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中醫黑 西醫黑 統統靠邊站

中醫黑 西醫黑 統統靠邊站

兒時一場病,給陳鏡合幼小的內心埋下了中醫的種子;學生時代的執著,讓陳鏡合義無反顧踏上中醫之路;執業生涯的多面手,讓陳鏡合重拾對西醫的認知;年輕時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創造的奇蹟,讓陳鏡合正視中西醫優勢互補的妙處,並開始長達一生對現代中醫的研究……

中醫黑 西醫黑 統統靠邊站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翩翩君子老年郎 力作詩歌勉少年

醫者德為本,術道求岐黃。

奇出膽若劍、制勝心琴傍。

西中需相濟、怪招兵法幫。

自我常超越,落日見東方。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推開與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技術合作的固生堂荔灣分院陳鏡合教授的看診室,一位頭戴鴨舌帽、身穿乳白色正裝的儒雅老人,映入堂主的眼帘。此時的陳鏡合老教授,正在為學徒誦讀頭一晚講座後,贈給學生們的詩。那一張一弛、一顰一笑,猶如一位翩翩蒞臨的仙骨道人,看得堂主有些發獃。

如果不查簡歷,堂主其實不太相信,眼前這位老教授,已是年過八旬的老人了。中氣十足的笑聲、滋養紅潤的臉頰、風趣幽默的表述,渾身上下,除了仙氣,好像沒有絲毫老人遲暮之感。

陳鏡合的學生們告訴堂主,這些年來,陳教授依舊堅持在一線看診、為學徒們授課、揮毫丹青、著書寫作……從不懈怠。1個多小時的採訪時間,陳老將中醫的前世今生分析的頭頭是道,將自己的求學與工作的故事娓娓道來,對中醫和學生未來侃侃而談。這位和中醫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人,這位成果無數卻始終低調的老中醫,心中所想所念、所思所慮,依舊是中醫和學徒們未來的發展。

中醫黑 西醫黑 統統靠邊站

兒時因病與中醫結緣

少時義無反顧走上鑽研中醫之路

土生土長的廣州人陳鏡合,1937年11月出生在廣州海珠區的一個貧困家庭。那個年代,大部分人都是看中醫,所以,陳鏡合也從小就對中醫有了一定的認知。11歲的時候,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讓陳鏡合第一次親身體會了中西醫「不同」。

因為家庭條件不好,那時候,父親帶著發高燒的陳鏡合四處投醫。在看了中醫,高燒十多天不退後,陳爸爸幾經周折,經介紹去找了一位姓張的西醫看診,張醫生診斷他患了腸傷寒(西醫病名)。陳爸爸不了解醫療知識,看到陳鏡合燒成那樣,醫生卻還說他「寒」,心裡就犯嘀咕。且在開藥回來一天後,陳鏡合又開始反覆發燒了。父親一看不對,就又找去另一家店的老中醫趙少文看病,老中醫開了1周的中藥,陳鏡合回去吃後,第一天就退了燒,隨後便痊癒了。這樣一來,父母對中醫更是鐵了心的信賴。這在年少的陳鏡合心裡,也對中醫產生了巨大的崇拜。不過,事後當了多年醫生的陳鏡合回想,當時那位西醫張醫生的判斷是正確的,大概是時間太短,藥效還未生效。

轉眼間,陳鏡合到了中學畢業的時候,當年在5中就讀的他,學習成績很好,還是班上的團支部書記。而當時學西醫的機會,也並不多,老師們都建議他學西醫。但因從小對中醫嚮往的陳鏡合,還是義無反顧地在第一志願填報了廣州中醫學院。

中醫黑 西醫黑 統統靠邊站

在陳鏡合的心裡,中醫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是在無數的失敗和成功的成長起來的,最後總結出來的成功經驗。如果能學有所成,定能做出一番天地。在順利被中醫學院錄取後,陳鏡合專心投入中醫的學習中,背四大經典、內經…跟著當年高水平的老中醫學習、問診。「當年的校園裡,到處都是郎朗讀誦中醫書籍的聲音,如今,校園也是書聲郎朗,不過都是讀英語的啦。」陳鏡合笑道。

