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拿10個生僻字問大臣怎麼讀,大臣認出8個,回家後服毒自盡

皇帝拿10個生僻字問大臣怎麼讀,大臣認出8個,回家後服毒自盡

朱棣的皇位來之不易,得之不順,但凡是能用武力解決的事情他都解決了,那些用武力解決不了的事情,卻讓他著實頭疼。

古代皇位施行嫡長子繼承製,然而朱棣的皇位並不是他從朱元璋那繼承來的,而是用武力從侄子那搶來的,在注重君臣之禮,名正言順的古代,他這個皇位得來的並不合法,更不得民心,然而想要扭轉這個事實,卻不單單靠武力能夠解決的。

所以他決定找一個人替他寫一張即位詔書,這個人不能隨隨便便的拉來一人,此人必須在朝中有一定的威望,文采要好,人品也要好,深受別人的推崇愛戴。

朱棣想來想去,還真有那麼一個人,此人名叫方孝孺,許多人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畢竟他的下場也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朱棣誅了十族。

不過這方孝孺確實是個人才,他是明朝初期儒學大家宋濂的弟子,和前太子朱標是師兄弟的關係,一直深受朱元璋和朱標的器重,對於朱棣的做法很不恥,認為對方是亂臣賊子,寧死不肯給對方寫詔書,甚至破口大罵,把朱棣罵的狗血淋頭,朱棣本來就是個暴脾氣,只是他殺了對方之後,詔書的事情還是沒有著落。

就在此時,一位同樣博學多才的儒臣找到了他毛遂自薦,此人名叫王達善,同樣是才華橫溢,出口成章,只是文學造詣是一方面,人品又是另外一方面,而這方面十個王達善也比不上一個方孝孺的氣節,這點從方孝孺一死,他就主動邀功的事情上就能看出來。

王達善平時好結交權貴,為人趨炎附勢,朱棣還是燕王的時候,他曾路過對方燕京的封地,不顧朝廷規矩前去巴結拜訪,朱棣為了籠絡人心,對他也是熱情招待,如今此人主動要給他寫即為詔書,他自然很是驚喜。

詔書完成之後,朱棣非常滿意,王達善果然不愧為大儒,文采斐然,最重要的是詔書中對朱棣極盡吹噓,儘可能的洗白,如此朱棣便讓他做了侍讀的翰林學士,王達善搖身一變,成了皇帝身邊的紅人。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這句話用在這兩位主僕之間一點都不假,王達善卻沒有這一點的覺悟,朱棣性情擺在那,他雖然幫了朱棣的大忙,但朱棣心裡對他其實很不待見。

一臣不事二主,自古皇帝都喜歡忠臣,王達善能背叛前主子一次,同理就能輕易的背叛他,這個心思在朱棣心裡揮之不去,時間長了越來越討厭這位「賣主求榮」的近臣,故而想找個法子把對方殺了。

這一天朱棣收集了十個極為生僻的字,然後找來王達善讓對方辨認,王達善也不愧為才子,一下子認出了8個,可剩下的兩個卻怎麼都認不出來。

王達善認為能夠認出八個並不丟人,甚至還有些沾沾自喜,然而皇帝卻不高興了:「吾還有難字問汝哩!」,表面是說我以後還有難的字問你,但王達善卻驚出了一身冷汗,已經猜到了對方的心意。

這朱棣的話可不僅是問難字那麼簡單,其實是給他放了個信號:以後的難為你的事可不止這些,你總有「認不出來」的時候。

王達善知道朱棣嫌棄自己,自己已經沒有了利用的價值,渾渾噩噩的回到家中服毒自盡,一人之死,總比牽連家人要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離怪談 的精彩文章:

孔子的畫像,為何總露著兩顆分開的門牙?專家:意義重大

TAG:五離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