要保持合理的膳食。建立良好的進食習慣。動物食品含鋅較多,須在膳食中保持一定的比例。使鋅的攝入達到標準用量(約每日10mg),可以增加食慾。如有慢性疾病和營養不良,須及早治療。

對孩子厭食的心理矯治,應做好以下幾點:

1、給孩子做出好榜樣。事實表明,如果父母挑食或偏食,則孩子多半也是個厭食者。

2、注意引導。當孩子不願吃某種食物時,大人應當有意識有步驟地去引導他們品嘗這種食物,既不無原則遷就,也不過分勉強。

3、創造良好的進食氣氛,使孩子在愉快心情下攝食。

4、不要使用補藥和補品去彌補孩子營養的不足,而要耐心講解各種食品的味道及其營養價值。

文/羊城晚報記者 余燕紅 通訊員 白恬

圖/受訪者提供

歡迎轉載,註明出處!

(責編:陳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羊城晚報嶺南大醫館 的精彩文章:

反覆咽痛、干癢,中醫治療慢性扁桃體炎有妙招

TAG:羊城晚報嶺南大醫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