工作多面手「不得不學西醫」

頓悟中西醫的自有妙處

1964年,陳鏡合學成畢業,被分到湛江地區人民醫院的中醫科工作。作為一名專業出身的中醫師,他深切體會到中醫的各種奇妙之處,也看到中醫的各類優勢。深受鼓舞的他,花了10年時間,專攻中醫的治療。

在中醫科工作6年後,中西醫結合結合治療的聲音漸盛,要求中醫西醫互相學習。當時,在中醫方面年輕有為的陳鏡合,被推薦去學西醫。他也因此,開始真正參加到西醫的學習和治療中。就是在間歇直接參与西醫的臨床過程中,他逐漸發現,西醫在急危重症的處理上與中醫比確有很大優勢。「西醫在一些急性、危重病的治療上,的確有很大的優勢。中醫也能做,但相對而言,中醫在以慢病為主、部分急症效果好,但西醫能在心臟驟停、呼吸衰竭等方面,補充中醫的不足。」

中醫黑 西醫黑 統統靠邊站

正是通過這樣的經歷,讓陳鏡合意識到,中西醫可優勢互補,作用都不能忽視。

中西醫結合療法創奇蹟

年青中醫陳鏡合「一戰成名」

很快,這種想法在陳鏡合的執業生涯中,得到了印證。

1977年,陳鏡合回到廣州。在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的心血管內科工作。1983年,他被調到了醫院的急診科做負責人。

不久,一位中西醫結合創造奇蹟的典型病例出現了。

當年的廣元車站附近的一個機械廠,19歲的吳大雄(化名)操作電鑽觸電倒地。在場的8位同事救下一摸,發現他已經沒了脈搏,趕緊找車送去醫院急救。

20多分鐘後,送到醫院的小吳經過急診科多位醫生的人工呼吸+心臟按壓的搶救後,依舊沒有心跳,「瞳孔散大,沒有脈搏、呼吸和心跳,屬於臨床死亡。」陳鏡合說,當時正在婦科的陳太太趕緊叫他去搶救,「一聽說才19歲,我穿個拖鞋就去了。」

在經3次心內注射,4次電除顫、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中西藥同時給葯後。第4天患者開始睜眼、血壓、呼吸、脈搏正常,但卻有些失憶,連父親都不認識了。在轉入內科病房後,又進行了21天的中藥調理,最終完全康復了。「現在他還活蹦亂跳的,一點後遺症也沒有。」陳鏡合說著,打開手機給堂主看了他們最近的合影。

正是這一次搶救,青年中醫師陳鏡合,名揚天下。全國的醫生都來廣州參觀,全國中醫「真」急診的序幕也就此拉開。對這樣的重大病例,陳鏡合認為要堅持中西醫結合治療才有效果,在復甦方面是西醫好,但在復甦後加用中藥,比單一西醫處理更好。

1988年—1990年,出了名的陳鏡合由國家教委以高級訪問學者資格,被派去日本學急救醫學,師從京都大學導師河合忠一,主攻心血管內科。對中、西醫的疑難重症都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中西結合以中為主的治病診斷風格。

一生筆耕不綴育人無數

首提「現代中醫」引關注

從醫60多年,陳鏡合始終沒有離開過臨床。他一直在探尋中西醫結合的治療之道,講究治療的靈活性。

上世紀90年代,陳鏡合首次在公開場合發表關於現代中醫完整內涵的理論文章,這是中國針對現代中醫發展觀的首次全面闡述,一經發表,隨即引起轟動。

他指出「現代中醫是指,中醫學西醫或西醫學中醫而以中醫為主的中西結合醫。他既不同以西醫為主的中西結合醫;更不同於不懂西醫的傳統中醫,是具傳統又超出傳統,源於中醫又超出中醫,與現時代的科學潮流同步或基本同步的,具有兩者的優勢。對某些難治甚至不治的病蘊藏著可望突破的無限潛能與廣闊前景,他是世界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現代中國獨有的新型中國醫學。」這一論述為現代中醫指出今後發展的方向。

作為一個中醫學者,陳鏡合熱愛著作,成果頗豐,當第一主編的書就有8本,200萬字以上1本,100萬字以上的有3本。在國家及省級出版單位主編的書著十餘種,發表「心臟內科急症現代中醫思維」 「急性心肌梗塞現代中醫思維」 「內科急症現代中醫思維」 等70餘篇論文,以及近30多篇科普性質的、屬心血管方面的文章。

作為國家級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心血管方向學術帶頭人;全國中醫急症診療中心主任,他獲獎無數、桃李天下。曾獲中華中醫藥學會著作三等獎、衛生部科技進步2等獎〔參與〕、省部級科技進步3等獎、國家科技圖書獎、省科委著作3等獎、大學科技進步2、3等獎、廣東省高教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中醫急症先進工作者、新南方教育基金優秀教師、大學科技突出貢獻獎。培養數十位博士生,中醫傳承工作室培養了多位名醫,跟醫學徒無數。

即使年過80,如今的陳老,依舊「戰鬥」在臨床一線,一邊用自己的醫術服務於民,一邊竭力培養著一批又一批對中醫有興趣的莘莘學子。「我希望,我的學生都比我強,我也相信,會一代更比一代強。」

中醫黑 西醫黑 統統靠邊站

對話:

西醫思維指導用藥是錯誤的「和尚念聖經」

Q: 堂主:您覺得現在中醫治療存在什麼誤區?

A: 陳鏡合:本身是中醫治療,卻用西醫的理論來指導,這是錯誤的「和尚念聖經」。當年的老 中醫,都是用正宗的中醫的思維在做中醫。中醫的治療,有中醫的理論,要按照中醫的理論和方式去進行診斷和治療,不能用西醫理論指導用中藥。

Q: 堂主:您如何看待中西醫的區別?

A: 陳鏡合:西醫是微觀調控,中醫是宏觀調控。

就比如一片草,怎麼除?

西醫:連根拔起,很快,目的性強。但拔了又長。

中醫:診斷地太潮濕了,就去除濕,地幹了,草就不長了。

Q: 堂主:您如何看到中西醫的關係與互補?

A: 陳鏡合:中醫有中醫的優勢,西醫有西醫的優勢,中西醫可以優勢互補,但中西醫混合也不都是很好。

普通慢性病上,中醫副作用少,效果好,更有優勢。在急重症,如心臟驟停、呼吸衰竭等方面,西醫更有優勢。中西醫優勢互補,能有更好的療效。

但任何東西太多和不及,都是錯誤的,要在醫生的嚴密溝通下去用藥才行。如冠心病,長期吃阿司匹林等,一定要終身吃,在醫生指導下終身動態、可變的用藥。就能有效治療,又能將副作用降到最低。

Q: 堂主:您認為如何才能怎樣真正做好中醫傳承?

A: 陳鏡合:我覺得一要讓醫生有更大的自主權;二要有制度的保障;三是要跟真正的老中醫學習,才能學到真正的精華。

Q: 堂主:您對學醫的青年人有什麼建議?

A: 陳鏡合:首先要肯定中醫,也不要誇大中醫,對中西醫都要有正確的認識。

其次,無論學中醫還是西醫,都先要學精學好一門。中醫的學子,先要把中醫學好學透;然後去和真正的老中醫跟師學藝;再次,有條件的情況下,把西醫也要學好。這樣,了解了中西醫,才能更好的做好現代中醫。

固生堂名醫

中醫黑 西醫黑 統統靠邊站

陳鏡合 主任醫師

簡介

1937年生,籍貫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博士、博士後導師,直接不間斷臨床從醫60餘年、是國家級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

1964年,畢業於廣州中醫學院中醫系六年制本科,國家級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心血管方向學術帶頭人;全國中醫急症診療中心主任;國家局、省市科技專家評審成員;中華中醫內科學會常委、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常委、廣東省中醫內科專業委員會主任;是國家級具有接受學術繼承人資格的名中醫。

擅長

中醫治療內科常見病及疑難雜病如胃痛、風濕痹痛、郁證、哮證、喘證、咳證、頭痛、中風、胸痛、心悸等;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腦血管病。

出診信息

逢周六上午出診,廣州荔灣分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固生堂中醫 的精彩文章:

TAG:固生堂中醫 |